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這6類被國家列入“黑名單”的零食,少給孩子吃吧!

前不久,新聞報道了哈爾濱一位13歲的男孩,上著網課就昏厥嘔吐。

家人以為是著涼,去醫院一查,孩子小小年紀血糖高得驚人,原因之一竟是——他常喝飲料吃零食。

小孩到底能不能吃零食?

當然能!

零食是孩子童年的美好回憶,父母給孩子買零食也是出於愛,但是如果選錯零食,或者毫無節制,卻往往會變成對孩子的害。

什麼是反式脂肪酸?

一些肉類、母乳或奶粉中,都含有天然反式脂肪酸,但含量非常小,對人體幾乎無害。

但是,人造反式脂肪酸,是在油脂的加工烹調中產生的,如果攝入量較多,對人體就會造成危害。

蛋糕(植物奶油和人造奶油類)、奶茶、西式糕點、麵包、薄脆餅乾、巧克力、冰淇淋、蛋黃派……這些往往都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酸。

凡是鬆軟香甜,口味獨特的含油食品;

以及像薯條,炸雞等一炸再炸的煎炸食品,都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

千萬不要小看了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每年有50多萬人因反式脂肪酸,死於心血管疾病。

對於孩子來說,長期進食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更是數不勝數。

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童曉強調:

「反式脂肪酸」會引起孩子成年以後的心血管疾病,吃多的話,對身體肯定有害。

有研究認為,攝入過多反式脂肪酸,會讓孩子變胖變傻,這種「笨蛋脂肪」,會造成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障礙。

長期食用反式脂肪酸,還會讓孩子變得脾氣暴躁。

美國研究表明:

那麼,怎麼判斷零食是否有反式脂肪酸呢?

答案是,看配料表。

需要注意的是,看配料表時,可不是隻看有沒有寫「反式脂肪酸」這麼簡單。

江蘇省老年病醫院營養科主任蔡曉真強調:

我國建議在食物標籤上標出反式脂肪酸,但並不強制,所以很多商家玩起了文字遊戲,給反式脂肪酸披上「外衣」,例如:

精煉植物油、植物奶油、植物黃油、人造奶油、人造黃油、植脂末、植物奶精、氫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等,都可能是反式脂肪的「小號」。

家長需要警惕再警惕。

專家建議:

1. 零食配方含有氫化植物油、植物奶精、代可可脂等的,不建議購買。

2. 孩子吃的零食,儘量選擇天然健康食物,而不是透過油炸等深加工的食品。

含各種新增劑的零食實在太常見了。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孩子們很愛吃的彩虹糖,看配料表就會發現,一顆小糖豆裡包含各種色素、甜味劑和防腐劑。

另外,《中國9城市兒童食品新增劑攝入情況調查報告》顯示:

有9種孩子常吃的零食含新增劑最多,包括泡麵、火腿腸、蜜餞、果凍、冰淇淋餅乾、奶茶、口香糖和薯片。

我鄰居家的孩子,就非常愛吃口香糖,一次嚼十幾個。

老人還很得意:「這比吃糖好,我娃三歲多就吃,吃完會自己吐。」

看似一點點,但要是常吃,非常影響孩子健康。

少量新增劑對機體可能沒有危害,但如果攝入過多,或新增劑被濫用而監管不到位,就會增加肝臟代謝負擔,甚至造成肝損傷。

2020版《兒童零食市場調查白皮書》明確指出:

重糖、高油鹽、玩套路,是兒童零食三大痛。

重糖、高油鹽類的產品,以餅乾、膨化食品、糖果等零食居多。

玩套路,例如兒童餅乾、兒童飲料,多有兒童之名無「專用」之實。

我就中過玩套路的招。

天氣熱,兒子食慾差,但非常愛吃某牌的兒童魚肉腸,導購誇得天花亂墜,說非常有營養,我想著反正孩子啥也不吃,吃這個至少還有點肉。

後來,我正巧在一檔節目中看到,某平臺對兒童魚肉腸品牌進行測評,包括我買的這種還挺貴的兒童魚肉腸。

結果顯示,測評的18個品牌的魚肉腸,都比較高,屬於高鹽食品。

也就是說,這類食品為了保持風味與防腐,添加了大量的食品新增劑,尤其是鹽分。

我們以為孩子吃下去的是營養,其實都是各種新增劑。

而且,孩子長期吃這些鹽超標的零食,口味會越來越重,食慾會越來越差。

營養專家表示:

長期食用會增加孩子的肝腎負擔,對孩子的成長髮育產生不良影響。

具體來說,高糖的零食會導致孩子齲齒,肥胖或營養不良,還會增加骨質疏鬆,糖尿病等風險;

而高油鹽的零食容易導致孩子肥胖,並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

意識到這些問題後,不管孩子怎麼哭求,我都不再給他買魚肉腸;

結果,不到三天,他就恢復了飯量。

對小孩來說,零食不能太硬,以免崩到孩子的小牙,零食或其包裝上不能有明顯的尖銳突出物,避免孩子食用過程中受傷。

此外,對幼兒來說,像堅果、果凍這類細小食物,如果不小心噎到,是有窒息風險的。

2017年,江蘇泰興一個九個月大的寶寶,看到姐姐在吃一口腸(手指大小的火腿腸),也鬧著要吃,於是奶奶撕開包裝捏碎了餵給孩子吃。

結果沒想到,整根肉腸都被孩子吸進嘴裡,當時就噎得直翻白眼,送到醫院還是沒搶救回來。

除了容易噎到的零食,還有尖銳牙籤串,以及各種噱頭的網紅零食,父母也要注意。

我表弟就因為好玩,給他五歲的兒子買了個網紅「燈泡棒棒糖」,結果,孩子塞進嘴裡就拿不出來了,後來跑到醫院急診才取出來,孩子受了好多罪。

正規的食品,都會在包裝袋裡註明原料,以及接觸到的可能導致過敏的原材料。

但很多三無產品,是沒有這項說明的,這對孩子來說就是潛在的安全隱患。

千萬不要小看過敏原的問題。

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天生過敏體質,絕對不能碰花生。

有一回,奶奶沒在意,給孩子吃了含有花生的糖果,孩子一口吃下去,沒過一會兒就呼吸急促,臉色青紫。

還好搶救及時,孩子轉危為安。

家有過敏體質孩子的父母,真的一定要特別注意看配料表,沒註明過敏原的,不要購買。

很多父母會說:「小孩子都喜歡吃零食,不吃的話肯定會饞。」

其實,正餐之間適當給孩子吃一些零食,是沒問題的,但父母得選健康的零食。

營養專家建議父母選擇零食的標準是:

天然食物,低糖、低鈉、低脂的零食,糖鹽油在配料表位置越靠後越好,不新增最好。

比如新鮮蔬果、鮮奶、原味酸奶、乳酪、饅頭、全麥麵包、雞蛋羹、煮雞蛋等,都可以給孩子當零食。

最好的愛,並不是父母一味滿足孩子的口欲;

而是以身作則教孩子懂得:健康的飲食理念,以及自律的飲食習慣。

當孩子長大,懂得節制的享受美食時,他會深深理解當年父母不縱容他亂吃零食的那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