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評論1+1:太噁心!外賣如何“放心吃”

近日,網上熱傳一份影片監控,顯示一名外賣人員疑似往麻辣燙裡排便。經查證,事發時間為11月29日晚,地點為安徽蕪湖一小區的電梯裡,該外賣員在電梯中解開褲子,疑似向顧客餐盒撒尿,事後還拿起外賣搖勻。據知情者介紹,當天保安透過監控發現異常,並於當晚告知住戶,但住戶“已將外賣吃掉”。

12月1日晚,記者從蕪湖警方獲悉,這一外賣騎手已被處以行拘14天的處罰。該外賣騎手系因差評產生報復心理。

目前,相關平臺迴應稱,此事已有專人進行處理,具體的處理情況稍後可能會公佈。針對類似的惡劣的情況,會考慮和騎手解除合作。

澎湃新聞:不能再給個別外賣員“加料”的機會

外賣員向外賣裡吐口水、拉小便,當然只是極端個例,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這兩樁令人反胃的事情,確實給了我們一個警醒——不能再讓個別心理不健康的外賣員有給餐品“加料”的機會了!法治時代,如此“使壞”的外賣員絕不可輕縱。依法嚴懲之餘,作為外賣平臺,也應該加強對外賣員的監管,防止他們做出有損於消費者的事情,而不是隻負責收錢就完事。不少網友建議以後商家都在外賣包裝上加上封條,有拆動痕跡的外賣就不要再吃了。事實上,現在不少地方已經試點“食安封籤”制度,“食安封籤”一旦撕開就無法重複使用,降低了運送過程中二次汙染、人為汙染的可能性。萬一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能夠更加精確地定位出問題的環節和責任的切分。“食安封籤”制度有必要加快推廣,如此才能為外賣食品加一把“安心鎖”。

東方網:建立外賣黑名單制度,清除行業“老鼠屎”

外賣員餐盒撒尿真是缺德帶冒煙。誠然,外賣小哥大都是善良的人,諸如有的見義勇為,有的免費幫人送飯,還有的力所能及地做好事。這些帶有道德氣質的典型,提升了小哥的整體形象。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由於市場無序競爭和監管缺位,外賣行業准入門檻較低,加之極少數外賣人員素質差,缺乏職業道德,在壓力大的情況下往往在客戶身上撒氣,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來。這雖然是一粒老鼠屎,卻壞了一鍋湯,危害客戶舌尖安全。因此應對外賣配送這種新興業態,及時監管極有必要,應出臺相關規範,提高准入門檻,加強對外賣從業人員的進入把關,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培訓,建立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對少數不講職業道德的不良從業人員,在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的外賣人員應實行終身進入。

新京報:需保護消費者的“差評權”

雖然,現在外賣騎手已經受到行拘14天的嚴厲處罰,但仍然無法平息公眾的恐慌和疑慮。外賣的食品安全如何保障,消費者的“差評權”又怎麼捍衛?一時間成為討論的焦點。對於不斷髮生的報復事件,相關外賣平臺需要建立防患於未然的機制,而不能僅當做偶發事件來處理。此外,在平臺相關規則和消費者保護上,也需要作出更為有效的改進,不能讓消費者的“差評權”處於“裸奔”狀態。對於消費者的保護,依然有待完善。以蕪湖這起個案為例,涉事外賣騎手,之前已經被該使用者差評,平臺卻又把該使用者訂單派給該外賣騎手。這顯然缺乏起碼的風險防範意識。還有,涉事外賣騎手,是如何得知打差評使用者的隱私資訊的?也是一個大大的問號。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必須捍衛消費者的“差評權”,外賣行業也不例外。

齊魯晚報:平臺決不能做鴕鳥

此事件的發生,平臺決不能袖手旁觀,在糾紛面前做鴕鳥。外賣平臺要加強監管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求外賣平臺承擔嚴格的審查、監管責任,這是理所應當的。這個外賣員的行為不僅敗壞了消費者的胃口,也敗壞了整個外賣行業的公眾形象,這種膽大妄為的心理從何而來,正是監管發力的方向。外賣平臺在考慮盈利模式的同時,也要考慮到社會影響,為營造更加健康的外賣行業發展,不僅外賣員要提高個人素質,平臺也應重新審視差評制度和賞罰機制,承擔其應履行的社會責任。外賣平臺如果不拿出有力的管理辦法,給消費者一個合理的答覆,最終會影響廣大消費者對外賣平臺的信任度,寒了消費者的心。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