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唐朝時期的人們為什麼喜歡吃素食?唐朝的人們為什麼喜歡吃素食的?

在如今我們的日常飲食中,素食的比例是相對比較少的。特別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肉的攝入量更是逐年攀升,素食者雖然有,但並不是社會的普遍現象。

然而,素食和齋戒卻是唐代人日常生活的飲食常態,

上到統治者,下到平民百姓,除了祭祀必須實行齋戒外,還熱衷於透過

齋戒達到修身養性、延年益壽的目的,當之無愧為中國歷史上最熱衷齋戒的朝代之一。

唐朝舉國上下熱衷齋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佛教的傳入帶來了新的宗教觀念,

其中就包括齋戒修行。當然還有自先秦以來儒家思想和本土道教提倡

“以素養壽”

觀念的影響,多方作用下,形成了唐朝全民齋戒的熱潮,經久不衰。

自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來,就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到了唐朝,由於統治者的信仰,佛教的地位更上一層樓,根據《隋書》的記載,隋文帝統治時期,

“民間佛經,多於六經數十百倍”

,佛教已經深入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到了唐朝更是掀起了全民信仰佛教的浪潮。

佛教的齋戒思想由此發展,被人們接受並奉行。

1、透過齋戒達到六根清淨的目的

從唐高祖李淵開始一路往下,統治者們都頗尚佛教,民眾緊跟統治者的步伐,挨個兒成為佛教徒,

齋戒和素食是變成了唐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佛教解釋說:

清除不淨謂之“齋”,禁止過非謂之“戒”。

梁武帝是虔敬的佛教徒,他釋出《斷酒肉文》稱:

“凡食魚肉嗜飲酒者,善神遠離,內無正氣,如此等人,法多衰惱。”

此後,素食成為中國佛教徒的普遍戒律。

人有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與六根對應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如果六根不清淨,便會被六塵汙染,貪色、貪聲、貪樂,造生罪業。

齋戒從修身與修心兩方面著手,除掉壞的念頭與行為,控制感官不合理的慾望,掃除對塵世和自我的執著,不讓惡從六根進入內心。

佛教每月有六天為齋日,斷食,但不以苦行為目的,而是強調懺悔、清淨的精神。《大般若經》講:

“一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皆由般若波羅密多故。”

般若意為智慧,波羅密多意為到達彼岸。從煩惱和生死的彼岸到達清淨的彼岸,齋戒是法門之一。齋戒不只要有外在的形式,更要有智慧的指導。

2、佛家慈悲為懷,反對殺生,因此提倡素食

佛說,

“慈悲為懷”

,又說,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殺生是佛教的大忌,所以禁殺生也成為佛教八戒之首,是信徒們必須遵守的一點。

既然禁止殺生,吃素和齋戒便成為佛教人的生活日常。

加上唐朝皇帝本人信仰佛教,所以齋戒從一種自願性的行為變成每個人都要遵守的規定。

唐高祖李淵就曾頒佈法令,要求全國百姓在一定的時間內必須實行齋戒,不得殺生。戒令一發,誰敢不從?

所以此後特定時間內吃素齋戒已經成為唐人的習慣,人人奉守。

丁齋日是規定齋戒日期的其中之一,意思是每月有十天需要齋戒,但只是針對信仰佛教的百姓而言,這種齋戒並非是不能吃飯,而是不能吃肉食。

丁齋日的齋戒規定是每月都要實行,除此之外,上面提到的正月、五月以及九月的整月都要進行齋戒。

也就是說,

如果你信仰佛教,那麼每月之中有半個月都要齋戒

。後來唐朝統治者把齋戒這項規定推廣至全國,原本不信佛教的百姓也要吃素,這意味著全國上下,人們一年中將近一半的時間都不能吃肉,

素食由此成為全民化現象。

齋戒雖然是國家的硬性規定,但人們還挺樂意接受,因為有許多百姓都虔誠地信仰著佛教。不僅平民百姓如此,官員也不例外。

許多官員都嚴以律己,自覺且嚴格地吃素。

著名詩人王維就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其字摩詰,號魔詰居士,都跟佛教文化有關。蘇軾稱讚他的詩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頗似佛教禪宗之境界。

王維對齋戒的恪守到了

“與弟縉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

的地步,王維

“家世奉佛,休尤深於釋典,……中年後不食葷血,嘗齋戒屏嗜慾”

他對佛教的領悟不僅止步於齋戒,更是對佛學、佛家義理深層次的探究。

除了王維之外,還有許多官員也同樣由衷信奉佛教,潛心鑽研佛學,是齋戒的更高境界。

早在先秦,國家祭祀中就明確規定祭祀者需要齋戒。

戰國楚簡中即有明確的

“弦朔齋宿”

的規定。天子祭天前,要在專門的“齋室”生活數日,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戒除房事和娛樂活動,名為“齋宿”,以示對上天神明的誠敬。

《孟子·離婁下》曰:

“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祭天”,

可以看出古人認為齋戒可以把一個人的“惡行”洗去,重新保持心靈的潔淨;《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

“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

可見面見神仙,也少不了齋戒。

自先秦以來,齋戒已成為祭祀活動及其他大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到了唐朝依然延續,是“國禮”的一部分。儒家重視齋戒時的

“齊一意志、虔篤專注”

,透過減少肉食給身體帶來的累贅及透過沐浴來消除疲憊來達到心靈的專注,

只有在這樣虔誠、專注的情況下才會與神靈相同。

可見,齋戒心靈的功課,體現了人與神的關係。

《禮記·外傳》記載:

“凡大小祭祀,必先齋。”

這裡的大小祭祀包括

“敬事天神人鬼”,

齋戒是為了表示對這些鬼神的尊敬。既然是表達尊敬,必然是全身心的投入,所以古人對齋戒的靈性意義非常重視。

在《莊子》中,有“心齋”一說。顏回說:

“我家境貧寒,幾個月沒有飲酒食葷了。像這樣,可以說是齋戒了嗎?”孔子說:“那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莊子認為,心齋是虛無空明的心境,須摒除雜念,專一心思,不用耳去聽而用心去領悟,用凝寂虛無的心境去感應。這已經是一種很高的修行方式了。

齋戒並不單獨存在,而是和祈禱結合,提升、淨化人的精神,是一種很重要的信仰操練。

這種信仰操練不針對宗教信徒,任何人,哪怕沒有宗教信仰,都可以在自己需要靜心的時自行齋戒。當然,在大部分宗教中,齋戒以法律的形式存在,是教徒信眾們的必修功行。

道教崇敬神仙,注重祭祀,因神仙稟質清淨高雅,所以非常注重齋戒。《雲笈七籤》註釋齋戒為:

“齋者,齊也,要以齊整三業,乃為齋矣。”

三業即心、口、身。透過齋戒,清淨身體、語言、心境,去除煩惱憂慮,虔誠整肅,專一心志,羽化昇仙。

魏晉時,對齋戒就有了明確的規定:

“廚會之上齋七日,中齋三日,下齋先宿一日。齋法:素飯菜一日,食米三升,斷房室、五辛、生菜,諸肉盡斷。”

。齋戒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唐朝的皮日休就說:

“齋心已三日,筋骨如煙輕。”

除了宗教的因素,在我國,齋戒也與傳統養生思想有關。

中醫養生強調

天人一體,內外兼修,修身與養性並舉。

齋戒可以淨化身心,平靜浮躁的心緒,凝神聚氣,讓人遠離虛妄。透過心的調合,達到養生的目的。《呂氏春秋·本生》就說:

“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之食。”

中醫認為說:

膏粱厚味,是爛腸之藥;明眸皓齒,乃伐性之斧。

很多的現代疾病如肥胖、糖尿病、腸癌、高血脂症、高血壓、脂肪肝等都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造成的,

如果調節飲食,透過虔誠的齋戒帶來身心的愉悅,現在大部分的疾病都會消失。

現代醫學已經確認情緒、心理對身體的影響。如果想根治人生理上的疾病,就必須根治心理與心靈的導因。

若欲保持身體健康,也需保持心靈和心理層次的健康。

可見,清心寡慾,節制飲食,既是靈魂的需要,也是身體的需要。

齋戒在唐朝形成蔚為大觀的景象,既有自先秦以來儒家祭祀思想作為基礎,又受到本土道教養生觀念的影響,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佛教的盛行以及統治者的推崇,使佛教徒大大增多,促成了國家齋戒這一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