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不吃晚飯有這三點問題,事關健康長壽,早知道這些早受益

人是鐵飯是鋼,晚飯不吃餓得慌!

原本,“一日三餐”是我們習以為常的飲食規律,但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透過放棄晚飯來“維持健康”。

這樣做真的正確嗎?

為什麼說“不吃晚飯有利長壽”?

近些年來,由於社會的高速發展,大家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只有晚上才有相對寬裕的時間。

對於三餐來說,“早午餐簡單吃、晚餐隆重吃”的情況也比比皆是。

而有些人的晚餐習慣並不健康,比如晚餐過量、過油,再加上晚飯後運動減少。

這些因素疊加,一方面會導致肥胖出現,另一方面還可能誘發許多代謝性疾病。

臨床上很多患有脂肪肝或心腦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者,通常就存在晚餐吃得較晚,而且吃得過多、過油膩的現象。

所以,透過一傳十,十傳百……就誤傳成了“不吃晚餐好處多,還能長壽”等版本。

事實上,這種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而且它最開始的版本,也只是希望大家能“健康吃晚餐”。

不吃晚飯你會收穫什麼?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一日三餐能量佔比為3∶4∶3,這說明三餐對人體健康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

那麼不吃晚飯我們將收穫什麼呢?

1、腸胃壞得快一點

長期不吃晚飯,體內的膽汁、胃酸同樣會分泌,但胃裡沒有可供分解的食物,長此以往,膽汁、胃酸會出現逆流,傷害胃黏膜。

2、身體變得胖一點

長期不吃晚飯,人體會根據進食情況進行自動調控,並加強胃腸對早餐和中餐食物的吸收率,降低基礎代謝率,反而會出現稍微多吃一點就長胖的問題。

3、身材變得差一點

長期不吃晚飯會加速人體的肌肉流失。

對於年輕人來說,肌肉流失會讓你損失優美的身材線條。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肌肉流失會引起老年人活動能力下降,同時還不利於血糖、血脂的控制,讓身體陷入惡性迴圈。

健康晚餐怎麼吃?

1、晚餐要快樂進餐

白天工作可能會有不良情緒,但是不能把這種情緒帶回家。

晚餐是夜晚生活的序曲,序曲的好壞,會影響一家人整個晚上的情緒。如果吃得愉快,這種健康歡愉的氣氛會延續擴散到整個夜晚。

共進晚餐時不要對家人進行批評和責問,否則會使人很不舒服。要堅守“待賓客如家人,待家人如賓客”的原則。

切記不要把進餐時間當作訓誡時間,如果要糾正孩子的行為,不妨在其他時間進行。

2、晚餐要早吃

人的排鈣高峰期常在進餐後 4~5 小時,若晚餐過晚,當排鈣高峰時,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滯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的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久而久之,逐漸擴大形成結石。所以,傍晚 6 點左右進晚餐較合適。

3、晚餐避免吃大量高蛋白食物

晚餐時蛋白質、脂肪類吃得越少越好。晚餐時吃大量的肉、蛋、奶油等高蛋白食物,會使尿中的鈣量增加,一方面降低了體內的鈣貯存,誘發兒童佝僂病、青少年近視和中老年骨質疏鬆症;另一方面尿中鈣濃度高,罹患尿路結石病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高。

4、晚餐要吃得少

晚餐吃得過多,可引起膽固醇升高,刺激肝臟製造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與極低密度脂蛋白,誘發動脈硬化。

長期晚餐過飽,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會造成胰島素β細胞提前衰竭,從而埋下糖尿病的禍根。此外晚餐過飽還可使胃膨脹,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胃、腸、肝、膽、胰等器官在餐後的緊張工作會傳送資訊給大腦,引起大腦活躍,誘發失眠。

5、“上床蘿蔔下床姜”

這句民間健康諺語是很有道理的。人體在一天中有著固定的節律,上午工作學習緊張,代謝也比較旺盛。所以,如果在早上吃一些刺激人體興奮、促進熱量散發、提高身體活力的食物,可以使人們在上午時保持充足的精力。

而在傍晚時分,人體變得內斂、安靜,需要集中精力修復組織器官。所以晚餐就不能再吃讓人興奮的食物,也不該吃難以消化的油膩食物。那些容易消化,或者有助消化、能夠讓身體減少散熱、減少興奮的食物,都是晚餐的好選擇。

姜、蔥、蒜等調味品都是使人體溫暖發熱的食物,它們讓人覺得很有精神,適合在早上和上午食用。蘿蔔能讓人心平氣和,晚上吃點清淡的蘿蔔,能幫助消化,通氣順暢。除了蘿蔔之外,各種清爽冷盤、雜糧粥、青菜豆腐之類,都很適合在晚餐食用。

(約見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