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年輕人身上的良性負債,可能是超越同齡人的好機會

文/安森理財

(這是安森理財的第011篇原創)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理財的文章,一個主旨的思想就是“減少負債、增加資產、追求複利”,如果是從幾十年這樣一個非常長的時間段來看,這樣的理財思想並沒有大的問題。可是人的一生就這幾十年,但是每個階段的收入支出型別、額度都不一樣,風險承受能力也不一樣,過於籠統的理財思想不見得適合每一個階段。

對於一個步入晚年的退休老人來說,再去把時間當朋友追求複利可能不適合,同樣的,還在想著怎麼更快速的增加資產也不適合。因為快速增加資產也意味著承受更大的風險,而增加的資產可能也輪不到自己消費享受。所以上面提到的理財思想對這個人群就沒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那麼對於一個年輕的職場人呢?是不是也要一味減少負債,追求無債一身輕呢?關於這一點,我們要來仔細分析一下負債。我覺得負債有三類:

第一類是惡性負債,第二類是良性負債,第三類是中性負債。

惡性負債相對比較好理解,主要是指那些利率較高,超過自己還款能力的欠款。利率的高低可以以國家基準的貸款利率來衡量,一般情況下超過國家基準利率的20%~30%都算是較為正常的,但是超過50%就屬於相對比較高了。同時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年化利率超過24%,那麼就是不再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借貸利率,就是屬於高利貸。

所以根據自己的還款能力,以及貸款的利率可以大致判斷一項負債是不是屬於自己的惡性負債。因為每個人的經濟情況並不相同,貸款用途也會不一樣,有人貸款是為了做生意賺更多的錢,有人貸款是為了治病救人急用,那麼在惡性負債上的判斷也不會完全一致。但是隻要是自己的惡性負債,那麼一定要想辦法儘早償還,否則可能變成是一個無底洞,讓自己長時間高利率的負債纏身。

良性負債則是對自己有利的負債,這樣的負債有的可以抵禦通貨膨脹,有的可以透過借款投資獲得比貸款利率更高的收益率,有的可以使自己的資產更快的增長,還有的屬於無償佔有銀行資金,這些都可以視為良性負債。當然良性負債的前提是自己有足夠的償還能力,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形成負債減少,資產增多的趨勢。

比如有些年輕的職場人選擇了貸款買房,可能是商業銀行貸款,可能是公積金貸款,或者是銀行貸款和公積金的組合貸。無論哪一種情況,就目前的房貸利率來看,都是非常低的貸款利率。作為職場人,自然屬於有穩定的工資收入,而且隨著工作經驗的豐富,職業生涯的發展,待遇方面基本可以預期會逐年提升,那麼這種情況就不要擔心自己“房奴”的身份。房貸對於你就是很好的良性負債,完全沒有必要提前還貸,只要每個月有足夠的還款能力,貸款的策略應該是儘可能的多貸,貸更久的時間。

房貸不僅可以幫你抵禦通貨膨脹,對你自己的職場提升也有一定督促作用,有房貸在身自然不會想著工作中偷懶停滯不前,或是衝動做一些不理智的決定。

比如現在你一個月有2萬元的工資,其中1萬元用來還房貸,好像覺得佔的比例高,影響了生活,但是你可以想想過了幾年後你的月薪已經達到5萬,你仍然只需要還1萬元,再後來可能達到10萬元,你還是隻要還1萬元。而那個時候的1萬元購買力可能只相當於3千元了。三十年前的萬元戶非常了不起,因為那個時候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的255萬元!這就是通貨膨脹造成的,你現在看著貌似貸了不少錢,要還很多利息,但是十幾年持續的通貨膨脹會讓這些負債變輕很多。

房貸除了上述的好處之外,還可以使你使用較少的資金獲得更多的資產。一般情況下買首套住宅只需要兩至三成的首付,雖然說要辦理抵押貸款,但是相當於用20%~30%的錢買到了一個固定資產,而這個固定資產不僅你自己可以使用從而省下租房的費用,也可以租給他人獲得租金,還可以享受整套房產的升值。甚至可以在房產升值後再重新估值辦理抵押,又可以貸出一筆錢來。

有的人貸款是有更好的投資渠道,投資獲得的年化收益超過貸款的利率,那麼這樣的負債也是一種良性負債,因為這相當於借錢生錢。比如你的房子要裝修,可能你已經湊夠了幾十萬的裝修款,但是不代表你就一定要直接將這筆錢用於裝修,只要你有更好的投資渠道,就可以申請一筆消費貸款或者上面說的房產抵押貸款。然後用貸款的錢去裝修,然後逐漸償還,而自己原來的現金可以用於去投資理財獲得高於貸款利率的收益。

良性負債中還有一種就是使用信用卡產生的欠款。日常生活消費使用信用卡,而不是直接用現金或刷銀行卡,這就是無償佔用銀行的資金。這種無償佔用銀行資金雖然額度可能不大,但是時間可以長達50天。所以如果遇到購買家電、家居、出國旅遊等情況,即便自己有足夠的資金,也應該優先使用信用卡,這些欠款都是良性負債,你自己並沒有什麼損失。有時信用卡有0利率0手續費的分期消費,這種情況產生的負債也是良性負債,這相當於你更長時間的無償佔有銀行的資金。當然,無償佔用的資金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償還。

除了惡性負債和良性負債之外,還有一種中性負債,這類負債不能簡單的判斷性質,有時候可能會演化成惡性負債,有時候也可能變成良性負債,存在不確定性。比如上面提到的信用卡欠款,如果你能正常還款,那麼是良性負債,但是一旦你某個月的賬單額度很高,你一時還不了,這個時候選擇了賬單分期,那麼你就要為幾期的賬單支付手續費,產生了額外的費用。賬單分期的手續費,你不要看似少,但是隨著你每個月還款,即便剩餘的欠款越來越少,你每個月仍然要支付相同的手續費。

以某銀行12期的0。66%手續費為例,假如你將1。2萬元採取12個月分期償還,那麼每期你需要支付12000/12+12000x0。66%這麼多的費用,即本金1000元加上79。2元的利息。第一個月的確可以是算作是0。66%的利息,即12000元x 0。66%=79。2元,但是第二個月你只剩下11000元的貸款,但是你仍然需要支付79。2元的利息,這個時候的利率相當於79。2/11000=0。72%。以此類推,當你最後一個月只剩下1000元的貸款,你還是要支付79。2元的利息,那麼這個時候的利率相當於79。2/1000=7。92%!所以你需要支付的12期手續費率並不能簡單的算成0。66% x 12=7。92%,而是大約為16%(7。92% x 2)。這樣一看你實際上是相當於向銀行借了一筆超過普通貸款利率3倍的貸款。

所以一般情況下儘量不要選擇分期,尤其是賬單金額比較大的時候,因為這畢竟是一種利息很高的借貸。我並沒有把賬單分期算作惡性負債,主要是因為一方面這筆佔用銀行的資金通常不會特別大,分期後每月的償還並不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適當分期給銀行賺點錢也有助於提升信用卡額度,也可以解自己的燃眉之急,更長時間的佔用銀行資金。信用卡分期時常還會有手續費折扣、送積分、送禮品等活動,如果這個時候分期也可以降低手續費的損失。有一點要特別注意,那就是一旦選擇了分期就沒有必要提前償還了,因為即便提前償還該付的手續費仍然要支付。

與信用卡分期類似的還有信用卡預借現金、微信裡的微粒貸等一些免稽核的信用貸款,通常放款快,額度不高,但是利率較高(通常日利率0。04%以上)。這些貸款算不上惡性負債,有需要就用,有錢就及時償還。當然如果你能將這些貸款去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也未嘗不可。

還有一種負債,屬於找親朋好友的借款,這樣的貸款可能很少利息,甚至不收利息,但是這卻是要透支人脈,欠人情,所以也不能的簡單算成是良性負債或是惡性負債,只能算是中性負債,那麼這種負債也是應當要儘早償還。

瞭解了三種不同的負債,我們可以看到,惡性負債自然要少揹負,最好不要揹負,有這樣的負債要及時償還,從而減少損失。對於中性負債也不宜過多,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除非是自己的確需要去揹負的,同時自己也有足夠的償還能力才去考慮。

作為一個收入穩定的職場人,揹負一定的良性負債並沒有什麼壞處,反而可以看成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所以不用一味急於去償還這些貸款。比如你過年發了一筆可觀的年終獎,完全沒有必要急著去提前償還房貸,而應該考慮拿這筆錢去做更好的投資理財。對於良性負債,只要有足夠的償還能力,甚至可以嘗試多貸、貸更久,這樣才是對自己更有利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