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古代文人最愛去兩個地方!

唐朝,是繼隋朝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朝代,在萬國來朝時期達到鼎盛。

唐朝也是一個多元化的朝代,它的開放性,讓唐朝與各國之間加強了文化、經濟等方面的交流,同時,也讓唐朝湧現出了諸多的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畫聖吳道子、音樂家李龜年等。

當時的唐朝,是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名遠揚,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不論是政治、軍事、文化都遙遙領先於世界,在盛唐文化中,最令人熟悉的就是唐詩。

提起唐詩,許多人都會想到風流才子,在盛唐時期,不僅文學風氣盛行,文人嫖妓的習俗更是流傳甚廣。當時,文人最愛去的地方有兩個:一是酒樓,二是青樓,這兩個地方都是文人創作的重要源泉。在文學圈中,擁有幾個青樓的相好,是文人往來的重要門面。

唐詩中關於青樓的詩句也有很多,如:著名才子杜牧就曾經寫下“贏得青樓薄倖名”的名句。除了杜牧以外,元稹、白居易等人都是盛唐著名的風流詩人,其中,不乏有家境貧寒者,這些人苦於囊中羞澀,每次與青樓女子交往的時候,只能以詩詞相贈。

好在,唐朝文人之風盛行,憑著一身的才氣,也贏得了眾多的追捧者。

當然,並非所有的詩人都這般風流,也有對愛情專一之人,他們不僅在愛情方面忠貞不渝,在才華方面,也絲毫不弱於其他人,其中一位就是著名的詩人:韓愈。

韓愈的家境是非常富有的,這主要得益於他的筆上功夫,靠著幫別人寫文章,漸漸攢起了許多財富。由於,韓愈在當時文學界享譽盛名,每次求他寫作都要付出相當高的酬金,而且,請他幫忙的人也很多,即使是付得起價格也不一定能排得上隊。

一次,有人求他幫忙寫兩句不過幾十字的墓誌銘,韓愈的開價竟達到了一匹帶有鞍、銜的馬和一條白玉腰帶的地步,這種價格,換算到現在,差不多抵得上一輛跑車了。

按照當時的習俗,稍微有些閒錢的人家,都要納上幾個小妾。這不僅是一種時尚,連皇帝都親自下令鼓勵官員納妾。即使是在盛唐時期,也不免會出現貧富不均的現象,貧窮的人家為了減輕負擔,會主動把家裡的適婚女子嫁給富貴之人。

這種現象,即使韓愈也沒能例外,在親友的引薦下,他先後納了兩位小妾。儘管如此,韓愈和自己的結髮妻子盧氏,感情仍然保持的很好。

在韓愈的詩中,也常常見到他這位夫人的身影:當他在朝廷中失勢被貶的時候,他並沒有計較自己的得失,反而是擔心夫人會因此跟著自己吃苦,於是,寫下“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慚羞”的詩句。

被貶之後的韓愈,到了貧苦地區做官,自己生活過的不如意,卻在擔心夫人因為每天養蠶織絲而日漸消瘦,就寫下“細君知蠶織”。

不久,韓愈時來運轉,重新被調回朝廷,官位升的比原來還高,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拋棄自己的患難妻子,反而,加倍的善待她,一直將她帶在身邊。

後來,韓愈的妻子被封為“高平郡君”,兩人更是和睦。

一次,河南汴州城發生了叛亂,許多人慘遭不幸,訊息傳到幾百裡外的朝廷。韓愈得知後,頓時悲傷不已,捶胸頓足,旁人問他原因後才知道,原來,韓愈是在擔心身處汴州城的夫人盧氏。在這期間,韓愈一直茶飯不思,直到妻子報平安的書信傳來,韓愈才肯喝一口水。

據記載,韓愈29歲的時候,才與盧氏結為了夫妻,先後生下了八個孩子,兩人的感情一直很好,直到壽終正寢的時候,仍然相濡以沫。可以說,韓愈和夫人盧氏的感情,一直是唐朝文學界的一段佳話。其實,除了韓愈以外,詩人王績也是一位專一的詩人。

對於王績,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的那篇《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盛唐時期的詩人,身上難免有一些狂妄之氣,王績也是如此。王績為人放蕩不羈,喜好喝酒,擁有著不同尋常的志向,放著高官不做,寧願去田園生活,還為此寫下許多著名的田園詩,其中有一篇就是著名的《山中敘志》,“風鳴靜夜琴,月照芳春酒”便是他平生的最大志向。

在悠然閒適的田園生活中,王績終於等到了他的良人,兩人一見面就情緒暗生,很快,就結為了夫婦。由於,王績自號“野人”,便給妻子取號“野妻”。王績是唐代第一個以寫婚姻生活為主的詩人。在王績流傳下來的四十多首詩中,就有十五首是寫自己妻子的,所佔比例之高,即使在整個唐朝也無人能及。

王績擅長寫田園詩,關於妻子的描寫也多與田園聯絡在一起,或寫男耕、或寫女織,鳥木蟲魚無不涉及。因為,對田園的熱愛,即使是最貧苦清寒的日子也不覺得難過,就像他在《田家》詩中寫的那樣:“倚杖看婦織,登壟課兒鋤。回頭尋仙事,並是一空虛。”

以詩為朋,以詩為友,在詩人的眼裡,身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詩來表達,不管是順暢的生活,還是不暢的挫折。詩,可以化解他們心中的煩憂,詩,可以讓他們繼續向前,可以說,在詩人的眼裡,詩就是他們的一切,詩就是他們對妻子的忠貞。

貞觀十八年,王績重病,預料到自己去世的日子,與陶潛創作《自祭文》一樣,王績給自己寫了墓誌銘,並囑咐家人薄葬。

參考資料: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九十一》、《舊唐書·卷一百六十·列傳第一百一十》、《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一·隱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