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什麼是最正宗的重陽節味道!看古人逛吃逛吃過佳節!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也是傳承了千百年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古人常常在這一天賞菊飲酒吃螃蟹,登高望遠,慶祝佳節。雖然古代社會較現在落後不少,但在吃喝玩樂上他們可一點都不遜色。今天就贈你幾本佳作,一起來感受一下古人是如何逛吃逛吃過佳節的吧!

一本節日之書,記載著中國人五千年的生活軌跡。

在瞭解古人是如何過節之前,先幫大家瞭解一下我們的傳統節日。

還記得小時候每個人都會背誦的那句關於重陽節的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如詩句所表達的情感一樣,中國的傳統節日不止是紀念日,更是情感的寄託。

愛情和親情,生離和死別,不同的節日中包含著不同的生活情緒。一本節日之書,就是一本中國人的生活簡史。

著名學者餘世存撰寫的《節日之書》,將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精髓進行全方位講述,以學者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將中國傳統節日進行完美解讀。

然而隨著現代化程序的加快、文化傳統的流失,節日的商業味漸濃文化味漸失,不少人呼籲:節日味淡了,沒了。所以找回傳統的節日味道也成了一項重要的任務。

今天就一起去古人的生活中找找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風俗和古人的生活方式吧,想必別有一番樂趣。

布衣飯菜,可樂終身,不必作遠遊計矣。

浮生六記 沈復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清朝才子沈復可謂恣意瀟灑人生的佼佼者。他早年出生於富貴之家,精於花鳥魚蟲,吃喝玩樂。雖然晚年多難,卻也不影響他瀟灑人生。

沈復和妻子陳芸志趣投合,伉儷情深。吳地有個風俗,八月十五夜,婦女們都要出門,結伴遊玩,一起“走月亮”。可他偏偏帶著妻子夜入滄浪亭,伴隨著炊煙四起,晚霞燦爛,大家環環圍繞席地而坐,細細品茶,觀林梢明月,可謂樂事。

在自傳散文體小說《浮生六記》裡,記敘了他的一生,這本書也可以說是清朝社會生活實錄。

書中記閨房之樂,琴瑟相和、繾綣情深;記閒情雅趣,貧士心性、喜惡愛憎;記各地浪遊,山水名勝、奇聞趣觀。作者以純樸的文筆,記敘大半生的經歷和當時的民情風俗,為讀者展現了一卷古人生活縮影。

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

連鬥蛐蛐都有著那麼大的學問,如果特意瞭解的話,你一定會驚訝於古人在玩樂上的造詣。

古代關於玩樂,可是精細活兒,不像現代社會那麼單一。歌館樓臺、園林池澤、戲曲聲樂、奇花異木、節俗遊藝,全都是可以深入研究的玩樂必備專案。

如果你也好奇古代人在玩樂上能弄出什麼花樣,那麼明代散文大家張岱的傳世名作之一《陶庵夢憶》,絕對是不可不讀的精彩佳作。

書中所記的大多是作者親身經歷過的世間雜事,深刻描繪晚明社會生活風貌。當這幅歷史生活長卷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時,讀者也將深深沉醉於古代民俗風情中。

後世人贊其作品摹景記人逼真肖似,極富於畫面感,讀之如昔日場景再現,引人入勝。書中人事風物鮮活,而具有記錄歷史的意義。

民以食為天,吃喝從來都不是小事。

中秋吃月餅,十五吃元宵,無論是什麼節日,都離不開吃食二字,總有一樣食物是這個節日的代表。古人不僅注重節日,也注重吃喝,在吃食上,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

汪曾祺老先生《宋朝人的吃喝》裡,就在宋朝的吃食方面做了著重介紹,讀來趣味十足。

比如宋朝市面上的吃食似乎很便宜,餐具往往比食物更值錢。

除此之外,古今許多飲食習慣都不太一樣,但有一點,宋朝人民和今天的我們絕對是一樣的待遇,那就是速食。宋朝的餚饌多是“快餐”,是現成的。

吃食有了,沒酒怎麼成?宋朝人飲酒和後來有些不同的,總要有些鮮果乾果,如柑、梨、蔗、柿,炒栗子、新銀杏,以及萵苣、“姜油多”之類的菜蔬。

看汪老先生談吃食,不論是古是今,瞭解傳統文化的同時,總有令人有大快朵頤之樂。其清淡筆觸之下,再現的是真純的人性之美。

生活節奏飛快的今天,已經很少再有人細心紀念這些傳統佳節。其實傳承下來的傳統節日,更多的是為了寄託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對家人的情感。可以的話,停下腳步,像古人一樣過過慢節奏生活,浮生偷閒,吃喝玩樂,才是百味人生。還記得小時候關於過節的故事嗎?評論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美好回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