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李煜有多少才華並不是只會吟唱"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937年-978年),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最後一位君主,因此也被人稱為“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帝王,他如同北宋的宋徽宗一樣,屬於那種“諸事可做,唯獨不可做帝王”的亡國之君。

李煜詩詞才藝高超,尤其是在亡國之後,他的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因此,我們一般就把李煜認為是隻會吟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帝王了,而忽視了李煜在其他方面的才華。

從少年時期開始,李煜作為南唐的一位皇子,就已經是一個潛心鑽研文藝的文人了,他孜孜不倦地汲取著關於文學的一切:詩詞、文賦、書法、音樂、繪畫等,李煜身在帝王家,有著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而他的天賦,又給予了他獨一無二的才華,使他成為我國曆史長河中一個不可多得的大藝術家。

李煜的書法,最初學唐代的柳公權,柳體篇瘦,端方二不失飄逸,後又學歐陽詢、虞世南等人的字型,這些人都是楷體名家,風格端莊剛硬。後來,李煜的書法又從楷體演變為行書,多學東晉王羲之、鍾繇、衛爍等人的書法。

東晉的書法如同那個飄逸的朝代一樣,同樣的清逸灑脫。而李煜最心儀的卻是王羲之的老師衛爍衛夫人的字型,這個書法史上的傳奇女真擅長隸書、楷書、行書三種字型,其書法寫得嫻靜出塵,超凡脫俗。

李煜總結前人書法經驗,博採眾長,獨樹一幟形成自己的字型風格,他的字型風骨瘦硬,風神俊朗,落筆時硬朗冷厲,因此被後人稱為“金錯刀”。這種筆法難學難成,但卻並不妨礙它在書法史上的地位。

李煜並不僅僅是一位出眾的書法家,他還是一位才華卓絕的書評家和書法理論家。李煜曾對王羲之等書法家有著獨到的評價:

善書法者,各得右軍一體。若原得其美韻,而失其俊邁。歐陽詢得其力,而失其溫秀。諸遂良得其意,而失其變化。薛稷得其清,而失於拘窘。顏真卿得其筋,而失於粗魯。柳公權得其骨,而失於生獷。徐浩得其肉,而失於俗。李邕得其氣,而失於體格。張旭得其法,而失於狂。王獻之俱得之,而失於驚急,無蘊藉態度。(選自李煜《書評》)

李煜對歷代書法家做的這番評論,雖然未必全部正確,但卻是自己獨到的見解,這說明李煜並非只是對書法略有皮毛就妄下定論,相反,他是經過自己長期的鑽研學習之後才得出如上結論的。

李煜不僅僅是在文學各方面有著高度的成就,他對我國文化中的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的發展歷史亦有著一份不可磨滅的功勞。

南唐地處江南,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澄心堂出廠的紙、據說永不褪色的李廷墨和龍尾硯,都是南唐出名的特產。有著這樣一位喜歡舞文弄墨的君主,文房四寶在南唐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其中,最為聲名遐邇的就是澄心堂的紙。在澄心堂紙出現之前,最受好評的是唐代蜀中女詩人薛濤所制的薛濤箋。薛濤箋以蜀地麻紙為原材料,加以精工細作,繪以花鳥魚蟲,染以花汁,色彩鮮麗淡雅,遂被人稱為“松花箋”。

後來,南唐徽州地區生產出一種光滑綿密的紙張,迅速代替了薛濤箋,恰逢李煜在澄心堂監工,他專門為這種紙取名為:澄心堂紙。李煜視這種紙為珍寶,稱讚其為“紙中之王”,並建堂藏之。

李煜作為一個帝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憑藉著他對藝術的天賦,再加上後天的勤奮苦練,他最終成為了我國曆史上極具才華的帝王之一。

本文參考自:《重讀李後主——中國帝王史上極具才華的千古詞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