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各國的改革都是半途而廢?其實是因為這個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封建制度逐漸崩潰,諸侯列國紛紛變法圖強,秦國有商鞅變法,楚國有吳起變法,韓國有申不害變法,趙國有胡服騎射,除了商鞅變法之外其他國家的改革,都是半途而廢,其原因就在於國內的反對派實力太過於強大,但是各國反對派面對變化的應對措施,各不相同。

比如楚國,直接在楚王的葬禮上,刺殺了改革的總設計師吳起,韓國的變法改革,則是在來自魏國強大的軍事壓力面前土崩瓦解。至於齊國跟燕國的變法改革,那簡直就是隔靴搔癢,說他們是改革那是抬舉他們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面對改革,趙國的軍事貴族,是如何化解的。

胡服騎射

歷史教訓埋禍根

趙國脫胎於三家分晉。這個晉國說起來也是自作孽不可活。當時晉國實行的是分封制度,其中晉國宗室裡頭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分支。他是當時晉國國君的弟弟,由於上一任的國君特別偏愛這個兒子,把最好的土地都分給了他,以至於這個兒子居然擁有了造反的實力,最後透過兩代人的鬥爭,終於實現了逆襲,這個透過非正當手段上臺的傢伙第一件事想的就是,如何防止別人重複他的成功路線,為此他對自己的兄弟子侄都屠戮一空,殺完之後感覺還是不夠放心,自己的兒子也是靠不住的,於是他把他的大兒子申生逼死,二兒子夷吾,三兒子重耳逼走。讓年幼的小兒子上,這才稍微放心。

晉文公

這個被逼走的三兒子重耳就是後來的晉文公,在晉文公的流浪團隊中,就有趙國第一代創始人趙衰,晉文公經過十多年的流浪生涯回到晉國既位置後,屁股決定腦袋啊:雖然我老爸這樣做不厚道,但是我還是要堅持老爸的路線一百年不許變。

晉文公直接對這種行為實施制度化,它規定,凡晉國國君的兒子只要一到成年就立刻滾到國外就業,不許呆在晉國。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晉國王族的勢力空前衰弱,外姓的CEO紛紛填補他們留下的權力真空,趙氏家族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真正的崛起,經過幾百年的兼併博弈,當時晉國的三個CEO徹底瓜分晉國的實力,到了公元403年,這三家徹底撕開了最後一層遮羞布,直接宣佈建國。

三家分晉

這個新建立的趙國,要吸取前人的教訓,晉國是怎麼亡的,不就是因為晉國宗室過度虛弱,以至於被外人趁虛而入嗎?那我就要反著來,把國家的權力全都分封給自己的兄弟子侄,就算真的發生了點什麼,那肉還是爛在我老趙家的鍋裡嘛。

這也就導致了趙國的權利被把持在趙氏子孫的手裡,要知道,凡是有點姓趙的血脈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繼承國君之位的權利,這樣就導致了,趙國在建國之後將近一百年的時間裡,新舊交替的時候必然發生政變,以至於國力被內耗過多無法南下爭霸中原。趙國的王子的手裡掌握了大量的軍隊,以至於作為董事長的國君,不能夠對國家的事務進行一票否決,那就沒法集中全國的力量辦大事嘛。

變法前的趙國

雄主的改革

到了趙武靈王登基的時候居然罕見地沒有發生政變,這是因為他的父親趙成侯給他留下了一個託孤大臣肥義,為他保駕護航,另外趙武靈王的外公韓王也全力支援趙武靈王上位,但是當時趙國的外部環境實在是不怎麼好,趙武靈王剛剛登基,魏惠王就糾結五國聯軍前來拜訪,說是來參加趙成候的追悼會,無非就是來看看趙國的這個新君主到底是個怎麼樣的貨色,以便於決定是否趁火打劫,趙武靈王豪不示弱針鋒對麥芒,直接逼退五國聯軍,不但解了燃眉之急還為自己贏得了深厚的聲望。

趙武靈王

如果被戰國七雄欺負一下也就算了,可是就連中山國,林胡,婁煩這些少數民族也敢來欺負趙國,而且還屢屢打敗趙國的軍隊。趙武靈王當然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趙國的軍隊被自己的兄弟叔伯掌握,權力太過分散,各自為戰,一盤散沙。想要趙國變法圖強就必須要把軍隊集中到自己的手裡,槍桿子裡才能出政權。可改革這種事情不能隨便亂來,否則一旦國內發生動亂,內外勾結,亡國滅種就在眼前。

趙武靈王的耐心實在讓人恐懼啊,他即位之後,將近二十年才開啟胡服騎射的改革。當時的國際環境已經好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趙武靈王才敢放手一搏,當時的情況是,齊國試圖吞滅燕國卻深陷在燕國的戰爭泥潭裡頭成為列國的公敵,老鄰居燕國被折騰得奄奄一息,韓國有是自己的親家,趙武靈王是韓王的外孫,他又娶了韓王的女兒,可謂親上加親,當時的韓朝兩國並無實際利益衝突,所以,趙武靈王繼位二十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至於同樣是三家分晉出來的那個魏國,她已經被秦國折騰得死去活來,在趙武靈王繼位的這些年裡,魏國一直向趙國稱臣,實在是興不起什麼風浪。最麻煩的那個秦國也出了大問題,秦武王死了之後,秦國國內爆發爭奪王位的動亂,趙武靈王支援遠在燕國的秦昭襄王嬴稷回國繼位,年輕的秦昭襄王無力掌控秦國,國中大事都由他的母親宣太后掌控,這導致了宣太后與秦國本土勢力之間連續三年的戰爭,把秦國打的元氣大傷。

公元308年也就是秦昭襄王繼位的那一年,趙武靈王正式開始推行胡服騎射,所謂胡服騎射其實無非就是削藩奪權,傳統的歷史學家認為趙武靈王推行胡服,是因為當時中原的寬袍大袖不適合戰國時代的戰爭,說這種話的人簡直是無知,請問當時中國哪個國家會穿著寬袍大袖上戰場打仗啊?再說了,寬袍大袖也不是誰都能夠穿得起,只有貴族階層才能夠穿。趙武靈王推行胡服的目的在於,搶佔意識形態制高點佔據輿論高地,當時的主流文化意識還是周朝留下來的那套禮樂文化,衣冠服裝正是那套文化的核心部分,改變了服裝就意味著趙武靈王,徹底不認同傳統那套中原文化,趙國的反對派只要穿上了胡服,以後就不能再拿什麼先王之道來對改革發難,趙武靈王透過這場軍隊改革大大的提高了自己手中軍隊的數量和質量,也同時也削弱了趙國宗室貴族手中的軍隊。

但是這場改革並不徹底,貴族依然保持了很大的權力,這也為趙武靈王后來的悲劇埋下伏筆。貴族階層當然不會願意坐以待斃,但是趙武靈王透過軍隊改革大大提高了手上軍隊的實力,徹底掌握趙國的話語權,如果直接跟趙武靈王硬剛,恐怕勝算不大,公元295年,胡服騎射改革不到十三年,趙國連續滅掉了婁煩,林胡,中山國土疆域足足擴大了一倍多,就能強大的秦國也對他相當忌憚,這樣一來改革的反對派更沒有藉口對改革說三道四,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改革後的趙國

心慈手軟埋禍根

這自古以來改革的反對派在拿現任改革者沒有辦法之後,他們往往會將罪惡的觸手伸向繼任者,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屢見不鮮,遠的不說就說秦國的商鞅變法,反對派就拿太子來做藉口,帶頭違法犯罪,搞得商鞅左右為難,只好狠下心來得罪太子,斷了自己的後路。還有就是魏國的魏文侯變法使得魏國一度強大,不甘心失去權力的貴族,天天圍繞在太子的耳邊說的什麼:外來人才靠不住只有本土的持股員工才是最可靠的。登基之後的太子果然就把名將吳起給排擠走了。

趙國同樣不例外,改革的反對派紛紛聚攏在現任太子,趙章的周圍,趙武靈王對這種情況是相當警惕的,不久之後,趙武靈王最寵愛的老婆去世,臨終前求趙武靈王王立她的兒子做太子,趙武靈王也就順水推舟地答應了,無緣無故地就把現任太子趙章給廢掉,自己退位,讓自己的心腹,改革的得力干將肥義擔任新王的輔政大臣,希望新任的國君能夠徹底擺脫那些守舊的貴族勢力。

趙惠文王

可是,趙武靈王對於那個無緣無故被廢掉的太子還是心懷愧疚的,對於這個廢太子各種各樣的補償甚至把趙國最大的封地都給了他,這也就讓他有了造反的資本。按照道理說趙武靈王就應該不動聲色削減這個廢太子的權力,並且在經濟上給他足夠的補償那就好了,沒必要再給他權力。這樣一來,趙國的反對派又看到了新的機會,但是這一次他們不再圍繞在趙章的周圍。

廢太子

當時趙章要造反的意圖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作為輔政大臣的肥義左右為難,他就要完成趙武靈王託付給他的責任,又不能夠殺掉那個趙章,當時他的手上有一個叫李兌的傢伙,勸說肥義只要把權力交給當時趙國最大的反對派公子成,那就沒煩惱了。肥義堅決不肯。肥義對於廢太子趙章可謂是嚴防死守。他也就成了反對派跟趙章的眼中釘肉中刺,終於,在反對派的慫恿下,趙章殺了肥義,哪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被趙章看作盟友的反對派勢力居然緊隨其後以謀反的罪名將趙章趕盡殺絕,他們故意把趙章逼到了趙武靈王的行宮裡頭,趁機圍住行宮,活活地把趙武靈王給餓死。

肥義

那反對派勢力為什麼不扶持趙章上位呢?那樣他們不照樣可以推翻改革嗎?因為反對派找到了一個更好的選擇。誰也說不準,趙章上位之後會不會翻臉不認人。而朝廷上原本的三股勢裡頭肥義趙章都已經先後被幹掉,年輕的趙王可謂是一個孤家寡人,還不是反對派怎麼說怎麼來。

果然不久之後,趙武靈王的各項改革措施都被廢除的差不多了。趙國,經過這次內亂,元氣大傷趙武靈王提拔起來的新興人才樂毅,劇辛,龐援等人都被清洗,人才大量流失。等到公元280年左右才慢慢地恢復元氣,重返大國爭霸的舞臺,但是同樣經過內亂的秦國透過這個時間視窗也恢復了過來,趙國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機會。

總結

趙國反對派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反對派,沒有傻乎乎地拎著刀子上,而是在趙國的繼承人太子身上做文章,被趙武靈王識破之後又果斷利用廢太子的仇恨挑起皇族之間的內鬥,然後坐收漁翁之利,光明正大名正言順地把改革可徹底推翻。也許有很多人都說趙武靈王的這次改革失敗的原因就在於他自己優柔寡斷多愁善感,才導致繼承人之間爆發爭奪戰,其實同樣在秦國也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秦國的反對派也曾經在太子,也就是後來的秦惠文王身上做文章,希望他登基之後可以推翻商鞅變法,可是秦國的改革卻能夠順利地延續下來。

這當然有秦惠文王繼承商鞅變法的原因,但是退一萬步來說就算秦惠文王他想推翻變法的成果,他能做得到嗎?商鞅變法從上到下,從朝廷到民間都培養出一大批改革的受益者,這幫人有因為努力耕田得到獎賞,有因為建立戰功得到獎賞的,有錢袋子又有槍桿子,而且還掌握著行政體系,如果秦惠文王他想推翻改革,恐怕他自己會先被推翻。

秦惠文王

趙武靈王的改革之所以會被反對派推翻的原因恰恰就在於他的改革並不徹底,他的改革只是大大的強化的國君手中的權力卻並沒有培養出一大批受益的軍隊新興貴族,在經濟改革方面更是沒有培養出一群改革受益集團,貴族手中仍然沒有大量軍隊,後來圍住趙武靈王行宮的那些軍隊不就是貴族的私人武裝嗎?而且,當趙武靈王被圍住的時候趙國的軍隊居然沒有去救他,因為在趙國的軍隊看來這就是你們家裡頭的內部爭鬥,無論誰贏誰說對我有什麼關係嗎?反正我也不是改革的獲益者,對吧。

胡服騎射,終究還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