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科舉制度對北宋政治造成了哪些影響?與唐代有什麼不同?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北宋·汪洙·《神童詩》

汪洙九歲時便可賦詩,被稱之為“神童”,其父汪元吉則曾得到過王安石的賞識,從而被推薦給了時任轉運史,負責了明州府司法參軍的事務。不過汪洙在科舉路上走得並不是很順,一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才取得進士。

眾所周知,在古時候,重視門第,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雖說是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人才,但實際操作往往有出入,出身成了為官的主要因素,並且門第婚成了南北朝時期在士族門閥中盛行的婚姻習俗。

科舉便是在這樣的歷史前提下應運而生,誕生了“寒門貴子”這個詞,平民百姓階層也有了上升的機會。科舉真正成型則是在唐朝,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於621年詔令“諸州學士及早有明經及秀才、俊士、進士,明於理體,為鄉里所稱者,委本縣考試,州長重複,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隨物入貢”。

唐朝科舉不分世庶,向全社會開放,寒門貧士透過科舉走上仕途,並且官至宰相,也大有人在。武舉則是出現於702年,彼時是女皇武則天當政,而應武舉的考生是來源於鄉貢;唐玄宗時,詩賦成了進士科主要的內容。

而北宋既沿用了前朝的科舉制度,也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了重大的改變,如唐代科舉考試有兩級,宋初承襲其制,但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

1015年,北宋的皇帝宋真宗設定謄錄院,便是派專人抄錄殿試的卷子,以防止閱卷官識別出考生的字跡。眾所周知,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對讀書人是非常尊敬的,並且定下了“不殺士大夫”的規矩,在宋神宗年間,北宋著名的文人蘇軾便身陷烏臺詩案,險些性命不保,最終便是因趙匡胤的規定而保住了一條性命。

雖然到了明清兩朝,抨擊科舉制度的讀書人越來越多,但主要是反對八股文,在北宋年間,科舉制度維護了社會穩定,有利於凝聚民心,“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便是出自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

其中道理很簡單,科舉是普通人往上爬的機會,而保證科舉公平、公正尤為重要,老百姓們有了盼頭,也有了發揮自身才能的平臺,自然就不會攻擊朝廷。

另外,北宋還透過科舉制加強集權,這裡要特別說下王安石,宋神宗年間,王安石進行改革,也對科舉進行改革,廢詩賦考經義,後來元、明、清三朝也由王安石用《三經新義》、《字說》等統制學校、科舉而開其先河,並且明清的“八股文”就是直接從王安石制定的“經義”演化而來。

而大家也清楚,北宋朝廷重文輕武,趙匡胤當上皇帝后不久就發生了“杯酒釋兵權”,並且歷來功高蓋主的往往是手握兵權,惹皇帝忌憚,文人倒不具備有“攻擊性”。為了使皇位穩固,北宋的皇帝重視文人,也重視從中下階層汲取人才。

不過當文人擁有了足夠大的話語權,朝堂的情況也就發生了大的變化。儘管文人的轉型提高了北宋官僚的整體素質,士大夫與皇帝共論天下事,但同樣滋生了事端,主要是文人重理論,吸收的知識廣泛,可以說得頭頭是道,但實際應用起來,卻造成了很大的出入。

被文人壓制的武官,掌握少的話語權,並且不及文人墨客能說會道,因此北宋的軍事實力並不突出,到了後期就呈現出了鬆懈的境況,許多安排都形同虛設,最終,“靖康之恥”發生,但在這個時候,只會動嘴皮子的文臣幾乎無法抵抗,毫無應對之策。

北宋的科舉有其可取之處,原本也是有利北宋的發展,但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東西也都出現了不同往常的結果,這大概是北宋的統治者所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