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松錦之戰是明清兩個政權的最後一場決戰,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

在晚明時期,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在山海關外與清軍打了一場大戰。

在這一戰中,明朝大將洪承疇親率十三萬明軍趕赴關外,雙方混戰了三年多,最開始明軍小勝,但是最終卻被皇太極擊潰。

戰爭結束後,明軍十三萬精銳盡失,洪承疇被俘降清,明朝再也無力抵抗清軍鐵騎,徹底失去了對關外的掌控權,而這一戰便是松錦之戰。

松錦之戰是明清兩個政權的最後一場決戰,雙方在這一戰究竟是怎麼打的?為何會出現這般局面?

一、關外之存亡,決於一戰

1626年,皇太極登上後金汗位,面對後金貴族普遍不思進取的思想,皇太極一上臺就是大刀闊斧的改革,制定了進取中原的戰略總方針。

為了

“簡兵練旅以待天命”

,皇太極一邊跟明朝“講和”,一邊對後金進行了全面“改造”。

首先,他革新國家機構,加強了封建君主集權制;其次,又發展社會經濟,緩和了階級矛盾;最後還整頓了八旗制度,提高了軍隊戰鬥力。

經過這一系列改革,後金的整體實力有了很大提升,已經具備了撼動明朝統治根基的條件。

在這一背景下,在1636年,皇太極認為取明而代之的時機已經到來,便將後金國號改為大清,棄汗而稱帝,並且還對大臣們直言:

“今為敵者,惟有明國耳”,

可見這時,皇太極已經有了奪取天下的野心。

但是此時滿清政權位於關外,要想進取中原,首先要奪取山海關,而要想奪取山海關,首先就得奪取錦州。因此在1640年,皇太極命令大軍進駐距離錦州不遠的義州。

明朝這邊很清楚,皇太極這樣做是“欲入錦州”

,因此兵部尚書洪承疇在清軍剛到義州時,便命令前鋒總兵祖大壽、遼東總兵吳三桂扼守錦州、松山。對於明朝來說,錦州城乃是明朝在關外的戰略重鎮,擔負著包圍山海關,拱衛京師的重要任務,一旦被皇太極得手,那麼大明社稷就危險了。

正所謂:“關外之存亡,神京之安危,決於一戰”,松錦之戰由此爆發。

二、十三萬人丟盔棄甲

1640年正月,皇太極制定了進駐義州的策略,到了該年四月,清軍

“修城築室,俱已完備,義州東西四十里地,皆已開墾”。

這時,義州已然成了清軍進攻錦州的大本營。而接下來,有兩條路擺在了皇太極面前,那就是要直接攻城,還是要圍困錦州。

攻城和圍困,兩者各有利弊,攻城的所花費的時間較短,可以迅速地奪取錦州城,但是也有可能久攻不克,從而造成巨大損失;圍城雖然只要堅持下去,就必定成功,但是所耗費的時間很長,將士容易懈怠。

而清軍的主體為騎兵,習慣攻城掠地,缺乏足夠的耐心,以往清軍都是誘導明軍主動出城與之交戰,從而一舉擊潰。

但是在袁崇煥時期,明軍便定下了

“憑堅城,用大炮”

的作戰方針,一直堅守城池,不肯輕易出城和擅長騎射的清軍直接對陣。

最開始時,皇太極嘗試過直接攻城的辦法,但是都因為明軍“防守甚牢”,無功而返,甚至“多致折傷”。

因此,雖然攻城需要的時間較短,圍困所需要的時間較長,但是在多次攻城不成的情況下,皇太極也只能無奈定下了圍困錦州的戰略。

而為了更好地實行圍困策略,皇太極下令將錦州城外的莊稼全部搶割完畢,掃蕩錦州周圍的明軍臺哨,斷絕錦州城守軍的一切內外出入,並且還設定了輪換機制,三個月輪換一次圍城清軍,避免將士出現懈怠心理。

到了1641年,在清軍的圍困之下,錦州城守軍內部逐漸出現裂痕,皇太極趁機策反了城內的蒙古兵,抓準時機攻佔了錦州外城,並且立馬加強了圍困錦州的兵力,錦州城危在旦夕。

錦州守將祖大壽在此危急情形下,派人向朝廷求援。崇禎皇帝在得知錦州現狀後,馬上命令洪承疇率領步騎十三萬火速馳援錦州。

在明朝大軍到了松山之後,“建州兵大駭”,初戰“失利,山頂立旗,兩紅旗、 鑲蘭旗三旗駐營之地,為敵所奪”,清軍“人馬被傷者眾”,明軍取得了小勝。

在得知清軍戰敗之後,皇太極果斷決定親征,他

“悉索沈中人丁”

,率領十多萬大軍進抵松山。

在到達松山的第二天,皇太極就判斷出明軍高度集中,首尾不相顧,決定採取斷糧道、掘壕築垣、圍困明軍的作戰方針。

在皇太極的這一舉措,直接就斷絕了松山明軍的糧食供應,引起了明朝將士的一片恐慌。特別是在此期間,皇太極還命令清軍奪取了明軍在筆架山儲備的糧食,這一下,明軍帶的糧食只夠供應三天了。

在此情形之下,洪承疇決定拼命一戰,但是底下將士根本不想聽他的,都想退守寧遠。洪承疇只能安撫將士,定下了次日向清軍發起攻擊的策略。不料在該晚,有將領怯戰,率先逃跑,於是

明軍各部爭相馳逃,自亂陣腳,被早已埋伏好的清軍迎陣掩殺,近十萬大軍一朝之間,損失殆盡。

而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清軍非但沒有貪功冒進,反而繼續保持耐心,圍困松山。洪承疇多次突圍不成,而明朝也已經無力救援,松山城的結局可想而知。

在此絕望情形之下,城內將領秘密降清,裡應外合,最終導致松山城被破,洪承疇本人也被生擒。

而松山一破,錦州城獨木難支,加上城內糧食早就耗盡,祖大壽只能率眾出降,自此松錦二城皆落入了清軍手中,這一戰以明軍大敗而告終。

三、松錦之戰為何敗

松錦之戰的結果,是明軍大敗,關外精銳盡失。在這一戰中,明清兩方的軍隊實力其實相差不了多少,那為何明軍佔據著地利,還能遭遇如此慘敗呢?其實,回顧整場戰役,明軍之所以失敗有三個原因:

第一,盲目催戰。

在洪承疇率領十三萬大軍抵達寧遠時,本不願冒險前行,而是想“以守為戰”,步步為營,逼迫清軍退兵。但是崇禎皇帝卻是輕敵冒進,一味催戰,最終導致“十萬之眾,覆沒殆盡”。

第二,指揮不當。

洪承疇身為一軍統帥,卻毫無主見,只考慮個人得失,屈從於朝廷高官。他明知冒進的後果,卻還是孤軍深入,並且在作戰指揮上表現出一種猶豫不決的狀態,令明軍應對失措。

從一開始的孤軍深入,率眾進抵松山,到抵達松山之後將大軍集於一塊,使得首尾不能相顧;再到發現清軍行動後,不能果斷撤退,也不能果斷進攻,

這一連串的錯誤讓明軍一步步走入敗局。

第三,將官怕死。

在洪承疇定下攻打清軍的策略後,居然有將領趁著夜色出逃,導致了明軍自亂陣腳,造成了明軍的大潰敗。還有松山將領以及祖大壽等人的相繼獻城投降,加速了明軍的最終失敗。

正是這三個原因,才最終導致了明軍的大敗。而大明王朝正是這般打壞了一場場大戰,在覆滅的道路上愈行愈遠,最終被清朝取而代之。

文/樂宇

參考資料:《論明清松錦之戰 》,李鴻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