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杜甫最不願提及的一首詩,兩年後就叛國投敵,杜甫為何不願意提及?

唐朝是中華歷史上最為鼎盛的王朝,無論是文化還是外交,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從而也誕生了杜甫這位詩人,寫下了無數憂國憂民,膾炙人口的詩句,然而即便是這一位大詩聖,也有十分尷尬的時候,《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這一首,可以說是讓杜甫最最不願提及的一首詩了,在詩文中,他賣力吹捧一位大將,然而只過了兩年,此人就已經叛國投敵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這首詩太長,就不詳細列出,但是不妨看下里面的幾個句子,開篇就說“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駕馭必英雄。”杜甫誇的是誰呢?正是大唐名將哥舒翰,麒麟閣是唐朝皇帝冊封功臣的地方,然而杜甫認為,當代誰能夠列為頭號功臣呢?自然是英勇的哥舒翰將軍,因為只有聰明威武的聖主,才能夠駕馭你這樣的英雄啊!實際上這一句話將唐玄宗和哥舒翰的馬屁都拍了。

不過可杜甫的話倒也不假,唐朝風氣開放,不但允許外國人或者外族人做官,還十分信任他們,從而誕生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比如高仙芝(高麗)、哥舒翰(突厥)。而哥舒翰又是唐玄宗時期最為出色的將領,擔任左衛中郎將,屢次大敗吐蕃,749年又發動石堡城之戰,取得大捷,開疆擴土屢建功勳,成為了唐朝人心目中最大的英雄,因此他也擔當得起杜甫的美譽了。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正是唐代天寶十三年(754年),杜甫居長安下杜城。田梁丘,當時任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中判官,因為排擠,他想參軍建立功勳的願望十分的迫切,也就寫下了這首詩迫不及待的委託自己朋友交給哥舒翰,並在詩的結尾寫到:“軍事留孫楚,行間識呂蒙。防身一長劍,將欲倚崆峒。”意思是“您讓孫楚一類的人材留幕府,又在行伍中提拔呂蒙一類的將領。我的身邊也佩著柄長劍,想去投到您的帳前一展雄風。”表達了杜甫想要建立功名的志向。

後來哥舒翰有沒有重用杜甫就不知道如何了,但是在兩年之後,哥舒翰在安史之亂當中,所率主力全軍覆沒,自己也被俘虜,他選擇了投降這條路來保全自己的性命,《舊唐書》記載:祿山見到哥舒翰後,得意洋洋,“你過去一直看不起我,如今怎麼樣?”哥舒翰此時卻完全沒有了英雄膽色,居然跪在安祿山面前,伏地謝罪,“肉眼不識陛下,以至於此。陛下是撥亂之主,天命所歸。”

老實說,這也怨不得哥舒翰,全因為楊國忠貪功,催促哥舒翰急進,導致唐軍大敗,哥舒翰自己也被逼上了絕路,最終他雖然投降,卻還是被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所殺害。一代名將落得這種窩囊的結局,讓人感到嘆息,而這也等同於打了杜甫的臉,後來又是怎麼評價自己這位曾經的上司呢?《潼關吏》提及:“謹囑關防將,慎勿學哥舒。”說來也是有些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