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快意人生(散文)

活得快不快樂,只有你自己知道,而這也將成為你判斷實現自我的標準。

很多人,我想他們回望自己所走過的路時,他們會坦言:我過得並不是很快樂。因為人始終是有願望的,也始終是被束縛的,這些東西都是一片片的綠葉,只要你被其中的一片所吸引,那麼你便會望不見象徵著整體的森林。

在這短暫的一生中,我們為什麼要活得不快樂呢?

有人喜歡把財富和權利同快樂劃上等號,可是你看,那些獲得了一切的人真的快樂嗎?他們一邊需要竭力保持自己的所有不會被削減,一邊還需要費盡心思地保證自己的所用是有著相應的效率。可能在別人的眼中,他們享受的服務確實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在這背後,更多的是不得不努力的辛酸。如果你一窮二白,那不要緊,這就意味著你只需去爭取,無需過多的擔心會有所失。這是一種簡簡單單的快樂。

為什麼許多人喜歡看武俠小說呢?因為他們在這些豪爽的草莽英雄身上看到了自己不具備,也十分羨慕的東西

——懲惡揚善、拳打惡霸、救民於水火、大口吃酒吃肉、與志同道合的朋友能互相托付生命完成偉業……姑且不說以武服人這些在現代類似違法的行為,就其他的行為舉止而言,似乎也並不難去做到,事實上也有人去刻意模仿過,結果卻不盡人意。因為現代的社會已經徹底地打磨過人的性子了,它不容許異端的存在,所以刻意的模仿只能持續一時,而加重了人的苦惱。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如此,換一種角度來想,這些武俠英雄們何嘗不是一如既往地堅守著自己的本色啊——做好你自己,這便是人人都有俠氣、人人可做俠客的關鍵。

還有誘惑,許多人一看見它便急不可耐,非要在一時之內得到它不可,這樣的急功近利反倒害苦了自己,只能忍受著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委屈。在一部喪屍片中,有這麼一位偉大的父親,他在自己變成喪屍之前,用機關在自己的身上設好誘餌,結果行進百里終為自己的孩子找到歸宿,拋開父愛不談,誘惑似乎也能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譬如我們可以設立目標:讀完一本書,我就要獎勵自己吃一頓大餐。這其中有好也有壞,倘若一時性急,就會把讀書的過程變成是

“死的”,那麼讀再多的書也是枉然,縱使你吃了大餐收穫了一時的歡樂,那又有什麼意義呢?人生就是如此,在誘惑面前著急的人就是真正被誘惑了的人,一步步腳踏實地地抵達目的地的人,才能真正的實現自己長遠的快樂,讓無聊的追逐路途上鮮花四溢,充滿生機。很多時候,我們又會把後者稱為實現夢想。

最後,是關於我們個人的人生價值的實現

——馬克思主義者教導我們自我社會價值的實現要優於個人價值,所以對社會的貢獻度將決定你的人生價值,看起來似乎頗有“使民易於統治之嫌”,其實,仔細看來,社會價值的實現又怎麼不是個人價值的實現呢?一個人只要自己所做的事與社會是相容的,即符合道德標準也合乎社會法律,那麼他的終極目標總要回歸到社會乃至整個人類的身上(很可能他本人也不能明確意識到),比如說過去的文人們,本來的話只是為自己、為做官而讀書,可漸漸地,張載就明確了讀書人讀書的意義: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就深刻地刻寫出了千百年來無數讀書人的心路歷程,一個“為萬世開太平”,既是社會價值的實現,更是個人價值的實現。

快樂真的很難嗎?有人說種一棵樹、寫一本書,養幾個孩子,一生便已足已。像我,浮浮沉沉了數十載,猶還記得大學時在太陽下懶洋洋地看著書的那種快樂,是遠超於一切的快樂的。現在該是我們暫時卸下重擔,真正地面對自己內心的時候了,我想,唯有如此,才不至於在自己的將死之際回顧一生只看見一片風雨,卻不見半點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