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為何古人背上長疽就必死,范增徐達都死於此病,原因其實很簡單

為何古人背上長“疽”就必死,范增徐達都死於此病,原因其實很簡單

徐達是明朝開國功臣,也是當時公認的第一大將。在整個中國軍事史上,徐達也能排得上前十。1373年,徐達最後一次出兵北伐,取勝之後,就回到北平,戍守邊防。1385年,徐達病死,葬於南京。朱元璋追封其為中山王。

關於徐達的死,史書上記載是得到善終。但是在明朝中葉的文人筆記小說中,曾經記載徐達是吃了朱元璋賜的食物以後才死的。

後來這一說法在清朝時得到完善,說徐達患有背疽,最怕吃河鵝,因鵝是“發物”,會促使病情發作。朱元璋懼怕徐達功高震主,就賜了蒸鵝肉給徐達,徐達含淚吃下,然後病發而死。

徐達的確死於背疽,這是《明史》記載的。

《明史》載,“十七年,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齎敕往勞,尋召還。明年二月,病篤,遂卒“。

背疽,是一種長於背部的區域性面板腫脹堅硬,而皮色不變的毒瘡。

《靈樞·癰疽》稱之道:“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大以豎,上如牛領之皮。”

此病多由感受風熱之毒,以致氣血執行失常,毒邪凝聚皮肉而成;或者由情志內傷,氣鬱化火;或平時恣食膏粱厚味,以致脾胃運化失常,溼熱火毒內生。

徐達常年馳騁疆場,多年風餐露宿,食飲無節,起居無常,精神高度緊張的軍旅生活使得其飽受內外之患,加之戰傷等原因,發疽是常理之事。

而需特別強調的是,在徐達去世前的幾年裡,朱元璋對開國元勳的大開殺戒,使當時的政治氛圍極為恐怖,甚至是令人窒息的。大臣人人自危,徐達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度過人生的最後幾年。

作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他的內心更不平靜,惶恐、緊張、不安、無奈等諸多情緒交織在一起。本不善於政治鬥爭的徐達,在惡疾纏身的情況下,心力交瘁,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精神壓力。

從《明史》的記載與中醫學理論分析來看,晚年的徐達患背疽是有據可循的,在此基礎上,由於時政的恐怖氣氛所造成的巨大的情志內傷,可能是其病情加重,最終死亡的重要因素。

在古代,因為醫療水平落後,背疽是致命疾病。很多人就因所謂的“癰疽發背”而死,比如范增、劉表、陸遜。

因為背疽是絕症,所以人們一直想找到治療的方法,歷代以來的方法彙集起來,到宋朝時,流傳的背疽驗方已多達百餘個,但按宋慶元二年(1196年)出版的李迅《集驗背疽方》的說法,“然有驗者極少”。

由於很多方法其實無效,所以就需要有種種的禁忌為失敗開脫。

比如說,背疽患者性熱的食物不能吃,性冷的也不能吃,這就幾乎沒有食物可以吃的了。

更奇怪的是,“病者之房,深戒有腋氣人並有孕婦人、月經人入房。合藥亦忌此等人見之,又忌雞、犬、貓兒見之”。

也就是說,病房不能讓有狐臭的人、孕婦和經期婦女進入,和藥的時候也不能讓這些人撞見,而且還不能讓雞、狗、貓見到。

有這麼多涉及方方面面的禁忌,要想不讓“驗方”失靈還真不太容易呢。這樣醫生就可以為自己辯解說,治好了是他靈驗,治不好就是犯了什麼禁忌,而不是不靈。

這也和魯迅先生父親的死一樣,醫生把治不好病人的責任推卸到沒有買到合適藥材上。

背疽在如今治療起來非常容易,用抗菌素和動手術排除毒液,即可痊癒。而鵝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肪,其中並不含有導致病情惡化的毒素,反而能增強患者的體質,所以,徐達“吃鵝而死”純屬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