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農業政策】耕地不是種糧食嗎?為何種起了樹?但最多也就一兩棵?

耕地不是種糧食嗎?為何種起了樹?

以前,耕地裡也種樹,但最多也就一兩棵。上次我到一個平原農村遊玩的時候,發現那一片片耕地裡整整齊齊栽種的樹木大吃一驚!一排排、一行行的樹木一眼望不到頭,大概有幾十畝的耕地全是栽種著樹木,難道現在流行耕地裡種樹了嗎?

近年來,隨著農民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流失,耕地撂荒現象十分嚴重。為此,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護耕地,盤活農村閒置土地資源。其中不少地方就實行了土地流轉的方法,最主要在平原地區十分盛行。

只要租金給的合理,我認為土地流轉對農民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不僅不用把大量的精力耗費在這些土地上,還能坐擁一筆租金,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事。然而,糧食價格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大面積承包土地的這些老闆們也不好過,由於合同管理及徵地條文不合理等原因造成土地流轉進行的並不如意。

關於土地流轉,並非所有農民都願意,尤其是平原地區的農民。平原地區農村地勢平坦,早就實現了機械化作業,雖說每家每戶的土地面積不少,但由於是機械化耕作相對比較輕鬆,不像我們坡高地陡的山溝溝農村,我們山區農村的土地根本就流轉不出去,也沒人看得上。

我在平原一個小村莊裡跟一位農戶進行了交流,據他介紹:去年(2020年)村裡通知土地要流轉,起初很多人都不願意,但是經過村委會地勸說大部分人都按了手印,簽了合同,剩下那幾乎也就隨大流簽了。當時承諾是每畝地一年給1300元租金,流轉的時候小麥都長得很高了,每畝地給了300元的清苗費,總體看上去還是不錯的。

但是,大爺說:“流轉出去土地之後確實是輕鬆了,還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幹點別的,但如今看到自己的土地裡並沒有種糧食,而是種了一排排的樹,感覺心裡很不是滋味。”對於長期耕耘在土地裡的老農民,他們對自己的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對地裡莊稼更是看成自己的寶貝。老人說:“早知道租給他們去種樹,死活不應該同意”。

以往這個季節來到平原大地,一望無際都是綠油油的小麥苗,讓人感覺很是舒服。而如今,看到地勢平坦的大平原土地裡都是一排排的樹棍子,總覺得心裡很不是滋味,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

可能是我們農民天生就對莊稼有感情吧,總感覺那麼好的土地裡種著一行行的樹,很彆扭,很不舒服!

今年一號檔案中提到: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採取“長牙齒”的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禁違規佔用耕地和違背自然規律綠化造林、挖湖造景,嚴格控制非農建設佔用耕地,深入推進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專項整治行動,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型別農用地,強化土地流轉用途監管,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

不知道為什麼,國家一直在強調耕地非農化、非糧化,一直在強調糧食的重要性,一直強調保護耕地,為什麼現在耕地種樹越來越嚴重呢?看著那一片片的大好土地變成了樹林子,思緒萬千!

我們山區的耕地面積較小,而且不集中成片,東一片西一片,雖說沒人來租我們的地,但還有些老者堅守在那黃土地中,用汗水澆灌著農村的土地,用勞動在為國家產著糧食,儘管糧食不值錢,但他們依舊捨不得放棄這一畝三分地。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二十幾年前,那時候跟著父母經常去地裡幹活,驢耕地我在犁上拽過驢尾巴,蹲在地裡拔過穀子苗、拔過草,掄著鋤頭鋤過地,拿著鐮刀割過麥子,光著膀子撇過玉米……那個時候我們每家每戶都去地裡幹活,每年都會看到收割的糧食,而如今已是物是人非,現在的農村已經沒幾個人在種地,很多土地也都不再種糧,不得不讓人感嘆!

直到現在,我雖然在縣城上班,但每年也都會回村幫家裡乾點農活,摘花椒、打核桃,割穀子等。每次回到那留著童年記憶的黃土地,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那種舒服感,那裡才是最接地氣的地方,才最有生活的氣息。

今天在百度熱榜上看到耕地種樹的熱點新聞,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段文字。現如今耕地種樹還是十分嚴重,不知道各位對此有何看法呢?

農田種樹,算不算耕地非農化?耕地上是否允許種樹?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山溝兒農村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