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耕雲解惑】淨土宗第01課去染即淨淨宗宗說辭卷第二章

這一章是“去染即淨”。什麼是“染”?就是貪、嗔、痴、慢、疑、邪見。什麼是“淨”?我們這念心本來清淨無染,就像白紙、白布一樣。但是從過去無始劫以來,乃至這一生,眼睛所看見的東西、耳朵所聽到的聲音、鼻子所聞到的香臭、舌頭所嚐到的酸甜苦辣、身體所接觸的冷暖感受,以及種種的妄想,讓我們的心有了染著。

染上好的,就是彩色。彩色雖然是好,卻不是自己的本心,只是一個好夢。染上壞的,就是黑點,心中失去了光明、智慧,就容易糊塗、做錯事情,就像是一場惡夢,這就是黑暗。

一般人始終是在夢境當中,好夢就是善法,惡夢就是惡法。無論好、壞,都是夢境。我們這念真心,是真空無相、真空絕相,就好像是一面鏡子、一潭止水一樣,光明、潔白、純真,但是因執著色、聲、香、味、觸種種境界,心有了染著,就失去了本真。

“去染即淨”的第一步,就是先要除去黑點,淨化惡法、保留善法,也就是擇善固執。第二步,壞的都清除了,最後呈現的就是功德、善法;進一步還要不執著善法,好的染著也要去掉。無論是人天的富貴,乃至於淨土的果報,都是功德法財、都是善法。這時,應觀一切善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金剛經》所說:“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淨;不是相對的淨,而是絕對的淨,也就是“心性本淨”。修了善法也不執著,就達到真正無染的境界。

一般人都想求道,求,就是有所求;有求就有得,有得就有失。《楞嚴經》中,阿難尊者祈求釋迦牟尼佛給他一個三昧境界,雖然釋迦牟尼佛跟阿難是堂兄弟,也沒有辦法送一個三昧給阿難。三昧就是正定,必須要靠自己薰脩。有了定,就能產生智慧,有了智慧,才能迴光返照。迴光返照,就是“去染”,把染轉過來就是淨,不是另外去求一個淨。

一般人都想要生“淨土”,要如何才能生淨土?不是離開娑婆世界另外去找一個淨土,也不是離開凡夫的妄想心,去另外找一個清淨心,這樣是找不到的!要想離開娑婆世界、生淨土,必須在這念心上去離。把染汙的心轉過來,就是清淨心;心清淨了,佛土就清淨。明白這個道理,修行就是四兩撥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