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劉邦欽點的漢初三傑之一張良,為何在他死後的一年裡就被貶為庶人?

謀士,在古代一直是一群神秘的群體,他們睿智,冷靜,只要動動嘴,就能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任何困難在他們面前彷彿都能迎刃而解。從戰國時期的蘇芩、張儀,到三國時期的郭嘉、諸葛亮等等。

這些謀士都在時代的潮流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要講的,就是幫助劉邦登上帝位的重要謀士,張良。

張良的地位,想必不用我多說了,劉邦欽點的漢初三傑之一。在這裡插句題外話,最近老是看到很多人貶低韓信,抬高隋煬帝等等,彷彿推翻公眾觀點就能顯得自己十分強大一般。

在這裡我只想說,韓信再垃圾,也是劉邦欽點的漢初三傑。劉邦從平民登上帝位,看人的眼光自不必多說,這群“推翻黨”如果自詡自己有劉邦一樣的看人眼光,那就當我沒說。

言歸正傳,我們繼續講張良。

說起張良這個人,他可不僅是個謀士,還是個勇士。他是我所知曉的唯一一個刺殺完秦始皇還能順利逃跑的人。

張良是韓國的貴族,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先後擔任了好幾任韓國丞相,因此張良的家族是當之無愧的豪門貴族。

可惜,這一切都被秦始皇毀了。

秦始皇滅六國以後,張良為了復仇,決定親自刺殺秦始皇。他散盡家財,打造了一柄大鐵錘,同時還請了一個大力士,就這樣去刺殺秦始皇了。

不過,秦始皇是什麼人?他被刺殺的次數多的都數不過來了,早就做好了防備,因此這次刺殺以失敗告終,大力士身死,張良則逃走了。

張良逃走以後,陳勝吳廣起義的訊息使得張良再一次找到了人生的目標,那就是反秦復韓。在這個過程中,張良和劉邦第一次相遇了。

張良接觸劉邦以後,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但是當時的張良心心念唸的就是復興韓國,因此張良雖然屢次為劉邦出謀劃策,但是在項羽分封以後,他還是選擇了去輔佐當時的韓王后裔韓王成。

也許,是天命該歸劉邦。

張良離開劉邦前去投靠韓王成以後,項羽就將韓王成殺了。史書上記載:

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

就這樣,張良不僅沒能實現自己復興韓國的夢想,反而又多了個仇人,項羽。我相信,項羽殺韓王成的打擊直接導致了他後面的歸隱山林。

因為張良累了。

接連兩次的打擊(一次是韓國沒滅,一次是韓王成被殺),使得張良認清了現實,那就是韓國註定已經是過去了。

總而言之,項羽十分巧妙地將張良推到了劉邦的那一邊,並直接導致了自己最後的失敗。

如果沒有張良,也就沒有了所謂的“下邑之謀”,而沒有了張良的“下邑之謀”,那麼劉邦很可能就會聽信酈食其分封諸侯的做法,最後將自己的大好優勢白白葬送;如果沒有張良,也就不會有所謂的“虛撫韓彭”,那麼劉邦很可能就會斥責韓信彭越等人趁火打劫的行為,最後將這兩個人推離自己的團隊。

不得不說,項羽好助攻。

最後的結局大家想必十分清楚,垓下一戰,項羽自刎,隨後劉邦稱帝。

劉邦稱帝以後,欽點了漢初三傑,除了韓信外,劉邦對張良和蕭何的賞賜是十分豐厚的(韓信其實沒啥可說的,最後造反是事實,不做過多評論)。

不過,正如上面所說的,張良接連遭受打擊,已經累了。因此,當他看到劉邦逐漸穩固帝位以後,就獻出了最後一計,之後就退隱山林。從此以後,史書上就再也沒有記載張良出謀劃策的事情了。

可就是張良這最後一計,卻差點葬送了劉邦的江山。

眾所周知,劉邦晚年的時候,和呂后的關係很不好,這不好直接體現在太子之位上。

表面上看,劉邦晚年企圖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是因為戚夫人受寵,呂后不受寵,但是實際上卻並不是這樣。

劉邦稱帝有幾個軍功集團至關重要,一個是劉邦自己的豐沛集團,一個是呂后的呂氏集團,最後一個則是中途帶資進組的異姓王集團。

異姓王集團,已經被剷除殆盡,這個不足為慮,但是呂后背後的呂氏集團卻勢力龐大,再加上呂后的皇后身份和呂后兒子劉盈的太子身份,待劉邦百年以後,呂氏就是西漢妥妥的主人。

呂后的野心還不止於此,她甚至還將觸手伸到了劉邦這裡。上面說了,劉邦也有自己的嫡系力量,豐沛集團,而樊噲更是這裡面妥妥的核心人員。

可是,呂后卻憑藉著自己和樊噲的親戚身份,開始拉攏樊噲。這也是為何劉邦知道呂后和樊噲交往的時候,不顧舊情,也要將樊噲殺死的原因。

因此,為了遏制呂后的勢力,劉邦才決定廢太子。

劉邦的這個決定,自然遭到了群臣的反對,但是這並不是讓劉邦放棄這個念頭的真正原因,真正讓劉邦放棄這個念頭的,是太子請到了“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具體名字就不寫了,總而言之,這四個人是劉邦可望而不可得的人才。劉邦請了他們好幾次他們都拒絕出山,但是太子劉盈請了一次,他們就決定出山了。

劉邦知道了這件事情以後,才真正的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並說太子羽翼已豐。

而為太子劉盈,或者說為呂后出這個主意的,就是張良。史書上記載,留侯曰:

“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

那麼,劉邦真的會因為四個老人就放棄自己的計劃嗎?我認為不會,真正讓劉邦放棄自己計劃的,應該是張良。

張良和蕭何(韓信雖強,但劉邦對他顧忌大於信任),應該是劉邦最倚重的人了。蕭何不必多說,沛縣元老,和呂后的交情了得,他肯定是支援呂后的。

因此,劉邦真正最在意的,應該是張良。

可惜,張良為呂后出的這個計謀,使得劉邦知道了張良的意思,因此只好作罷。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張良為呂后出的這個計謀或許沒錯,但是從結果上來看,張良的這個計謀確實差點斷送了劉邦的江山。

因為在劉邦去世以後,呂后就開始擅立皇帝,分封異姓王,打壓劉氏諸侯了。假如最後不是周勃等人毅然發動政變,消滅諸呂,劉邦的江山恐怕就真的易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