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中國真正的饅頭大王一年賣出5億個饅頭,他的年收入接近10億

俗話說:“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不過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往往就在家門口或地鐵旁的早餐店,隨便買份包子填飽肚子。說起來,這份不起眼的小生意,卻有天津狗不理,北京慶豐、喬東家等知名品牌。這幾年又有一匹黑馬衝出,業績遠超一些老字號,它正是巴比饅頭。傳統的包子混搭上洋味兒十足的名字,激發了不少人的好奇心。

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個“饅頭大王”:巴比饅頭成立於上海,至今已有16個年頭,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包子連鎖品牌。日常供應各種包子、饅頭、豆漿等,在全國有超過2700家門店,平均每天服務上百萬人次。去年他們的營收接近10億人民幣。粗略算下來,平均每月有8000萬進賬,一年差不多賣出5億個饅頭。

簡單對比一下同期其他品牌的成績。狗不理包子營收剛過1億,而慶豐包子鋪也只有300多家門店。這個南方包子鋪有如今的成績,要歸功於創始人劉會平的精心經營。

劉會平的老家安徽懷寧江鎮,被喻為“包子之鄉”。這個總人口不到四萬的小鎮,卻有超過半數的人,在全國各地做著麵點生意。他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村家庭,家裡兄弟姐妹4個他最小,小時候穿的是哥哥姐姐留下的舊衣服。初中沒念完便選擇輟學。17歲的他跟著親戚打零工,學做麵點,輾轉在貴州、南寧等地。

辛苦付出並不一定能換來回報,四年間他開了好幾家店,都因為生意不好倒閉了。21歲時,帶著僅剩的幾千塊錢,坐了兩天兩夜的綠皮火車從貴州來到了上海。因為他聽說那裡的餐飲生意好做些,結果第一家店,僅僅開了兩星期就關門了。

這讓劉會平備受打擊,一連幾天沒有出門。他不斷反思著原因,逐漸意識到問題的根源在於口味上。自己做出來的東西雖然符合外地人的重口味,但上海本地人還是喜歡吃偏清淡和甜一點。於是他決定對產品進行改進,先是跑遍大街小巷瞭解本地人的飲食習慣和口味,之後又經過上百次的試驗,終於做出了對的味道。

千禧年剛過,他在當時辦公樓林立的南京路,租下一個不到十平米的小店,取名劉師傅大包。之所以不選在菜市場而選在這裡,是因為劉會平發現,沒時間做早飯的上班族是絕佳的客戶群體。事實證明這個判斷是對的,憑藉著口碑,門口時常排起長龍,一天能賣四五千個。

短短兩年時間,劉會平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自掏腰包拿出10萬元捐給自己的母校。與此同時他在思考一件事:肯德基、麥當勞能開遍全世界,關鍵在於品牌影響力。國內的包子饅頭不比他們差,為什麼不能成為品牌。於是他下定決心要打造品牌,為了對標洋快餐。同時能更好地吸引年輕人的注意,於是取名巴比饅頭。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包子鋪一炮而紅,顧客也越來越多。之後便啟動加盟策略擴大發展。不過這麼多門店怎樣保證口味呢?他決定自建工廠,並不斷研發新技術,實現成品的統一生產及配送,以此來保證味道品質和衛生。並對品牌店面進行全面升級,研發新產品。從單一的包子、饅頭逐漸演變成具有豆漿、餛飩、粥等幾十個品類的營養早餐。簡單的總結:標準化的推進以及不斷地自我創新,正是實現門店迅速擴張的關鍵原因。

有行業人士分析指出,做餐飲需要嚴格把好自己產品的質量關,才能賦予企業生命力,除了給消費者帶來放心的食品,也能為自身將來的發展留下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