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歸去來兮陶淵明:生活給你多少磨難,就會給你多少圓滿

陶淵明,別號陶潛,字元亮,生於書香之家。他祖父曾是太守,家境相對富裕。陶淵明勤奮好學,“從小到大學習儒家經典”。當他八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家庭逐漸衰落。陶的母親在12歲時去世,陶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陶淵明的青年時代“志存高遠,異於俗”,20歲離家,開始了自己的“遊宦”事業,主要是做一些文案文案的文案寫作工作。

當時還沒有科舉制度,老百姓的孩子即使有天賦,也很難出人頭地。直到29歲時,陶淵明才在江州得到了一個“祭酒”的職位。他的行政級別雖然不高,但屬於國家幹部級別。

按理說,應該好好珍惜這個機會,但陶淵明自由散漫慣了,而且嗜酒如命,單位勞動紀律特別嚴,每天必須按時打卡不說,中午還不讓喝酒,老子的職務就叫“祭酒”你不讓喝酒,還有天理嗎?跟領導關係也因此鬧僵了,“不堪吏職”,沒多久就辭職了。

事實證明,陶淵明的第一次辭職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至於陶淵明,不考慮東晉,單憑詩歌是不可能把他看透的。可以肯定地說,他不是厭惡官場之類的隱世者他只是太驕傲,太高傲,又有點可憐。為什麼這麼說?

這還要從他的那個時代,往前推幾十年的晉成帝時期說起。當時,晉明帝26歲去世,東晉剛剛結束了王敦的混亂局面,這真的很可惜,因為他是司馬家難得地明白人。這一點可以從明帝死後的名字上看出來。當時,明帝留下了一個四歲的兒子和一個十幾歲的王后。

孤兒寡母,實在不好辦。加上東晉本身是個比較特殊的王朝,君不君,臣不臣。不過也無可厚非,畢竟是臨時組的唱戲班子。因為有王敦之亂在前,朝廷和世家不會再讓琅琊王氏獨大。王與馬共天下的時代基本結束。然而迎來的卻是另一個,庾與馬共天下。

新帝衝幼,於是身為太后哥哥、新帝舅舅的庾亮庾美人成了輔政一把手,朝廷一哥,甚至壓王導一頭。

世人都讚歎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大家也都深諳陶淵明生逢亂世、報國無門的苦悶;更多的人則同情他歸隱田園後終日勞累卻食不果腹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