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唐人在對隋代高度關注中,產生了哪些看法?

隋唐是前後相繼的歷史王朝,由於隋代只歷經短短的兩世三十八年就滅亡了,引起了唐人對隋代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唐初統治者和政治家們的注意。唐高祖武德五年,李淵頒佈《命蕭踽等修六代史詔》,下詔令蕭踽等人修梁、齊、陳、魏、周、隋六代史,但“璃等受詔,歷數年,競不能就而罷“。雖然唐高祖認識到了修史的重要性,但是在武德年間,唐高祖由於重心在政治方面,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修史,因而武德間的修史工作程序緩慢。

到了貞觀年間

由於政局的穩定和經濟的恢復,大規模的修史條件已經成熟,人們迫切需要對隋代歷史進行總結。唐初人們的隋史觀主要表現在對隋代歷史在政治上的借鑑。唐初的帝王和大臣們,大多親身經歷過隋末的戰爭,對隋王朝的顛覆有著深刻的體會和認識。魏徵、孔穎達、許敬宗、于志寧、顏師古、李淳風、長孫無忌等政治家編修的《隋書》,體現了他們對隋亡的深刻反省和認識。

“以史為鑑”就成為了唐初政治家們最重要的隋史觀。唐初政治之所以要對隋代進行反省,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個人主觀意願。首先,唐太宗認為,他與隋煬帝有著驚人的相似,兩人都是第二代皇帝,都是次子透過政變或者詭計登上帝位,都文韜武略,智慧過人。唐太宗對此異常警醒,為什麼如此一個跟自己相似的入卻把大好河山喪送掉呢,這也是唐太宗對隋代進行反思的首要原因。

其次,唐太宗身經隋末戰亂

對隋代滅亡的經驗尤為重視,很想總結前代經驗,從中總結出教訓。二是唐初政治家們具有普遍的總結前代歷史經驗教訓的意願。唐初的大臣們,大多身經隋唐兩代,更有一些大臣親歷隋亡朝的興盛與敗亡,他們都是飽學之士,很想探討隋代二世而亡的原因,積極主動地從歷史中尋找經驗教訓,希望能夠應用於自己的政治實踐和政治決策中。他們想透過自己的總結向唐太宗進諫,希望唐太宗能夠吸取隋亡的經驗教訓,不要重蹈隋王朝的覆轍。

唐代歷經安史之亂之後,由盛轉衰,政治經濟出現倒退。唐後期更是政局混亂,宦官把持朝政,地方上藩鎮割據嚴重,叛亂時有發生,皇帝更是荒淫無度,奢靡享樂,置國家大事於不顧。鑑於此,唐代中後期的有識之士和政治家們致力於借古喻今,希望透過對隋代二世而亡的批判,具體對隋文帝和隋煬帝進行批判,來達到使統治者警醒的目的。

最後:

因此,唐代中後期人們的隋史觀傾向於結合當時紊亂的時政來批判隋朝,比較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如唐玄宗時期,針對唐玄宗要廢長立幼,張九齡就上書直陳隋文帝廢長立幼而亡國的事實,勸阻了唐玄宗的行為;如唐憲宗時期,杜黃裳針對憲宗的用人,批判了隋文帝用吏疑吏,過於煩察,希望以此來告誡憲宗,要知人善用,用人不疑,才能使君臣和諧,國家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