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周攜王的歷史記載為何語焉不詳?年代久遠、史料遺失、文字遺失

周攜王“神秘”似乎談不上,史書隻字不提更加無從說起……不過,這位“周天子”的存在感很弱倒的確是事實。那麼,為何存世的史籍對周攜王的很多記載都語焉不詳呢?

年代久遠、史料遺失

雖說東周時期早已進入了中國歷史上的“信史時代”,但畢竟距離我們太過久遠了。除了刻在青銅器上的那些銘文,現而今我們能夠看到的關於那個時代的文字記錄,大多都是後世“轉載”的,並沒有多少第一手文字資料。

我們知道,無論是竹簡、木牘,還是紙張,都非常容易腐朽、損壞。所以,兩三千面前的竹簡、木牘之類,真正能夠流傳下來的非常少,幾乎是鳳毛麟角!目前,各大古墓中被考古發掘出來的竹簡、木牘,只是古人文字記錄中極其微小的一個部分,絕大多數都遺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換言之,現而今的我們,已經很難看到當年的第一手史料了,絕大多數都是後世的“轉載”,甚至已經“轉載”了不知道多少手!

那會兒可沒有影印機、更沒有電子檔檔案,“轉載”只能靠手抄。既然是手抄,“轉載”著必然會有所取捨,選擇對自己有用的內容進行“轉載”,不可能像影印機那樣原版照抄,原文中大量內容的遺失也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同時,人不是影印機、都是有思維取向的,在“轉載”時根據自己的立場和需要進行必要的取捨和刪改也就是非常正常的了。舉個例子,孟子在提及武王伐紂時就曾經質疑史料中“血流漂杵”的記載。孟夫子的理論很有意思:“武王伐紂是以至仁伐至不仁、是天命所歸,怎麼可能會殺那麼多人而導致‘血流漂杵’呢?”這就是個人的思維取向,孟子站在他的立場上根本不願意接受武王伐紂是一場赤裸裸的戰爭!可以想象,如果是孟夫子來“轉載”武王伐紂的這段歷史會如何?什麼“血流漂杵”之類的說法肯定是會被刪除的,不是嗎?在這樣不斷地“選擇性轉載”之後,流傳到現在的史料,恐怕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成王敗寇、人為掩蓋

前面提到的還都是正常情況,遇到非正常情況,那就……您在史籍中能見到多少關於隱太子李建成的真實記錄呢?就連出土的李建成墓誌,也就那麼聊聊五十五個字而已!正所謂成王敗寇,後來當上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不是李建成,關於李建成的記錄幾乎都被李世民“指導”過了,還能剩下什麼?周攜王亦然,他同樣是權力鬥爭的失敗者,在史籍中沒有留下太多記錄,也就不足為奇了。

周攜王餘臣是周幽王的弟弟、周平王的叔叔,本來周天子之位跟他沒有半毛錢關係。可週幽王卻玩起了易儲的遊戲,把原來的太子(周平王)給廢了……你易儲也行啊,要麼把原來的太子給殺了、要麼給幽禁起來,可週幽王居然讓兒子給跑了,跑到了他的外公、周幽王的岳父申侯那裡。結局可想而知,申侯和周平王(彼時還不是周天子)居然私下裡勾結異族犬戎、把周幽王給滅了!在周幽王被殺之後,申侯拉開一幫子諸侯把自己的外孫推上了周天子之位,即後來的周平王。可犬戎哪裡是來幫忙的,分明就是來趁火打劫的!結果在攻下鎬京之後,把鎬京搶了個一乾二淨……周平王無奈,只能把都城遷往雒邑,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平王東遷”。

就在這個時候,周幽王曾經的寵臣石虢父父子見有機可乘,便把周幽王的弟弟餘臣推上了前臺、也將其擁立為了周天子。一時間,號稱“君權神授”的周天子居然出現了兩個,周天子的神權地位徹底崩塌,也逐步開啟了周天子被諸侯“吊打”的程序……這並列,兩個周天子就並列了整整二十年!

後來晉文侯為了撈取更大的政治資本,向周平王提出由他出面去誅殺周攜王。就這樣,周攜王在當了二十年“周天子”之後,成了自家親戚晉文侯的刀下亡魂……至此,周平王才成為了彼時唯一的周天子。而後來的周天子,都是由周平王這一支傳承而來。再後來,周天子的地位雖然每況愈下,但在秦滅周之前,周天子依然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象徵著正統,周攜王自然也便逐漸被後世史家給遺忘了……

更重要的是,周平王在位時,比起後來的周天子還是要有點分量的,他不可能容忍史籍中隊周攜王大書特書!雖然說什麼李世民之前的帝王不干預史家,可這不過就是一種說辭罷了。太史公的《史記》後來不也遭到了刪減嗎?周平王為何就不能干預?就算周平王不干預,底下拍馬屁的人呢?他們又怎麼會容忍周攜王與自己的主子“平起平坐”?人為地去抹殺周攜王也便沒什麼可奇怪的了。

綜上所述,周攜王之所以在史籍之中的存在感很弱,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年代久遠,很多史料都遺失或者走樣了。二、他是權力鬥爭的失敗者!正所謂成王敗寇,周攜王死於周平王與晉文侯之手,他們又豈能容忍史籍對周攜王大書特書?本就沒多少記錄,加之年代久遠,到現而今我們能看到的,恐怕也就那麼點兒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