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夷陵之戰,孫權明明打了勝仗,為何還要率先向劉備求和?

孫權打了勝仗還求和,聽起來是有點匪夷所思,未免也太慫了。但是如果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來看,孫權這事兒做得確實沒錯。

當時夷陵之戰劉備雖然輸了,但是卻遠沒有達到敗亡的程度。而東吳雖然贏了,但也沒有再進一步的實力。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夷陵之戰後,吳蜀兩國之間保持了一個很微妙的平衡。蜀國原本是一路高歌猛進,結果疏忽大意,被陸續一把火燒回了老家,損失慘重,中生代將領馮習、張南等人身死,劉備也是臥床不起。當時蜀漢跟東吳可以說是舊怨未了,再添新仇。

蜀國向來是以兄弟情誼為重,最講義氣,大家心中都很不服,叫囂著要報復。但是很顯然,元氣大傷得蜀國沒有那樣的實力,總之雷聲大雨點小,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動作。

而反過來東吳這邊,雖然是勝了,但是其實自己損失也不小。

眾所周知,夷陵之戰陸遜是靠火攻取勝,其放火燒山,擊潰了蜀軍。

但這裡的火攻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直接一把火把蜀軍放裡面給烤了,滿山的大火併不是為了燒死敵人,而是讓敵方陣營大亂。大火燒開之後,蜀軍大亂爭相逃命,東吳眾將這才趁勢掩殺,一舉破敵。

在古代的冷兵器作戰時代,想“無傷”取勝基本不可能,所以東吳也是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再加上在先前富池口之戰等戰役中,蜀軍對東吳確實是比較佔優,給吳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也正是因為前線失利,陸遜才能說服眾將主動退守,不然雙方就直接正面硬剛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夷陵之戰後,蜀軍雖然退卻,但並沒有退多遠,就駐紮在秭歸。

夏六月,黃氣見自秭歸十餘裡中,廣數十丈。後十餘日,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三國志·先住傳》

這有點讓孫權心裡沒底,鬼知道這衝過去會不會被翻盤?

不管怎麼說,繼續攻打蜀漢完全是弊大於利。益州這個地方易守難攻,多山林之地,江東大軍雖然士氣正盛,挾大勝之威,但是不擅長打山地戰這是不爭的事實。益州是蜀漢的大本營,對於蜀漢的軍隊更是有著主場優勢。一旦江東大軍陷入戰爭泥潭,勝負未可知啊。

所以,兩軍在邊境開啟了一段對峙期,而這期間,也沒有求和不求和的,基本上就互相打嘴炮。一個說我要報仇,一個說我贏了你的聽我的。

真正讓孫權改變態度的是曹丕。

三國時期之所以能成為一個相對穩定的歷史時期,其中關鍵的兩個字就是“制衡”。在三國前期,曹魏一家獨大,剩下的孫劉只好聯合起來謀求生存。

後來蜀漢綜合實力突出,劉備也領兵攻打東吳,這時的曹吳又達成了同盟關係。孫權知道,如果此時曹魏乘機發難,自己將會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境。所以早在夷陵之戰前,孫權就早早的聯絡到曹丕,表示稱臣。

即公元221 年農曆七月,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為藉口,揮兵東征孫權。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而曹丕也樂得坐山觀虎鬥,坐收漁利。所以魏國當時接受了孫權求和的請求,但是沒有派兵支援東吳。

事實上,當時謀士劉曄曾經建議曹丕伐吳,但是被曹丕否決了。

這才有了後來的夷陵之戰,只有吳蜀兩國唱大戲。

但是,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盟友。夷陵之戰後,曹丕覺得時機成熟,以孫權不是真心稱臣為由,出兵攻打東吳。

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三國志·吳主傳》

這下孫權可慌了,這時候要是劉備跟著夾擊自己,那可就麻煩了。於是趕緊派使者找劉備,看看妹夫是個什麼態度。劉備當時其實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也沒啥心思來找孫權麻煩,所以態度還算可以。後面因為對魏戰事不利,孫權再度派人去找劉備,安撫一下,希望前妹夫不要背後捅刀子,劉備同樣應允。

事實證明,孫權的擔心是很對的。因為魏軍從當年九月一直戰至第二年的三月才退,這一戰整整打了六個月!

要知道,半年的時間,不可確定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孫權在做出通盤的考慮後,主動派人去劉備那裡試探,主動派人去與劉備和好。不僅是很正常,也是很有政治眼光的一個行為。

再往後,劉備就掛了,諸葛亮主政。諸葛亮的態度大家再清楚不過,至始至終,都是堅定的聯孫抗曹,所以這事兒就算完了。

所以總結來說,打了勝仗的孫權之所以率先低頭,還是由於當時形勢所迫。玩政治的,就不能太在乎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