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孩子捱打時,若有三種反應,暗示心理已出問題,父母不停手很危險

文 | 幸孕姐(高階母嬰護理師,家庭教育指導師)

不得不說“打孩子”真的是一種很簡單、快捷地讓娃乖乖聽話的教育方式,當家裡孩子不聽話時,就連已經跟孩子約定好不打他的幸孕姐,也會忍不住地想要破壞承諾,直接動手。

更別說一些脾氣本就急躁,特別認同這一教育方式的父母了。

如果打孩子雖有用,但也

不能長期只用這一種方法

特別是當孩子出現這三種反應時,繼續打會很“危險”

1)不認錯,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什麼

有的小朋友在捱打的時候是很有骨氣的,表現得很是倔強,當父母問他知道錯了沒?他會堅定地回答自己沒錯。即使家長用更重的力氣打,他們依舊不改答案。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路,圖文無關

那麼,就代表著“打”這樣的方式對孩子是沒有用的,繼續打下去只會

破壞親子關係

,讓孩子覺得家長不可理喻。

父母不妨改變一下思路,站在小孩的角度看問題,可能就會理解他們的做法,又或許真的是誤會孩子。

2)表現得很麻木,一聲不吭

孩子捱打的時候一動不動,低著頭不說話,眼裡也沒什麼神采,就說明他可能對父母已經

失望了

,並且家長的打罵也很可能不是為了教育,只是單純想發洩情緒。

父母再不停止,他們對父母的愛會隨著心智成熟一點點消失,長大之後也不再渴望所謂家庭的溫暖,與家長相處,只是行使最基本的義務,或根本不理不睬。

3)反抗或者自我傷害

也有孩子在被打之後會採取一些行動,比如反抗或自我傷害。

反抗的孩子已經敏感多疑且有

叛逆心理

了,自我傷害的孩子會做出抓頭髮、咬嘴唇等行為,這些孩子的心理已經出現問題了。

父母要做的就是停止打罵,然後帶他們去看心理醫生,以免他養成

暴力、情緒失控

的性格。

其實再調皮,行為再出格的孩子,打個一兩次也應該有所改變了,當孩子常常需要“打”的時候,父母就需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為什麼有的父母打孩子有用,有的沒用呢?

父母所說的和所做的很不一樣

打孩子有用的父母一般有

優秀的行為特點

,並且不會常常用“打”的方式教育,更多的是言傳身教,只會在多次教育之後,孩子卻依舊犯了重大錯誤,才開始動手。

比如父母天性善良,孩子卻不學好偷人家東西,這當然要打一頓。

打孩子沒用的父母,不僅只會打人,還經常

大道理一堆

,但自己的

所作所為和他說過的話又很不一樣

,不僅得不到孩子的尊重、聽從,還可能跟著他學壞,於是再怎麼打都沒用了。

父母打孩子的動機不同

處於

教育、為孩子好

的目的,並且在其他方法都用過,可依然無效的父母,在打完孩子之後,有好效果的可能性更大。

因為自身

情緒不穩定,懦弱、自卑

,為了發洩在外面受的氣而打孩子的父母,自然得不到好的結果。

經常被打的孩子,最後會變成什麼樣

@erti456:難以察覺到自己錯在哪裡了

“因為從小被爸爸打,而且常常沒犯錯就要捱打,導致我長大之後,根本不知道反思自己的錯誤,父親的暴力讓我腦海裡想的全是逃避、如何應對,而不是思考自己哪錯了。”

@柏柏:情緒失控,差點傷害同學

“從小被打到大,導致我表面看起來很老實,內心其實是失控的,有一次和同學吵起來了,當時腦子一熱,想都沒想就過去掐住他的脖子,還好在周圍人的勸阻下停手了,在那以後沒人敢和我開玩笑,我也沒朋友了。”

@來臨:非常自卑,在多次感情中被騙

“因為是個女孩,所以父親覺得我給他丟臉,從小到大是非打即罵,這導致我對自己的認同感極低,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不配被人愛,於是當有愛情來臨的時候,義無反顧地陷進去,結果遇到的都是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