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如何過有"鬆弛感"的生活?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創業邦經授權轉載,圖源圖蟲創意

最近網上有一個詞很流行,叫做「鬆弛感」。最早的出處似乎是這麼一條微博:博主見到一家人出門旅遊,行李全部被退回,空手抵達目的地,竟然沒人緊張和生氣,而是重新安排好行李後繼續開心聊天,全程非常舒服、鬆弛。

許多人說:看到這種狀態,就想起自己的經歷,感覺自己恰好相反,一直活在緊繃和緊張之中,對許多事情都很容易過敏,因此特別羨慕這種狀態。

那麼,這種「鬆弛感」背後的根源究竟是什麼?有什麼方式,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自然、更舒服、更「鬆弛」呢?

今天的文章,希望跟你分享我的思考和感受。

我們不妨想一想:鬆弛感的反面是什麼?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不夠有鬆弛感,通常是由什麼因素導致的?

許多人可能會把它歸因為這麼幾個因素:緊張的家庭關係,過大的工作壓力,過於「內卷」的外部環境,難以控制和處理好情緒,缺乏樂觀的心態和精神……這些種種因素,導致我們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態,難以真正放鬆下來。

也正因如此,許多相關的討論,會去指責別人:「你活得太緊繃了」「你活得太用力了」「慢下來,讓自己放鬆一下」……彷彿只有這樣,才能找到真正的鬆弛感。

這些說法有道理嗎?也許有,但似乎沒什麼用。畢竟,絕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相似的,我們都在咬緊牙關努力生活,為自己的夢想奔走。如果說這就是「用力」,這就是「不鬆弛」,那未免也有點過於雞湯,過於「何不食肉糜」了。

那麼,這種生活狀態,就一定跟鬆弛感無緣嗎?我們註定只能活在緊張和壓力之下嗎?

當然也不是。

實際上,鬆弛感的本質是什麼呢?我更願意用這句話來描述,那就是:

放下想要控制一切的慾望。

鬆弛感的反面,其實不是緊張,不是壓力,不是疲憊,而是控制慾。日常生活中,我們想要控制的事情越多,難以容忍超出我們掌控和預期的事情越多,就越容易陷入緊張、壓力和沮喪之中,殫精竭慮,精疲力盡。

原因很簡單: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要去處理。如果你想控制好每一件事情的話,你就必須對這些事情投入相應的注意力資源,去規劃好它們的路徑、發展和目標。

然後,當它們開始執行的時候,你需要持續投入注意力資源,去監控這些事情的經歷和過程,確保它們始終走在你想要的方向上。

進一步,如果有那麼一兩件事情偏離了方向,你還得繼續投入新的注意力資源,去思考如何及時改變它、引導它,把它引回正軌之上,避免出現不想看到的意外……

於是,我們的注意力資源被持續佔用,幾乎沒有哪一個時刻是能夠釋放出來的 —— 一件事情剛完成,另一件新的事情就接踵而至了;一個任務剛清除出去,新的任務就立刻過來佔據資源空間。

這就會導致,我們幾乎每一天,都處於注意力嚴重超負荷的狀態裡,難以得到真正有效的放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怎麼可能有閒暇和餘力,去關注外面的世界,去享受生命中的美好呢?

我們只會覺得,外界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一種「打擾」,它只會打亂我的日程和規劃,提高事情出錯的機率,為我本就捉襟見肘的腦力和認知資源增加負擔。

讓一件事情一天不出錯容易,讓十件事情一天不出錯可能就很難了,要讓所有事情永遠不出錯,這怎麼可能呢?

真正的「緊繃」,永遠不是因為外界壓力過大,或是自己無法調節情緒,而是因為我們想要控制的太多,無法真正「放手」,才導致我們的大腦「後臺」持續被佔用,不堪重負。

這才是阻止我們去獲得「鬆弛感」最重要的原因。

事實上,許多時候,我們所面對的壓力,其實並不是外界強加給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強加給自己的。

我們總是在追逐「效率」,但為了效率,就不得不去追求對結果的控制。而正是這種對結果的控制,讓我們始終活在疲於奔命之中,難以得到真正的放鬆。

舉幾個例子。

十多年前,我跟朋友去旅行,有一位朋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旅行方式是什麼呢?是事先查好攻略,做好詳細的日程安排,細緻到幾號幾點鐘去哪裡、停留多長時間、看哪幾個地方、幾點鐘再去哪裡……他做出來的計劃表,簡直就像專案管理一樣,鉅細靡遺。

如果一切順利,那也挺好,問題是,大多數時候其實是沒法順利的,因為你總會遇上各種各樣的未知和意外。因此,一旦遭遇意外,他就會非常生氣,因為他的計劃被打亂了,後面所有的安排都得重新調整了。

但是這麼一生氣,就把一天的心情全都破壞了。哪怕接下來能夠繼續奔赴下一個景點,還有心情欣賞和體驗嗎?恐怕都沒有了。

另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是遊戲。由於興趣原因,我會去關注一些遊戲的社群,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反饋:要麼,是吐槽遊戲太肝,每天拿滿獎勵需要打多少個小時,比上班還累;要麼,是拼命趕進度,一個活動剛出來,明明時間還非常長,但就想馬上把它做完,一天也不想比別人晚。

我一直很想問他們:每天拿不滿獎勵會怎麼樣呢?活動晚幾天再做會怎麼樣呢?會有實質性的損害嗎?這究竟是你在玩遊戲,還是被遊戲玩?

這種「把玩遊戲當成任務」的心態,本質上還是「追求效率」在作祟。我們難以容忍自己「做無用功」,難以容忍觸手可及的收穫卻得不到,一定要精打細算,用最短的時間,去得到最多的收益。

同樣,經常有人問我,我是怎麼做計劃的。我總會告訴他:我很少做計劃,至少很少做那種非常精確、非常詳細、非常嚴謹的計劃。我不會要求自己每天要讀多少頁書,寫多少字,推進多少進度的專案。我只會給自己定一個大致的框架和目標 —— 比如「今年要完成哪幾件事情」,然後把它內化到每一天的習慣裡,讓自己靈活地安排時間。

原因也是一樣的。你把計劃做得越精確、越詳細,就意味著什麼呢?你會被日程表推著走,每一天都在忙於完成自己為自己設定的規則和任務。這就很容易落入「計數器陷阱」之中,為了趕進度、出結果而去行動。

這就是一種對結果的控制慾。我們希望結果是可控的、確定的,希望每一條路徑都是最短路徑,難以容忍「浪費時間」這件事情。

它實質上是什麼?是一種異化。旅行也好,遊戲也好,還有生活中種種事物也好,明明應該是以我們為主體,是我們去享受它、使用它,但這種對結果的控制慾,卻反過來把我們變成它們的奴隸,讓我們為了某一個結果去追逐,失去自由。

生活是什麼?我們是透過生活,去經歷一件件事情,得到各種不同的體驗,從中獲得成長 —— 而不是人為地給自己設定一個個計數器,再把這些計數器填滿。

但現實中,我們卻經常在做這樣的事情。我們會認為,生活的目的,就是要達成某些特定的結果;為了達成這些結果,我們才「不得不」去做種種事情。

這就導致了,我們為了那些佔據生活中極小比例的「結果」,而讓佔據了極大比例的「過程」成為一種不得已的、被迫的狀態,為了達成這些結果讓自己疲於奔命、不斷奔走。

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許多研究都發現,這種追求對一切事物的控制慾,害怕事物失去控制的心態,會對我們造成許多隱性的損害。

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2022年發表過一份很有意思的報告。他們發現:當一個人是出於興趣和愉悅感去玩遊戲時,遊戲其實不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任何損害;但當一個人是「被迫」去玩遊戲時 —— 比如陪朋友一起玩遊戲、為了完成任務去玩遊戲……遊戲才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損害。

換句話說,當你為了達到某個結果,而「不得不」讓自己「被迫」去做一些事情時,哪怕是遊戲這樣輕鬆愉快的事情,也會對心理健康造成損害。

2022年一篇研究發現:控制慾較高的人,在生活中會經歷更多的壓力和焦慮。對他們來說,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失去控制,甚至只是「感受到」失控,都會造成血壓升高。

同樣,2009年的一篇研究發現:當事情沒有如期發展時,那些控制慾較高的人,會比控制慾較低的人,經歷更強的沮喪和痛苦。

其他大量研究也發現,在生活中,控制慾較高的人,對生活整體的幸福感會比控制慾較低的人更低。因為他們會更容易關注到事物失控的風險和可能性。一旦失控,他們會感受到更強烈的負面情緒。

但反過來,當一切事物進展良好時,他們往往也不會特別開心,而只是感到「如釋重負」 —— 因為他們沒有多餘的資源和空間,可以用來承載「開心」。

此消彼長,這就導致了,他們的生活就像走鋼絲,時時刻刻都在竭力維持著平衡。「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可能是對他們生活最好的描述。

但是,這種戰戰兢兢真的是必要的嗎?真的只有一切事情都按照規劃發展,不越雷池一步,才是「安全」的嗎?

很顯然不是。生活中有大量的瑣碎小事,並不值得我們如此嚴肅、隆重去對待。許多時候,它們發生一些微小的意外,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反之,恰恰是為我們的生活注入動力、新鮮感,讓我們體驗到不一樣的色彩的機會。

不要去拒絕這些機會,不妨敞開心扉,試著去接受它們。

當然,控制慾和鬆弛感,在一定程度上跟性格是密切相關的。以大五人格為例。高盡責性的人,往往就比較容易有更高的控制慾,因為他會希望一切都穩定、整齊、有序,這是他們的性格使然。

同樣,高神經質的人,也會更容易活在緊繃之中。因為對常人來說很多小事的失控,都會造成他們更大的情緒反應和起伏,從而經歷更多的恐懼和焦慮。

反過來,高經驗開放性的人,則更容易從意外和變化中感受到樂趣和收穫,從而更加容易把變化視為一種正面的反饋,而非「出錯」。

那麼,除了性格的因素,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思維方式,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的「鬆弛感」,避免緊張和壓力呢?

我想跟你分享我的3個心得。

第一個心得,是重構事物的因果線。

這個世界永遠是不確定的。我們生活在一個機率的世界裡,而不是一個穩定的世界。今天存在的規則,明天可能就會發生變化;以前奏效的行為,換了一個場景就未必依然有效;沒有人能獲得所有的資訊,因此我們能控制的只有過程,而非結果。

我們可以把我們的行動想象成播種。播下一顆種子,悉心照料,等著它發芽生長。它一定能長出來嗎?一定能有收穫嗎?不知道,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溫度,環境,光照……這些都是我們難以控制的。我們能夠控制的,是透過我們的行為,去影響這些因素,干預這些變數,而不是完全控制這些變數。

因此,對於我們的一切行為,不妨把目光從結果轉移到過程上。去關注「我能做些什麼」「我能影響什麼」,而不是「我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結果」。

傳統的因果關係,可能是一條「行為 - 結果」的直線:我做了什麼事情,就會有什麼結果;如果沒有達成這個結果,就一定是哪個環節出錯了。但這只是一個理想情況,在這個極度複雜和多變的現實世界中,其實是不適用的。執著於這種思維,只會讓我們被控制慾綁架,陷入疲憊之中。

更好的方式,是把因果關係想象成「行為 - 因素 - 可能性」的一棵樹:我做了一個行為,它可能導致可能性一、可能性二、可能性三……而這些可能性,又會受到因素一、因素二、因素三……的影響。

所以,我能做的,是控制這個行為,同時去幹預這些因素,希望降低出錯的機率,讓事情儘可能向著我希望發生的可能性去演變。

這才是更好的思維方式,也是更符合現實的方式。

第二個心得,是保持心智的開放性。

什麼是心智的開放性?其實很簡單,如前文所說:不是去排斥和拒絕「意外」,而是把意外視為一種活力,一種新鮮感,一種讓自己探索到「不同」的機會。

我們的天性都會排斥意外,因為意外就意味著要去消化,去重建我們的框架,這是十分消耗資源的事情。但是,一味地固守我們的軌跡和框架,只會慢慢地讓我們的心智世界變得越來越狹窄,成為一個小角落,無法真正地擬合現實世界。

這時,適當地引入新的事物、新的變化,就是一個打破固有心智世界的契機。

因此,我建議大家:只要不是特別嚴重的事情,都不要太追求完美和可控,而是留出一定的變化空間。讓自己去接納意外和未知。把外界的變化,變成為我所用的養料,充實自己的心智世界。

這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滿彈性和靈活性,也更加具備生命力。

第三個心得,是容許自己的出錯。

前兩個心得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容許自己的出錯,不要追求凡事都做到完美,毫不出錯。

事實上,緊張、壓力和焦慮,很大程度上正是來源於過度的完美主義。不能接受自己出錯,不能接受自己的「理想形象」被破壞,會更容易啟用我們的自我監控機制,讓我們時時刻刻處於高耗能的應激狀態之中,反而會影響我們的表現。

但是,成長思維告訴我們:出錯並不可怕,它只能說明一件事情,那就是你的「經驗值」又增長了,你又離「更好的自己」近了一步。

過度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過度苛求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不但非常不現實,也會讓自己一直活在慢性壓力之中。

只有當你能夠放下這個執念,能夠放下對一切事物的控制慾時 ——

你的心靈,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  閒聊時刻 ——

我很少關注網路上的討論,但對「鬆弛感」這個概念,我自己也很感興趣。因為這也是我很提倡的一種生活方式,也希望把我的思考和感受分享給大家。

希望你的生活,少一分控制慾,多一分輕鬆。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