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笤帚疙瘩是教訓“熊孩子”的最實用的工具,它也能掃去親人勞累一天的疲憊

笤帚疙瘩

文 | 房宗惠

農村人家,都有掃帚、笤帚、炊帚等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物什。早年評論一戶人家過得怎麼樣,有句俗語:“一看鍋,二看炕,三看孩子長的怎麼樣。”如果院子裡豎著的掃帚上結了蟲網,鍋蓋上黑乎乎的,炕上疙疙渣渣的,孩子衣服上黃一塊兒黑一塊的,怎能讓人心裡舒服呢?可見,過日子是離不開不同型別的帚的。

說起帚的來歷,人們無從知曉它們具體誕生於何年何月。據傳掃帚是夏禹的曾孫子少康發明的,這位勤儉愛民的國君,讓人用野雞毛作出了歷史上第一把掃帚。

我記憶中掃地用的笤帚和掃炕用的笤帚是高粱糜子做的。高粱糜,人們稱它“搖子”,因其細軟,風一吹就搖擺;還有人稱它為“碰頭蛾”,因其成熟後葉莖下垂,隨時會碰著人頭,似蛾子般飛舞。

高粱糜與高粱同時收取。先把它刨起放倒,不能敲根,以免敲掉米粒,再用專用的刀從莖部割斷,所以叫刻高粱。運到場上晾曬,再用刀順著莖條把糜粒刮乾淨。若不乾淨,掃起來會掉渣,有時候還會被老鼠啃了。

那時候,掃帚和笤帚多是自家扎的。

扎笤帚首先要準備好麻繩,麻繩分粗繩和細繩。記得那時每年春,父親總會去市集買兩紮麻皮子,用時先用棒槌翻來覆去地敲開,然後掛在炕壁上,吃完晚飯後,藉著燈光捻麻繩。捻繩要用錘子,找一塊硬木,直徑約10釐米,半尺長,圓木中間窄兩頭寬,中間釘一長釘,釘頭彎曲,人們叫它“捻錘”,捻繩時,先圍繞錘纏幾道,再拴入釘孔中,一手扯著麻皮,一手轉動捻錘。看到麻繩有勁了,就把它纏在捻錘上,再接上一根麻皮繼續轉動,如此往復。人們稱這樣的麻皮叫“麻精”。捻粗繩是幾根麻精合在一起捻成的。

扎笤帚是門技術活。先把修理好的搖子長短分出來,齒長的扎掃地用的,齒短的扎掃炕用的。然後用水泡一下,使之柔軟,晾乾後再找根粗麻繩,一頭系在腰上,另一頭系在一根木棍上,要先從笤帚頭扎,兩腳用力蹬木棍,一紮一紮地綁在一起,粗細要勻,縫隙要密。約摸差不多了,再適當彎曲莖部,便於清掃。笤帚齒部分要紮成平面。紮成後,齒與齒間要均勻地用細麻繩分別紮緊,人們叫“間一間”,這樣在使用時不會掉齒。笤帚把的頭部用刀削成圓形,使之光滑不扎手。笤帚成型後,再找個石板壓在笤帚齒上面,保持笤帚不會走型。

掃炕用的笤帚別看個頭小,一般手藝是扎不好的。它是家庭主婦的專用工具,齒不多,手把粗且結實,使用到最後就剩個把了,人們叫它笤帚疙瘩。它每天與灰塵為伴,日復一日地掃去歲月的塵埃。笤帚疙瘩從外觀上首先要當女主人的意,又好看又光滑又好用。它待的地方不是炕頭就是炕邊,衣服上有灰也用它來掃,刷家時它也是個好幫手,不僅如此,女主人發脾氣時,笤帚疙瘩也是個好幫兇。

笤帚疙瘩是那時候母親們教訓“熊孩子”最實用的工具了。孩子懶、犟嘴,笤帚疙瘩就上去了。笤帚疙瘩在過去的歲月裡,也見證了無數家庭的親情和關愛。每當下雪天,作母親的總會拿著笤帚疙瘩,站在房門口,男人和孩子一進門,她就用笤帚從頭到腳仔細地一下下掃去他們身上的雪,掃去了親人勞累一天的疲憊。

原文發表於2023年1月9日《煙臺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