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呂蒙祭神時,為什麼沒有祭品的豬頭?呂蒙祭神時為什麼要用樹葉代替

呂蒙正是宋朝著名的宰相。但他入朝為官之前,家境貧寒,缺衣少食,無處安身,只得居住在一所破舊的寒窯之內,飽嘗生活艱辛。某年春節,呂蒙正祭祀灶神時,卻沒有用作祭品的豬頭,甚至連祭祀用的紙錢都沒有,只能以樹葉代替。此情此景,呂蒙正作《祭神》詩一首,詩曰:

一片樹葉一縷煙,相送司命到九天。

玉皇若問凡間事,蒙正乞貸豬頭錢。

詩前兩句說,家中貧窮只能用燒樹葉來送灶神上天。後兩句是說,如果玉皇大帝如果問起灶神凡間的事,就請說呂蒙正希望向玉帝借點錢來買祭祀用的豬頭。呂蒙正向玉皇大帝借錢買豬頭,實在是異想天開,風趣幽默,讓人不免發笑。我們也能從中看出呂蒙正的樂觀精神來。

《古今笑史》當中記載著另一首哭窮打油詩《無褲吟》。

西風吹雨聲索索,這雙大腿沒下落。

朝來出榜在街頭,借與有褲人家著。

詩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夜,西風吹著冷雨,發出“索索”的聲響,因為沒有褲子兩條腿冷得實在無處安放。乾脆明天貼出告示,把這兩條腿借給有褲子的人家當褲子架算了。真不知道詩人哪來的奇思妙想,竟然要把腿借給別人當褲子架。詩人窮到連褲子都沒有的程度,卻拿自己的一雙寒腿開起了玩笑,也算是“窮開心”了。

“薄粥”就是稀粥,稀到什麼程度才算“薄”呢?我們來看一位窮書生寫的《詠薄粥》:

半鍋清泌米一盅,未曾到口使人愁。

筷子插東卻倒西,才把匙挑左右流。

捧出廚房風起浪,夜放院中月沉鉤。

佳人不用明鏡照,眉目分明在其中。

首句言水多米太少;三句言沒喝就發愁(不知道詩人喝過多少回了);三四句言筷子插不住,湯匙盛不了;五句言粥遇風可起浪;六句言夜晚可映月;七八句言佳人可作明鏡。八句詩句句寫薄粥之“薄”,偏又不著一“薄”字,正是獨具匠心之處。而且,詩人還採用“夜月沉鉤”“佳人照鏡”等極具美感的意象來寫薄粥,將詩意的浪漫和生活的艱辛對舉,極具幽默感。

宋朝詞人朱敦儒也有一首哭窮詞《西江月·窮後常如囚繫》,詞雲:

窮後常如囚繫,老來半似心風。飢蚊餓蚤不相容。一夜何曾做夢。

被我不扇不捉,廓然總是虛空。寺鐘官角任西東。別弄些兒骨董。

這首詞妙就妙在虛寫自己的窮困,而是選取自己夜不能寐這一細節。說自己已經窮困不堪,可是連飢蚊餓蚤還意圖吸取自己的鮮血,以此來表現了自己的窘迫。這首詞打油味不是很濃,拿過來只是覺得它比較有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