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玉器篇——宋元明玉器

中國的大部分工藝品宋到明這個時期變化都不大,比如我們熟知的傢俱、玉器,尤其是玉器,玉器過去的判斷宋到明都不做明確的判斷。比如宋到明什麼時期呢?大致專家或者說行家拿起這個玉就說這大概是宋到明的,就是他不做很詳盡的判斷。那麼什麼原因呢?是因為宋代力學的發達從宋起一直到明就規範了中國人一個行為,從精神層面上我們的生活變化也不大。宋代開始有一種玉器就開始流行,就是我們常說的玉墜。什麼是玉墜呢?俗稱疙瘩件,過去古玩行裡有一句話就說那有一個疙瘩件,就是這麼大一個疙瘩,可以攥在手中,這個就是玉墜。一般的情況下玉墜都是用籽玉來雕刻的,它隨形,不管是雕一個動物還是雕植物,還是就是一個玉疙瘩,有的良玉不雕,好玉不雕,那麼就是一個玉疙瘩穿一個孔就在手裡攥著。這個墜,玉墜的這個墜字本身就有下墜的意思,它比較重。我們隨身攜帶的這個佩,尤其是胸前攜帶這個佩一般要求分量儘可能的輕,體積儘可能的小,形狀儘可能的薄,薄你才能貼身。如果你想一個圓的疙瘩件在胸前這老鼓著一塊,隔著衣服人家都不知道你長什麼東西了,對吧?所以這個東西一般這個玉墜都擱在哪兒呢?即便戴在身上也都是擱在腰帶上,在腰帶外面懸掛,或者翻過來別在腰帶裡側。

那麼這個玉墜跟玉佩是有區別的,剛才說了第一個區別就是它的形狀,它是圓的,長圓的,橢圓的,它一定是一個比較立體的形象。而玉佩一定是一個片狀的。第二,這是一個手裡的把玩件,不是一個懸掛件。第三,玉墜是在宋代就有了,玉佩是很早就有了。我們前面幾課講過戰國到漢就大量的組佩在身上懸掛著,到了清代以後這種單個的不是組佩,單個的佩非常流行,為什麼宋代開始流行這種玉墜呢?跟我們今天有點相象,就是收藏之風大興。收成之風興的時候體現不僅僅是在你家裡多一個擺設,很多時候在遊走的時候在交友的時候會拿起這個東西給人家看,那麼玉墜又恰恰適合拿出來給人家看,我手裡攥著一個東西說馬先生我這裡買的一個東西,您給長一眼,拿出來看。一方面有一種炫耀,心中的滿足。另一方面有一種交流。所以在宋代的時候,玉墜就開始流行。玉墜有一個特徵就是它攥在手裡使你安心,很多人會忽略這種精神層面一個安慰。宋代以後,我們說了世俗的東西在開始增加,所謂世俗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開始拿這個玉墜開始炫耀。你看我這個玉質多好,我這個雕工多好,跟今天一樣。湖南電視臺《東方尋寶》報名熱線:一三一四二零二二零五五 宋代的小孩由於執蓮,被譽為連生貴子,所以連生貴子這個圖案從宋到明到請移至延續下來,清代有大量的圖案都畫蓮生貴子,一個蓮花一個童子叫連生貴子。

宋代仿古玉盛行第三個原因就是經濟原因,我們都知道到了北宋的後期就開始物物阜民豐。這個富裕使很多士大夫有了閒的時間,有時間了,又有錢,所以就追求這種收藏文化。我們知道金錢一定是忙出來的,你想掙錢在家等著是肯定不行的,但文化一定是閒出來的,文化是一定有足夠的時間養育它,去喜愛它,去研究它。宋代玉器它體現的更多是溫故而知新的這層含義。這層文化含義的核心就是懷舊,我們當發展的快的時候一定是懷舊的。唐代發展的非常快,一說大唐中國的經濟中國的文化,文化本身強調這種懷舊的時候,其實是一個進步,這個進步很重要。就是我們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認識到文化在經濟中所起的作用,我們今天老說文化創意產業,過去根本就沒有這個詞彙,什麼叫文化創意產業,文化都是來批判地。那麼對傳統文化的要求,今天看來在全世界是有共性的。各民族只要文化悠久的民族都在追求自己的這種文化。

宋到明的玉器,基本上是禮儀功能越來越衰退。它與世俗走的越來越近,我們前面講過玉器最早是禮儀功能,我要擺那兒看,我要拜,我要祭祀。尤其到了明代工匠把生活中的理解點點滴滴的都融進了這個玉器,那個時候的玉器在把玩當中它一定要融進這種生活的概念,追求寓意,追求吉祥,使玉器成為百姓生活中的樂趣。儘管這個時期在中國的玉器史上,宋到明上不如商周之宏大,下不如乾隆之精美,但它依然反映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