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潘公凱大寫墨荷 筆墨求索大公報記者 張 帆 文、圖

圖:仲夏之夢,水墨紙本,二○一○年

新年來到中華藝術宮,高屋紅牆之下,看到一排排巨幅的歷史題材繪畫感受中華文化的大氣蓬勃,亦會被一幅幅形態各異的墨荷所吸引─正在那裡展出的“筆墨。求索:潘公凱水墨藝術展”,用看似單調的白紙黑墨,展現了身兼多重身份的藝術家潘公凱近年來對中國畫“筆墨”探索的多彩心得。

該展覽由中華藝術宮和潘公凱藝術工作室聯合主辦。潘公凱是國畫大師潘天壽之子,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美術教育家,曾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和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二○○六年,潘公凱曾在上海美術館舉行過題為“靜水深流”的大型作品展,他本人還是中華藝術宮前身、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的展陳總策劃與總設計。今次展覽與傳統意義的畫展有所不同,潘公凱這次個展充分考慮和利用展場高大寬闊的空間,適度進行重組和分隔,在兩大展廳內綜合運用繪畫、裝置、多媒體影像、理論文獻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穿插並置,集中呈現他在當代全球化語境中試圖探索對中國文脈“傳承”和“改變”二者關係的個性化理解與體現,並在這種探索過程中建立自己筆墨風格的理想主義情懷。

致敬古人 影像開篇

該展覽由沈揆一、楊傑進行策劃。分別以“課徒:筆墨探源”和“創作:筆墨拓展”為兩個子主題篇章。之所以以“筆墨。求索”為主題,主要還是表達潘公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敬意,以及在中西文化衝撞的大潮中,對於中國傳統繪畫價值的堅持。因此,在展覽的第一篇章,並不急於推出作品,而是特闢六個“影像空間”,展示潘公凱以“課徒”這一傳統的學習傳授模式與顧愷之、八大山人、黃公望、范寬、倪瓚、吳昌碩等一代代藝術大師的對話。

影像之後,則是恍如古人畫室的展廳,展出一系列潘公凱臨摹古人經典的水墨作品─《臨吳昌碩課徒稿》、《臨八大墨荷》……一次次臨摹,一次次致敬,是對傳統筆墨規律法則的理解,也是對古代文人畫文化修養和精神格調的領悟。

展覽策劃沈揆一介紹,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西文化衝撞的大潮中,潘公凱就基於對中國傳統繪畫價值的信念,提出了中西兩大藝術體系“互補並存,多向深入”的主張,並進而在繪畫實踐和教學上提出“綠色繪畫”的概念,強調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精神。在許多藝術家和理論家都爭相宣告“繪畫已經死亡”的後現代藝壇上,他堅持運用“筆墨”這一中國傳統的繪畫藝術語言,其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自信的宣言。他將筆墨視為中國文化主體精神的載體,幾十年來不倦地探索,對筆墨形式語言的本體價值建構作出了獨到的詮釋,既承繼了中國文人畫筆墨的高雅格調和意境情趣,又在繪畫圖式結體上展現了現代審美的藝術張力。

以荷言志 大寫筆墨

和中國傳統文人畫一樣,潘公凱也喜歡以物言志,主要的物件是荷花。本次展覽的第二部分,就是全面展現他近年來創作的,形態、尺幅、材質各異的墨荷,包括《仲夏之夢》、《涼暮圖》、《風荷圖》、《今宵明月》等等。

提到荷花,人們傳統印象中總是以紅綠色彩相伴。然而潘公凱筆下的荷,流露遒勁蒼涼、遺世獨立之感。大部分是大尺幅的作品,有的作品佔據了整面牆的長度。評論家認為,這也是潘公凱書法情懷的出發點,他在畫中要表達的是被自然生命意象所激發的感興,其作品亦是大寫意中國畫在當代發展轉型的一種難能可貴的探索與可能。

一張白紙,有時候僅寥寥數筆,有時則大書大寫。時而一荷綻放,時而群荷點點。用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院院長許江的話說,這些墨荷也是中國文人“迎風歌詠,獨立生根”的風骨和“既群花共生又卓爾不群”品味。在這些“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墨荷,有著潘公凱追求的寫意與現代的疊合。而又因為帶著中國畫寫意的特點,所有的墨荷都強化形式構成的抽象性,使畫面形象顯現出超逸尺幅的張力。

沈揆一還表示,中國藝術正與中國社會一起發生鉅變。現當代中國藝術家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對傳統的傳承與創新。潘公凱的當代水墨作品既傳承中國文人畫的價值、趣味,又有獨特的當代審美情緒和風格藝術張力,是中國畫現代轉型的一種求索。

“筆墨。求索:潘公凱水墨藝術展”正在中華藝術宮20、21展廳展出至五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