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金剛經》中的三十二分是哪三十個人?這些三十二分分別是哪些人?

弘揚佛教文化,傳遞生活正能量

感恩閱讀,喜歡關注收藏分享增長善緣

鳩摩羅什翻譯《金剛經》時,並沒有將內容分段,後來到了南北朝時期,梁朝昭明太子為了幫助讀者,更清晰地理解經文的要義和脈絡,特意進行了分段,並給每一段加上了標題,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三十二分。

《金剛經》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原文如下: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一段通常也被稱作經典的序分,相當於戲劇的序幕一樣,主要是場景的渲染和氣氛的烘托,意思是說,我阿難從佛那裡聽到了這部經,現在跟各位複述如下,當時佛祖釋迦牟尼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一千兩百五十位大比丘隨時左右到了,到了吃飯的時間世尊身著法衣捧著食缽進入舍衛國都城化緣。乞食完畢,回到住處,吃完飯,收拾好法衣和食缽後,用水洗腳,鋪好坐墊,然後開始打坐。

這裡有幾個詞需要略作解釋。如是我聞是佛教經典開頭的通用語,既表明了佛經的出處,又增強了聽聞者的信心,釋迦摩尼佛的弟子中,有十位才德出眾的人,稱為十大弟子,其中阿難尊者記憶力最強,被尊為多聞第一。

佛陀35歲成道時,阿難剛出世,20多歲時阿難出家為僧後,被選為佛陀的侍者,在他侍奉佛陀的歲月裡,他遵照佛陀的教導行動,跟隨佛陀的身後到各地弘化,以這樣的因緣如大海似的佛法,完全流入阿難的心中,阿難記憶力很好,一經於耳永不忘逝。

佛陀在鄰入涅盤時,誠侍在佛陀身旁的阿難輕輕地問道:

第一佛陀涅盤後以誰為師?

第二佛陀涅盤後依什麼安住?

第三佛陀涅盤後,惡人如何調伏?

第四佛陀涅盤後結集經典時,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回答說:阿難,你和大家好好記住。

第一,你們應依戒為師,有一人依戒律修行,佛教就有一份光明,有十人就有十份光明,有百人千人萬人,乃至人人都能依照戒律修行而不毀犯,佛教就會有無量無邊的光明,照破世間所有的黑暗。

第二,你們要依四念處安住,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第三,遇到惡人時,你們可不與他爭辯,不要理他,以沉默對待之。

第四,在結集經藏時經的前面,以如是我聞開頭,你們能夠依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在之處。

後來在集結佛陀的經典時,阿難因為對佛陀的說法能記憶不忘,身為眾人所推崇,最初的經典,如《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增一阿含》,以及《譬喻經》、《法聚經》等,都是在第一次結集聖典大會上,由阿難尊者背誦出來的。在結集經典時,阿難為尊重佛的吩咐,經受用如是我聞四字。所以就是,這是我阿難聽佛所說的。

一時,相當於某個時候,具體時間無法記清,所以用了一個模糊的時間概念。古代印度人們不太注重時間,歷史觀念也不強,不像中國的歷史上下5000年都有記載。直到17世紀以後,英國殖民統治後才逐漸整理出了印度史,在整理印度史的過程中,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還被當成了極其重要的參考資料。

舍衛國是古代中印度的一個王國,有關該國的地理位置,據英國考古學家康寧漢夫推定,位於尼泊爾的奧都北方的90餘公里處,就是拉布提河左岸的沙赫馬赫地方。佛陀在世時,波斯匿王統治該國,據《分別功德論》卷二記載,佛陀於舍衛國前後居住了25年,國中的奇還經舍特有神驗,當眾僧講集時,數千獼猴聚攏在左右觀廳寂靜無聲,飛鳥等禽類也爭相集結於此。《大智度論》卷三認為:舍衛城是佛陀的出生地,為了報答故鄉之人,所以在此久住弘法諸經典中常見齊名,且大藏經阿含部中的很多經典以《閒結經》、《彌勒下生經》、《彌勒上生經》、《大寶集經》、《阿彌陀經》、《文殊般若經》、《金剛波若經》等,皆於此處宣說。

祇樹給孤獨園,是舍衛國的一座重要的園林,相傳在公元前六世紀,舍衛城裡有一位家財萬貫,而又仁慈悲憫的長者,名叫悉達多,由於他樂善好施,經常救濟貧困的人民,因此大家都尊稱他為給孤獨長者,意思是無可比擬的佈施者,一天在前往王舍城的路上,見到寒林丘塜間打坐的佛陀,給孤獨長者遙見佛已,即至其前,以俗人禮法恭敬問訊:“云何,世尊,安隱臥否?”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婆羅門涅槃是則常安樂

愛慾所不染解脫永無餘

斷一切希望調伏心熾燃

心得寂止息止息安隱眠。”

爾時,世尊將給孤獨長者往入房中,就座而坐,端身繫念。

爾時,世尊為其說法,示教照喜已,世尊說:“諸法無常,宜佈施福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欲味、欲患、欲出,遠離之福。”給孤獨長者聞法、見法、得法、入法、解法,度諸疑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心得無畏。

聽了佛陀說法得給孤獨長者,當下就皈依了三寶,成為一名虔誠的在家居士,併發願要終身,供養僧團,包括衣被、飲食、房舍、床臥、隨並湯藥等一切所需,希望佛陀能到舍衛城敬住說法,讓舍衛城的人民也能學習解脫之道。佛陀默然的接受了這位仁善長者的請求,給孤獨長者回到舍衛城後,立刻開始積極的物色合適的土地,以便建造精舍,恭請佛陀前來敬住,後來由祇陀王子捐樹、給孤獨長者捐地所造就的這座靈園精舍,就被稱為祇樹給孤獨園。

“ 比丘”一般意譯為“乞士”,佛家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大智度論》卷三列舉了比丘的五種意譯:乞士、破煩惱、出家人、淨持戒、怖魔。其中乞士是最常見的意譯。隋·吉藏《法華義疏》卷一說:“比丘名為乞士,上從如來乞法以練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比丘是佛的弟子,當然要從佛乞法,但為什麼要向俗人乞食呢?原因是比丘出家學法,一般不作治生產業,乞食不但可以省事修道,而且可以破除驕慢之心。”釋迦牟尼出家時,其父淨飯王派憍陳如等五名親信隨侍。釋迦成道以後,這五人在鹿野苑聽法出家,是最早的比丘。

在印度比丘的生活形態時,須遵守一定的戒律,護持三衣一缽,乞食自活住於阿蘭若處,少欲知足,離諸世俗煩惱,精進修道,一起證得涅盤。《雜阿含經》卷四雲說:所謂比丘者,非但以乞食受持在家法。與功德過悟距離。修正行其心無所謂,是則名比丘,而所謂戒律,一個不排所傳而有數目上的不同,四分律戒,戒本認為比丘須受持250條。

“世尊”是佛的十種稱號之一,佛陀的十個稱號分別代表了十種功德。既: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成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

內具智斷,受天人供養,故名應供

解離邪錯,知明為正,有靜思見,名為正遍知。

明行無缺,故言明行足,

具智涅槃,更不復還,故言善逝。

眾生世間棄世間,智照明白,故言世間解。

功智圓備勝出於人,無能及者,故名無上士。

以三乘勝法隨機調服,故名調御丈夫。

德備天人有所訓道,故言天人師。

覺智無礙,故言佛陀。

破諸煩惱,故言師尊。

著衣持缽,印度的夏天非常炎熱,在精舍中,只需要穿一條裙子。需要外出或參加法會時,則需要穿戴整齊。

根據僧團規定,比丘有三衣;一是安陀會,也就是通常看到的印度人穿的圍裙。不論睡覺還是工作都會穿在身上,二是鬱多羅僧也叫上衣,是大眾平時的日常禮服。三是僧伽黎也叫做大衣,為了禦寒,往往有兩層布縫製也叫福衣,再起時說法的時候穿著相對比較慎重一些。有時候也可以用來做被子蓋在身上。在現在的泰國或者緬甸,還有一些持戒嚴謹的僧人會三衣同時穿在身上去託缽乞食,其實他們往往下身穿安陀會,上身穿鬱多羅僧,肩上披著僧伽黎大衣,漢族僧人在穿著大衣的時候,因為擔心滑落,所以在大衣上加上了搭勾。

缽是出家人用來裝成施主供養食物的應器,意為“應器”或“應量器”,應是指三種相應,一,色相應,缽要灰黑色,令不起愛染心,二體相應缽體粗製,使人不起貪心。三大小相應,容量適中乞食不得超過七戶人家,令人不自口腹,當年護持佛法的四大天王,各持衣缽供佛佛以神力將其合為衣缽,所以一般缽的邊緣會有四層疊痕。

衣缽是出家人非常重要的兩件法物,具有具象表法的寓意,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把那些對前輩思想繼承較好的人,稱為得到了某人的衣缽真傳,這無疑是受到了出家人重視衣缽的啟發。

下一篇文章《金剛經》二。善現啟請分

此文若有錯謬,我皆懺悔,若有功德,普皆迴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唸佛、求生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