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2022年未解之謎:太奇怪了 為什麼如今新車開起來沒什麼差別?

如果你去試駕過不同品牌,不同型別的新車的話,你可能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事情:怎麼這些看著完全不一樣的新車,好像開起來都差不太多?也許你可能會說,因為都是同一種車,同一種車的物理特性差不多,所以開起來肯定沒啥區別。但問題是,現在不只是轎車和轎車之間沒啥區別,就連轎車和SUV,甚至是為數不少的皮卡們,開起來的感覺都差不多那個樣。

而在以往,車子的駕駛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特點,乃至同一個品牌的不同車款,開起來也是有很大區別的。為什麼現在的新車駕駛感受同質化現象如此嚴重?而且還不只是駕駛感受同質化,乘坐感受也同質化,甚至於車子NVH的表現等,都是同質化嚴重。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現在的新車,都不像以前那麼用心了?

每個商業產品本身,都是有一個自我迭代過程的。這個自我迭代,說白了就是製造這些產品的企業,不斷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去改進產品本身,以求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進而實現更好的銷售。商業產品(無論是實體產品還是無形產品)的自我迭代,是商業世界中最基礎的規則之一,拒絕自我迭代的產品,最終的下場只有被市場淘汰。

正如我們所說的,商業產品自我迭代的驅動力是市場需求,但市場需求儘管在不斷變化,但有一些核心要素是永遠不變的。就拿10萬元級家轎為例,買這些車的人,對車的要求是什麼?空間儘可能大一些,外觀內飾好看些,配置多一些,好開不易壞,維修保養容易便捷,能耗低,大致上就這些。

這就是車企們的目標,在經過無數次自我迭代後,大多數車企給出的答案都是差不多的:大空間、好看的外觀和精細的內飾、輕鬆好開的駕駛手感、技術可靠、故障率低、油耗也很低,但並不十分先進的發動機或其他動力系統。在實現這一切的基礎上,還要保證能有一定的利潤。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態勢下,只要有一家車企造出來了這樣的車,這樣的車在市場上取得成功了,其他車企就一定會跟進,最終出現的結果,必然是同質化。而如果整個汽車市場所有的細分領域都在白熱化競爭的話,那麼最後一定會出現的,就是這個市場上的所有產品都高度同質化,因為一個細分市場的需求是固定的,而達到固定需求所產出的產品本身,一定是類似的。

就更不用說,我國汽車市場早就已經屬於不同細分市場之間交叉“內卷”了。SUV想比轎車更舒適,MPV想和大型豪華轎車掰掰手腕,轎車又想和轎跑車搶搶市場,就連跑車,也想和節能車們比比油耗。在這種交叉“內卷”的態勢下,肯定會出現的就是一個市場上,差不多價格之間的車開起來都幾乎沒區別。

而且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的新車卷的,都是一些諸如智慧化,人機互動啥的,好像已經很久沒聽說過,有人在機械結構上搞出什麼新鮮玩意了對吧?這就是現在新車同質化的第二個原因:機械技術瓶頸,又或者精確點說,基於成本限制下的機械技術瓶頸。

機械技術這玩意吧,理論上是沒有瓶頸的,但需要錢,很多很多的錢。柯尼塞格為什麼能把變速箱玩出花?為什麼能1擋跑到極速400多?為什麼能造出傳動效率比雙離合還高的AT變速箱?為什麼能把福特給他的那臺30多年曆史的老舊V8,研發到今天的程度?那是因為它叫柯尼塞格,它很貴很貴,它有足夠的利潤去搞這些機械上的黑科技。

但普通家用車不是柯尼塞格布加迪,是有很嚴格的成本限制的。而且在有限的成本下,還要兼顧越來越多的配置,越來越大的空間等等浙西要花錢的地方,能給到機械部分的成本,最近10年以來是越來越少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相當一部分老車愛好者都在說,十幾年前的老車開起來比現在的新車有味道得多的原因,因為這確實是事實,現在的新車,在機械上的成本佔比,越來越低了。

在機械成本佔比越來越低的前提下,還要保證上面提到的那一大堆市場需求,作為車企應該怎麼辦?也就只有零件通用化了。上游供應鏈的某個零配件,修改一些細節後就能安裝到不同品牌的不同車上。甚至於,為了幫助車企降低成本,很多大型的零配件供應商,自己直接做打包好的整合方案,車企直接買方案回來稍微改改,就能成一臺新車。諸如德國的大陸等國際供應鏈企業,現在盈利的大頭,早就已經是這類整合式方案了。

也許你會說現在的車企“不講武德”,對新車不上心,但此言差矣。現在的車企,對自家車子的上心程度,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高。新車同質化是一件不可逆轉的事情。其實不只是汽車,目前你所知道的所有高度成熟的商品,都在同質化,例如電腦,例如手機,甚至包括衣服褲子乃至鞋子。

打破同質化的辦法只有一個:製造差異,如果某家企業能發現,或打造出一個別人未涉足過的領域,那麼就可以直接打破同質化,在這個新領域裡造出來的產品,也會在消費者心裡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這也就是現在為什麼幾乎所有行業的所有企業都在“造詞”,都在“造概念”的根本原因,歸根到底,這些企業想做的,只是試圖找到一個新領域,儘可能讓自己的新產品,變得沒那麼同質化而已。

當前方境況未可知,所有人都在找那條通往桃花源的小路,但所有人都在找路,路也就不復存在了。這不僅是一個辯證哲學上的問題,也是當今商業社會上,一個暫時無解的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