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他是唯一沒當過君王的“上古四聖”,卻成為唐朝與司法界的始祖

說到“上古四聖”恐怕有些童鞋還不知道指的是誰,他們就是堯、舜、禹和皋陶。從這四人的身份來看,堯、舜、禹都是一代君王,掌管著天下大權,唯獨皋陶似乎暗淡了不少,可為啥他能躋身到“四聖”之列呢?咱們今天就來看看,這位唯一沒當過君王的“上古四聖”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先來看看出身,咱們都知道堯帝是帝嚳高辛氏的兒子,乃是黃帝一脈,而舜和禹都是顓頊高陽氏後人,也是黃帝一脈。本以為皋陶可能出身一般,所以沒當過君王,其實不然,皋陶往祖上追溯竟然也是高陽氏後人,另一說是少昊的後人。無論哪種說法正確,咱們今天的主人公皋陶也是正經的黃帝一脈。從這個出身來看,“上古四聖”可謂是平分秋色,誰也不輸給誰。

再看看似乎令皋陶暗淡不少的身份,其實據史書記載,皋陶也曾有機會成為一代君王。當年大禹因治水立下大功,受到舜帝的禪讓成為天下共主。禹帝任君王時曾一度想讓位給皋陶,只可惜皋陶年事已高,在得到禪位前就已離世,才錯過了成為共主的機會,成為唯一未當過君王的“上古四聖”。

雖然皋陶並沒有做過真正的君王,但他在歷史的帝王世系中卻也有著一番名號,這就是中國古代非常強盛的大唐王朝追封的始祖,號稱“大唐德明皇帝”。為何皋陶能成為李唐王朝的始祖呢?難道他也姓李麼?

其實,皋陶他並不姓李,據史料記載,皋陶本姓偃,或者記作嬴姓(古代偃和嬴是相通的),而且“李”這個姓氏其實在上古時期是沒有的,直到商周以後才出現。那為何一個不姓李的先人,能被唐朝追封為始祖呢?彆著急,聽筆者給你往下說。

要說皋陶怎麼成為李唐王朝的始祖,還要從“李”姓的由來說起。據史籍記載,中國的姓氏起源有許多種,其中一種就是以官職為姓。皋陶是舜帝時期著名計程車(也就是法官),他的後代也承襲了他的事業,幾代人都掌管著天下的刑獄訴訟,也就是大理(後代大理寺應出於此)。而商朝開始流行以官職為姓,皋陶的後人就以“理”作為姓。

到了商紂王時期,皋陶的後人理徵,由於秉公直諫得罪了紂王被處死,他的妻子契和氏帶著兒子理利貞逃難出來躲過一劫。二人一路顛沛流離,飢餓難耐,正巧路邊有棵果樹,母子二人才停下腳步摘果充飢。等到吃飽後,契和氏細細想來兒子不能再以“理”為姓,以免被官府發現還是難逃一死,應該讓他改個姓隱藏身份。

正當契和氏為兒子改成什麼姓犯難的時候,看到他們剛才吃剩下的果核有了主意。這果子在最困難的時候救了他們一命,而果子正是這樹木的種子,不如就以“木子”組合成一個字,發音還同理,這樣既不讓兒子忘記祖宗,又能記住這果子的救命之恩。於是,理徵的後人從此就以“李”為姓,那種果樹也被後人叫做李子樹,一直流傳下來。而皋陶既是理徵的先祖,又是第一代大法官(大理),因此自然而然也就成為“李”姓的始祖,被李唐王朝追封為先帝。

不過,皋陶成為李姓始祖是他身後發生的事,在他生前最主要的功績還是他作為士的時候。皋陶本是堯帝時代的官員,當時就已經負責刑獄方面的工作,只不過堯帝時代並沒有給這些官員以真正的職務稱號。到了舜帝時代,開始重新任免官員並加以稱號,皋陶就位列二十二賢臣之中,成為舜帝時期的大法官——士。

皋陶做了士以後,一直貫徹著舜帝寬和治國的理念,始終主張“明於五刑,以弼五教”。他執法公正,但從不濫用五刑,經常先以道德規範教育犯錯之人,令其改過自新。只有對那些屢教不改、大奸大惡之徒,才施以流刑或五刑來懲罰。在他管理刑獄期間,人人懂得教化,敬畏律法,更欽佩他的斷案如神與公正如山,皋陶也因此成為後世公認的“司法界鼻祖”。

皋陶一生專注於司法,死後葬於六(音為lu),他的墓被後世稱為公琴(酈道元《水經注·沘水》中記載:“楚人謂冢為琴矣”,“公琴”也就是皋陶墓冢的意思),禹帝感念其功績,封其少子在六,以奉祀其父。他的後人也在六這個地方建立起一個諸侯國六國,後來被楚國所滅,而六國所在地區就是如今安徽省六安市一帶,六安因此也有著另一個名稱叫做皋城。

這就是那位沒有成為真正的君王,但是躋身“上古四聖”的大法官皋陶。他出身軒轅黃帝一脈,一生秉公執法,後世也承襲了他的事業,成為“理”、“李”姓的先祖。然而,咱們的“司法界鼻祖”執法也不是光靠他自己,他還有一個好幫手。至於他的好幫手是誰?咱們下次接著敘。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筆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透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皋陶、上古四聖、黃帝一脈、未成君王、大唐德明皇帝、理姓、李姓、司法界鼻祖、葬於六、古六國、六安、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