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放棄華為是明哲保身?歐菲光一字跌停,富士康營收超過1萬億

前不久,蘋果放出了一則重磅訊息:將在印度生產iPhone12。評論區很有意思,有網友調侃“質量有沒有保障”,有人認真回覆“這不代表所有iPhone12都將在印度生產”。看得筆者很是無奈,旋即又恍然。在非業內人士的眼裡,代工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前途有限。蘋果最大合作伙伴,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的某些個人觀點,更是助長了這一誤解。所以,大家才有了蘋果訂單不過如此,愛走不走的冷淡。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舉兩個例子,分別關於立訊精密和歐菲光。翻開立訊精密的年報,可以看到2011財年至2016財年,該企業的營業收入,6年時間共增加112。07億。而2017財年至2019財年,3年增長了396。9億。歐菲光的情況大抵類似,前五年共增加172。53億,後四年增長了252。28億。之所以統計區間不同,是因為打入蘋果供應鏈的時間不同,分別是2017年和2016年。

像這種飛上枝頭的例子,實在不勝列舉。放棄自有工廠,從而縮短庫存週期的庫克,用金銀澆築了一棵梧桐樹。只不過這筆錢並不好拿,既然又出錢又出人,那蘋果當然要選擇最好的服務。比如英國公司Imagination,就嚴重依賴蘋果的CPU訂單。2017年,蘋果突然推出了自己的CPU,緊接著,Imagination股價跌去75%,公司瀕臨破產。反觀建廠30餘年的富士康,又經歷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大風大浪?

2019年,富士康幹了一件頗有爭議的事,那就是效仿偉創力,停止為華為繼續代工。當時網上的評價幾乎一邊倒,如今再看,似乎也不是無法接受。富士康不是臺積電,華為還可以找比亞迪代工。如果堅持不放手,等待他的就是歐菲光的命運。3月16日,歐菲光釋出公告:境外特定客戶終止與公司的採購關係。次日開盤,股價便一字跌停。截止至發稿,跌停板上封單已經超過了107萬手。

這種景象不算多見,甚至可以用“慌不擇路”來形容,但也不是無法預見。早在2020年7月,歐菲光被“拉黑”,投資者就有“影響跟蘋果合作”的擔心。後續又間歇傳出,出售資產的訊息,更是讓人坐立難安。在歐菲光正式宣佈訊息之前,股價就已經從23。32元每股的高點,跌至3月15日的10。22元每股。華為也曾是富士康的大客戶之一,我們一直以為郭臺銘選擇了蘋果,可事實證明,他選擇的是明哲保身。

據環球網3月11日訊息,富士康憑藉1913億美元(約12437。75億元)的年營收,排在《財富》評選的全球企業500強第26位,員工數為120萬。華為的營收為1367億,比富士康少了近50%,排在第49位,員工數為19萬。不僅如此,2020年外貿出口企業百強榜,還成了富士康的個人秀場。鄭州分公司拿下第一不說,成都、太原、煙臺等地的分公司,也名列前茅。顯然,我們低估了代工,甚至在“放棄華為”這件事上,誤會了富士康。(李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