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崇禎皇帝為什麼不向各地藩王們徵收軍餉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繼位,擺在他面前的是:關外的建州女真族已經非常強大了,還時不時的進犯明朝北部;關內陝西的農民起義開始興起,並且不斷壯大。縱觀崇禎一朝,關內關外都需要不斷持續用兵,每年鉅額的軍餉都擺在崇禎皇帝面前。

面對每年鉅額的軍餉,崇禎一朝只有不斷的增加農民的田賦,即透過“三餉”(遼餉、練餉、剿餉)的加派來增加財政收入。加重收取商業稅、向皇親國戚、大臣借款等等都沒法實施,似乎只有向農民加派賦稅,才是整個明朝政府都同意實施的方法。至於為什麼不向各地的藩王們徵收軍餉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根本收不了。

關於向各地的藩王們徵收軍餉的方法,其實早在明朝崇禎後期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來了。公元1639年2月,薛國觀繼任為內閣首輔,在崇禎皇帝面對著軍費支出浩大,財政入不敷出的情況下,內閣首輔薛國觀向崇禎皇帝提議向皇親國戚、官僚“藉助”;名義上稱為國家向這些皇親國戚和官僚大臣借點錢充當軍餉,實則為為國捐獻一些銀兩。對此,崇禎皇帝表示同意。

於是,內閣首輔薛國還進一步向崇禎皇帝獻言:向官僚大臣的借款的事,臣可以協助來辦,但向皇親國戚就必須要陛下獨斷。並且提議最先向皇親國戚中的武清侯李國瑞家借款40萬兩白銀。於是,李國瑞拆毀宅邸,把家裡的瓶瓶罐罐都拿到大街上去賣,都沒有湊出幾萬兩銀子來,以此來顯示自己的清貧。崇禎皇帝大怒,將李國瑞的爵位也廢除了,李國瑞也在惶恐之中逝世。

後來,向朝中的大臣們借款,朝中大臣們也一個個都向崇禎皇帝哭窮,個個都表示自己是清官,家無餘財,於是一大群官僚大臣總共才拿出了十幾萬兩白銀。最終,這種關於國家向這些皇親國戚和官僚大臣借點錢充當軍餉的方法就不了了之,更別說向各地的藩王們借錢了。

崇禎皇帝想象這群皇親國戚、官僚借錢充當軍餉,現實就是根本收不上來,作為既得利益者,這群皇親國戚只顧自己的享受,哪裡還管其他的;對於這群皇親國戚,除非死到臨頭,不然想讓他們拿出鉅額銀兩無異於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