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白族人為何喜歡在大理扎染?白族的扎染和夾有著怎樣的關係

“染水清光,曰濃曰淡隨水流。布帛合色,或淺或深任人為。”這是白族人對扎染描述的言語,溫潤輕柔,似乎字句之中都透著舒心的感覺。在大理,一些當地人居住的院落中國呢,時常能看到高大的曬架上,掛著藍白相間的紋布,陽光散落在上面,微風輕拂,布被吹了起來,輕蕩著,彷彿時光被揉碎在了其中。這布上的紋飾便是由大理扎染所創,這藍白搭配的染布,就好像院落天井上方的天空色彩一般,藍天白雲,輕柔動人,白族人對生活的喜愛似乎都藏到了裡面。

源於夾纈,沉於風花雪月之地

扎染在古時候被稱為“夾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透過對布面進行有規律的褶皺縫扎,讓被縫紮成結的部分浸入到染缸中,在浸染過程中,任由其自然受色,因為被紮起的部分鬆緊程度不一,從而出現色彩深淺不一的漸變感,呈現出十分美妙的紋路。

相傳,這項技藝早在東晉時期就已經有了,南北朝時期則已經有人把這項工藝應用於婦女的衣物上。唐朝則是此項工藝發展最廣的時候,那時的“青碧纈衣裙”算是當年的時尚單品。不過,在時代的發展中,這項工藝因為經濟、技術等原因,市場縮水,工藝則漸漸被淡化,影響範圍也縮小。在大理,白族人則一直傳承著這份技藝。

明清時期,在大理的洱海地區,白族人們把這項技藝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明朝的衛紅布、清朝的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當時的網紅款,也因此那個年代當地有了專門的染布、裁縫等相關的行會。位於大理境內的周村,也藉此機會成了一個以扎染聞名的村莊。到了民國時期,當地的扎染行業可謂盛極一時,並一路穩步前進,傳統的技藝從未斷過,即便遇到任何的險阻障礙,當地人也有意偷偷留下,暗中儲存。

如今,大理白族扎染已成為了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還深受國外人的喜歡,尤其有段時期內,日本人還從此地進口定製,以其國家的特點的紋樣進行製作。大理扎染現在雖然不及過去興盛,但是整個運作已經趨向商業的成熟化,從歷史的歲月中累積沉澱,成為大理城的一項文藝的代表。

沿襲傳統技藝,創造古為今用的美麗

看著這些被風吹拂著的染布,似乎很難想象這背後究竟是怎樣的技藝完成如此秀美的染布。在有扎染的院子裡,會有一位老人一首拿著針,一手拿著布,坐在一個角落,讓針遊走在縐起疙瘩的布上來回穿梭,院子的另一個角落放著染缸,缸底流淌著黑藍色的水,被浸染的布則一塊塊被挑起懸掛曬乾。看似輕巧簡單,但其實扎染的技藝並沒那麼簡單。它的製作方法獨具一格,自古以來,工藝幾乎未變,且頗有講究。

沾染的主要步驟有畫刷圖案、絞扎、浸泡、染布、曬乾、拆線、漂洗、碾布等,其中,扎花、浸染兩道工序算是核心工序,絞扎手法和染色技藝則是關鍵技藝。扎染的基礎是得有印花模板,先設計好圖形,然後使模板蓋在上面,接著根據圖案均勻打孔,製作完成後可傳承下去,反覆使用。

接下來是印花,扎染一般都是以白棉布或棉麻混紡白布為基底布料,布平鋪好,模板蓋在上面,再把染料均勻刷滿,染料會透過上面的小孔印染到布上,等圖案完全顯現後就可以扎花了。扎花也叫“扎疙瘩”,即根據花紋圖案的需求,在布料上分別使用撮皺、摺疊、翻卷等方法,讓其成為一定的形狀,然後用針線去縫合或纏扎,最終形成一串串的“疙瘩”似的樣子。

扎花完成後便到了脫漿的過程,把待染的布放到住滿清水的脫漿池中,浸泡1-2天,等布上的雜質和顏色全部脫去後,才能進行染色,這樣才能著色均勻且有效。染色便是把布從水中取出晾乾,放到染缸中。染色時間通常為3-5分鐘,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操作過程中,需要不斷攪動,為的是上色均勻,然後取出晾乾,再次浸染,反覆操作,只為讓顏色一層層浸潤其中,讓其穩定。其中,染缸中的染料是天然植物,白族人常用的多是“板藍根”提取出的藍靛溶液。

最後便是拆花,拆去纈結,即把那一串串的“疙瘩”解開,此時你會發現,那些被縫合的部分沒有被上色,呈現出白色的空心狀區域,其餘部分則被全部染藍,完整開啟後,進行漂洗晾乾,一塊完美的白族扎染就此完成。藍白交相輝映,特別美麗。

大理扎染,在印染中記錄著千百年白族人文的歷史脈絡,從技藝、圖案中敘述著人與物的關係,也描繪著自然風光,還有那些民族風情,從每一塊方寸大小的藍白布背後,既有傳承的意義,也有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和嚮往的意義。在蒼山洱海間,一抹藍色在印染中記下一切歷史和美好,這便是大理人風花雪月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