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時候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韃靼,這幾個民族究竟是什麼關係?

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韃靼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數民族,屬於典型的遊牧文明、採獵文明,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他們與中原農耕文明不斷髮生衝突與融合。

人類文明的發展大致經歷了採摘、漁獵、遊牧、農耕、工商業等幾個階段:原始社會時期就是採摘文明時期,三皇五帝時期就是漁獵文明時期,夏商就是遊牧文明時期,從周朝開始中國步入了農耕文明階段。

很顯然,這是一個從低階文明到高階文明的歷史發展程序。在這個過程中,各地區基於自然條件的限制出現了發展的“非均衡性”,比如生活在大草原的民族,他們就停留在了遊牧文明階段。

文明的差異,最終必然導致民族之間的衝突與融合,由此拉開了中原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兩千多年的恩怨情仇。

我們按時間線,分別介紹中國歷史上的這幾個主要少數民族。

01。匈奴

匈奴對應的中原王朝是

秦朝、西漢、東漢

以及

魏晉

時期,歷時600餘年。

在春秋時期,黃河以北、關中地區,甚至黃河以南,都生活著眾多的少數民族,比如鬼方、山戎、獫狁、犬戎、義渠、餘無、樓煩等等。

那正是一個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分化的時期,經過長期的衝突與戰爭,最終部分民族北遷,脫離了向農耕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保留了遊牧文明的生活特性。

他們就是最早的草原民族,匈奴則是這些草原民族中的佼佼者,他們形成了遊牧文明對抗農耕文明的第一個強大政權。

由此可見,匈奴原本與中原民族同根同源,只是後來他們強大了,將觸角伸向西域和高加索地區,逐漸融合了其他民族的血液。

戰國時期是匈奴民族高速發展期,單輪武力值還處於下風。當年蒙恬曾經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將他們趕出了河套地區。

秦朝時期匈奴出了一個偉大的單于——冒頓,他就是那位射殺父親奪位的傢伙。冒頓在位期間東滅東胡,西進河西走廊,不斷侵入漢地,上演過將劉邦圍困在白登山的戲碼。

新生的西漢政權被迫簽訂城下之盟,以和親的方式不斷餵食匈奴,以換取並不可靠的和平。

漢武帝即位後,漢匈實力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漢武帝、漢宣帝的打擊下,匈奴迅速衰弱,幾近於亡國,只好以大漢藩屬國的身份才得以苟延殘喘。

兩漢交替之際,匈奴雖然略有復甦,但在漢和帝時期,竇憲兩次重創匈奴,直接滅了匈奴政權。

從那時候起,匈奴政權退出歷史舞臺,匈奴人部分西遷到歐洲打天下,部分進入漢地融於漢民族之中。

五胡十六國時期,匈奴後裔雖然再度復興,建立了數個匈奴政權,但那時候他們已經高度漢化,連姓氏都已經用了漢姓,其政權維持的時間也很短。

隨著鮮卑族的崛起,匈奴這個民族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今天的劉、慕容、金、呼延、於、萬等姓氏,就有很多是匈奴人的後裔。

02。鮮卑

鮮卑對應的中原王朝是

東漢、魏晉、南北朝

,大約經歷了500年時間。

鮮卑是繼匈奴之後,又一個強大的草原民族,他們建立了歷時

149年的北魏政權

,與南朝的宋齊梁陳遙相呼應。

鮮卑族的主體是被匈奴人消滅的東胡人,後來又雜糅了東夷、山戎等民族,其發源地在今天的東北地區。

隨著匈奴的衰弱,鮮卑人乘機填補了草原勢力的真空,進而從東北迅速擴充套件到整個北方地區。

西晉時期,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政權,劉宋時期,拓跋燾正式稱帝,成了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的皇帝。

跟匈奴政權死守遊牧文化不同,鮮卑政權意識到,要想統治漢地必須用漢文化改造自己的民族,由此一場轟轟烈烈的漢化改革拉開帷幕。

應該說鮮卑人的漢化很徹底,從此他們出了一個“鮮卑”的空殼子,內裡已經完全被漢民族同化了。

這個變化讓北魏政權迅速強大,也讓它迅速衰弱,因為它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漢政權中“門閥士族”集團的侵蝕,進而導致皇權的喪失。

在門閥勢力的操縱下,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不久他們又分別被北齊和北周取代,鮮卑政權如絢爛的禮花,留下一個奪目的光彩後迅速湮滅。

作為個體,鮮卑人完全融入了漢民族,尤其是貴族階級,他們與關中豪門形成了血脈相融的局面。比如隋楊、李唐皇族,都是漢民族與鮮卑貴族通婚的結果。

柔然

是鮮卑族的一個分支,存在的時間只有一百多年。

當年鮮卑南遷進入漢地後,草原上又形成了勢力真空,柔然人乘機打包了東胡、鮮卑、匈奴、塞外雜胡等“散客”,形成了“部落邦聯制”的柔然汗國。

柔然人曾經對北魏政權形成巨大威脅,為此北魏設立北方六鎮以防柔然人南侵。

不過,柔然政權始終是個鬆散聯盟,這決定了它不可能具備北魏的發展高度,最終在北魏、北齊的打擊下,這個短命汗國很快滅亡了,柔然人也融入漢民族之中。

03。突厥

突厥對應的中原王朝是

南北朝、隋朝、唐朝

初葉,歷經200多年。

突厥人的起源很複雜,他應該是一個雜合了匈奴、鮮卑、西域高昌、高加索、中亞塞族,以及雜胡的民族大雜燴。

柔然汗國興起時,突厥人充當了他們的“鍊鐵奴”,後遷徙至阿爾泰山一帶,形成了突厥部落。北朝後期,突厥人打敗柔然,正式建立突厥汗國,並在西魏、北周、隋的支援下迅速壯大。

於是歷史再次重演,強大的突厥人開始跟漢政權掰手腕。當年李淵反隋時,為了獲得突厥人的支援,曾經屈辱地向他們稱臣。李世民登基的當年,突厥人一直打到渭河北岸,逼得李世民簽訂城下之盟。

隨著大唐帝國的強盛,李世民、李治父子連續發動了對突厥人戰爭,貞觀四年,李靖滅東突厥,顯慶二年,蘇定方滅西突厥,調露二年,裴行儉破後突厥……

天寶四載,後突厥白眉可汗被回鶻人殺害,其部眾部分併入回鶻,部分歸唐,突厥政權退出了歷史舞臺。

04。契丹

契丹對應的中原王朝是

唐朝、宋朝

,歷經400多年。

契丹族是生活在東北的一個遊牧民族,由八大部落構成,即所謂的“契丹八部”。跟其它草原民族一樣,契丹的起源也很複雜,它雜糅了匈奴、鮮卑、突厥等民族。

契丹的崛起得益於柔然的衰亡,他們一度與突厥東西對決,跟隋唐兩朝大唱“三國演義”。

契丹的興盛得益於大唐的衰弱,安史之亂後,唐朝無力東顧,契丹又出現了一位偉大的領袖——耶律阿保機。在耶律阿保機的帶領下,契丹建立了統一的政權——契丹國(遼國)。

契丹的稱霸得益於中原的戰亂,唐朝滅亡後,中原進入五代十國時期,遼國趁機坐大,並藉由石敬瑭的引狼入室,佔領了燕雲十六州,一舉奠定契丹人對漢政權的二百年優勢。

關於契丹人和北宋的恩怨大家耳熟能詳,不贅述。

隨著女真族的崛起,大遼進入歲月的餘暉。北宋與女真人簽訂海上之盟後,兩線夾擊遼國,並於宋徽宗宣和七年被金國所滅。

遼國被滅後,契丹人部分併入女真人,部分併入蒙古人,還有一部分融合於漢民族之中。

05。女真

女真對應的中原王朝是

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歷經800年。

女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二次崛起的民族,他們在北宋末年建立了金國,又在明朝末年二度崛起,建立了後金政權,即清朝。

女真人也起源於東北黑龍江、松花江一帶,歷史相當悠久,在西漢時期就有其先祖的記載。

契丹人統治東北時期,女真人深受契丹人的壓迫,直到出現一個偉大的人物——完顏阿骨打。

收國元年(1115年),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權,並對契丹人展開反攻。“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果然,女真人以摧枯拉朽之勢滅了大遼,又“順手”滅了北宋。

兩宋與金國人的恩怨大家同樣耳熟能詳。

南宋朝廷故技重施,他們聯合新崛起的蒙古滅了大金。當然,蒙古人也如法炮製,順手又滅了南宋。

金國雖然被滅了,但女真人還存在,他們一直蟄伏在元朝和明朝的統治之下。明朝中後期,女真人再次崛起,形成建州、海西和野人三大部。

明朝為了方便統治,對女真人採取了羈縻政策,努爾哈赤父祖正是利用了這個機會強勢崛起。

在統一女真各部後,努爾哈赤於天命元年建立後金政權,拉開了與大明對決的大幕。崇德元年,皇太極在瀋陽登基稱帝,改國號為“清”,女真族改稱“滿族”。

06。韃靼(蒙古別部)

韃靼對應的中原王朝是

明朝、後金

,歷史200多年。

韃靼人只是蒙古的一個部落聯盟的別稱,它包括察哈爾、土默特、科爾沁、鄂爾多斯、阿速等部落,與蒙古“瓦剌部”對立,嚴格來講它不應該算作獨立的民族。

元朝滅亡後,蒙古人逃回草原,並分裂為“瓦剌”和“韃靼”兩大部,其中瓦剌在西部,韃靼在東部。

韃靼部幾經統一和分裂,最後一位大汗林丹即位後,雄心勃勃的他企圖再度統一蒙古。可惜林丹汗的命不好,他遇上了後金的崛起。

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連續打擊下,韃靼人接連敗北,林丹汗在落魄中病逝,他的妻妾們被皇太極,以及愛新覺羅家族打包收攏。

清朝初年,愛新覺羅家族與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常年聯姻,就來自於此。靠女人搭橋,從此韃靼部臣服於滿清。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少數民族與中原漢政權的戰爭幾乎沒有停息過,其背後的動因究竟是什麼呢?

有兩個不當的觀點,一種人認為漢民族主動對外擴張所致,另一種人認為是遊牧民族狼性不改所致。

首先,漢民族的農耕文明特性,和中國封閉式的地緣環境,決定了我們不具備擴張和侵略的基因。

中原文明的擴張室以文化為先導的自然擴散,是文明的自然融合,是在被侵略狀態下的文化反擊,而不是主動侵略和擴張。

比如匈奴人佔領的河西、西域,漢民族歷經千年的防守、反擊,以及為了長治久安的雷霆一擊,在滅了入侵者的同時,也帶來民族的大融合,這些地域也隨著民族的融合併入了漢政權。

其次,少數民族政權對漢民族的入侵是生存環境的必然,不能以道德論之。

我們知道,漁獵文明、遊牧文明都是人類文明的低階階段,這種生產模式相當落後,不具備族群繁衍的獨立支撐條件。

那怎麼辦?他們只能靠農耕文明的物質條件給他們輸血。但農耕文明是自給自足的模式,對遊牧文明沒有需求,貿易沒法進行,這就導致遊牧文明“剃頭挑子一頭熱”。

於是,為生存而戰的遊牧民族只好靠武力去掠奪農耕文明。

這就是草原少數民族數千年不斷入侵漢地的原因,否則他們生存不下去。那麼,草原民族就不能改變一下落後的文化模式嗎?

當然能,比如鮮卑。可當他們轉型為農耕文明後,神奇的一幕就發生了:他們這個民族就很快消失了,併入了漢民族的大熔爐裡!

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奇妙之處,偉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