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第七屆華語青年作家獎|獲獎就是過年,寫作就是過日子

今(9)日上午,第七屆華語青年作家獎在成都龍泉驛區頒佈。在頒獎典禮現場,伴隨著悠揚的絃樂四重奏,八大獎項(中篇小說獎1名主獎,2名“雙子星”獎;短篇小說獎1名主獎,2名“雙子星”獎;非虛構作品獎1名;新批評獎1名)一一揭曉。

在活動現場,部分獲獎作家接受了記者採訪。

獲獎者合影(部分)

中篇小說獎/主獎得主王佔黑:勾勒並記錄被忽視人群的人生悲喜

“作為寫作者,在這樣的一個時刻,能更加確信文學從來不是一個沒有必要的東西。”在會場門外,剛剛領完中篇小說獎/主獎的青年作家王佔黑,席地而坐,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她說她十分珍惜這次來成都的機會,“文學對於我的滋養是一直存在的,這是一種細水長流的狀態,它一直存在於生活之中,會給予我力量。”

王佔黑(中)領獎

王佔黑畢業於復旦大學文學系,曾在2018年憑藉小說集《空響炮》獲得首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在本屆華語青年作家獎中,她的《韋馱天》獲得了評委會的認可,評委會認為王佔黑的創作秉承現實主義傳統,書寫廣闊的街道空間和平民社會,其視角犀利,觀察入微,描寫市井生活中的瑣碎人事,勾勒並記錄了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群體的人生悲喜。

中篇小說《韋馱天》借神靈的名義,將現代都市圖景以疊加方式,匯聚於一篇小說中,她在情節中主動表達了不同階層之間對話的可能,既傳達出了某種震撼人心的內斂的悲劇感,又展現出了人性幽深處的溫暖和光輝。

在談及寫作經驗時,王佔黑說到,在寫作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困境,尤其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更需要寫作者靜下心來反芻現實生活,融入自己的思考,而華語青年作家獎給予了她更多的鼓勵。

新批評獎得主陳培浩:在碎片化時代下建立美和善的肯定性

“我能得到華語青年作家獎的肯定,內心非常高興!感謝在這次活動背後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們。”剛剛走下領獎臺的陳培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享了他的獲獎感受。在本屆華語青年作家獎中,陳培浩的作品《碎片化時代的逆時針寫作》被評為新批評獎,他說,“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下,我希望我們的作品能夠建立更多美和善的肯定性,而不僅僅是批判和否定。”

陳培浩

陳培浩為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已出版《互文與魔鏡》《穿越詞語的叢林》《歌謠與中國新詩》等著作,在《文學評論》等學術刊物已發表論文幾十篇,曾獲《當代作家評論》年度優秀論文獎等等。

在《碎片化時代的逆時針寫作》中,他強調今天的純文學寫作無法迴避我們所處世界正在發生的媒介、技術和日常經驗的鉅變。陳培浩追問了碎片化的表象所根植的社會轉型樣態。他回答了我們應該如何繼續熱愛純文學——即他提供的“逆時針寫作”方案。評委團認為,陳培浩擁有自覺的批評意識,秉持了一個文學批評者的良知。他的文學批評既根植於本土經驗,又具世界視野,二者的結合,使其常有新的發現。

作為一名文學批評學者,陳培浩說,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文學評論都需要包涵生活的感性經驗,但僅僅有感性也是不夠的,“必須要通往更大的宇宙時空和歷史意義上,才能稱之為一部好的作品。”

非虛構作品獎得主楊瀟:非虛構寫作需要公共性、思想性和啟發性

在本屆華語青年作家獎中,楊瀟憑藉《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獲得非虛構作品獎,楊瀟告訴記者,這一獎項是來自評委們的重要鼓勵,自己十分感謝,也相當高興。

除了非虛構作家這個身份外,楊瀟本身也是一名記者。2018年,楊瀟徒步重走了1938年西南聯大西遷路,他行走1600公里,跨越三省、穿過西南腹地,之後他將這次旅行的記錄寫成了書,也就是這本《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

楊瀟/圖據本人

豐富的媒體工作經歷和在世界各地的行走經驗,是支撐楊瀟非虛構寫作最實在的養料和底氣。評委會評價,楊瀟作為一個記者、作家、揹包客,以躬行的姿態,將與西南聯大文化中相關的歷史、文化、地理、社會的方方面面,透過自己的體驗以層累的方式呈現出來,多角度地展示出一個時代的精神景象。

談及非虛構寫作,楊瀟感嘆道,當下談論非虛構寫作的人很多,但真正動筆的人少之又少。在他看來,一個好的非虛構文字,選題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還需要公共性、思想性和啟發性,讓讀者從中獲得資訊增量。他認為在成都有很多重要的歷史故事值得寫作者挖掘、書寫,“比如華西壩就是很重要的地方,不過不一定是我來寫。”

阿微木依蘿與陳春成 獲短篇小說獎/“雙子星”獎

阿微木依蘿說,寫作就是過日子;陳春成說,寫作於我是一場閒遊。這兩位青年作家,在本屆華語青年作家獎中分別憑藉《原路返回》和《雪山大士》獲得短篇小說獎/“雙子星”獎。

阿微木依蘿是一位來自四川涼山的彝族作家,也是巴金文學院簽約作家。現已出版《羊角口哨》《我的父親王不死》《書中人》等五部中短篇小說集,以及《簷上的月亮》《月光落在過道上》等散文集。曾獲第十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文學類)中短篇小說獎,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等獎項。

阿微木依蘿/圖據本人

評委會評價阿微木依蘿的寫作風格是“原始而野生”的。這既得益於養育她的大涼山,也離不開她對生與死的領悟和執著書寫。在獲獎作品《原路返回》中,阿微木依蘿講述了一位新娘悔婚的故事。雖然筆法寫實,卻有超現實的意味,既有童話的色彩,又具民謠的品質,使現代小說的審美在有限的時空和篇幅中得到了良好體現。

在接受採訪時,阿微木依蘿告訴記者,她能來到現場十分開心:“獲獎就是過年,寫作就是過日子,回去之後還得過日子。”

另一位獲獎者陳春成,是一位90後福建作家,2020年曾憑藉首部小說集《夜晚的潛水艇》,獲《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小說、豆瓣年度中國文學小說類No。1等獎項,2021年再獲第四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首獎。

陳春成/圖據本人

陳春成的獲獎作品《雪山大士》,講述了一位球星如何度過漫長傷病期的故事。小說不以具體情節取勝,而是透過短暫的奇蹟、邊緣的意象、偏門的巧合,構建起了一個生命飛地,從而使小說具有了一種開闊的“世界性”的特質。評委會評價,陳春成善於將現代感蘊藏於古老的音韻、幻想的星雲、萬物的靈光之中,善於在舊山河與未知宇宙間遊走,從而接通當下、古代與未來。

對於此次獲獎,陳春成表示出乎他意料。作為一次計劃外的寫作,他更願意把它當作一次閒遊或出神。於他而言,《雪山大士》是一個關於足球,關於神秘體驗和自我觀照的故事,更帶有他私心的偏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陳春成說:“在這個秋天,能因這部短篇小說得到這個獎,對他飄忽的寫作狀態或許是一次寶貴的提振。”

紅星新聞記者 曾琦 實習記者 毛渝川 實習編輯 毛渝川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