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近現代美術發展時期的重要人物

近現代美術發展時期的重要人物

陳師曾(1876—1923),著有《中國人物畫之變遷》《清代山水畫之派別》《清代花卉畫之派別》等著作或文章。其作品較多的是大寫意、花卉畫和一些山水畫,有《讀畫圖》《北京風俗》等。

齊白石(1864—1957),原名齊純芝,號白石、白石翁等,湖南湘潭人。少時牧牛砍柴之餘讀書習畫,一生作畫不輟,經過“五出五歸”及“衰年變法”確立起雄健爛漫的畫風。其作品現有迎合文人士大夫欣賞口味的一面,又有淳樸、熱烈、濃重的鄉土味。傳世作品有《墨蝦》《蛙聲十里出山泉》《看你橫行到幾時》等。

黃賓虹(1864—1955),又名質,字樸存。浙江金華人,祖籍安徽歙縣,山水畫以“黑、密、厚、重”的獨特風格著稱,以《逆孫雪居筆意》《西湖棲霞嶺》為代表。他提出過“五筆七墨”的說法,所謂“五筆”即平、圓、留、重、變;所謂“七墨”即濃、淡、破、潑、積、焦、宿。

李鐵夫(1869—1952),原名玉田,是我國近代美術史上最早出國留學的畫家,代表作有《音樂家》《老教師》《少女》等。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傑出的國畫大師,與齊白石並稱為“齊張”。代表作為《丹山春曉》《長江萬里圖》《廬山全景圖》等。

潘天壽(1898—1971),其花鳥畫畫風雄渾奇崛,傳統功力深厚;重視畫面佈局,經營嚴謹而又出奇制勝。作品以《雨霽圖》《松鷹圖》《小龍湫下一角》為代表。

傅抱石(1904—1965),畫家兼美術史家,其畫受竹內棲風影響較大,以《中山陵》《聲喧亂石中》《不辨泉聲抑雨聲》為代表。在美術理論方面著有《中國畫變遷史綱》等作品。

李苦禪(1898—1983),原名李英,代表作有《雙鷹圖》《荷塘西翠圖》等。

趙望雲(1906—1977),原名趙興國,較早深入農村寫生,開闢了藝術走向十字街頭的道路。有《疲勞》《風雨下的民眾》《魯西水災一寫》《驢抬不起頭》等作品。

傅抱石和關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山水畫有重大影響。

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屺亭橋人,傑出的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歐洲八年,熔中西方美術為一爐,贏得巨大國際聲望。擅長國畫,也善油畫,尤擅畫馬。代表作有油畫《田橫五百士》《傒我後》,中國畫《九方皋》《奔馬》《群馬圖》《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

劉海粟(1896—1994),江蘇常州人,傑出的畫家、美術教育家。他在中國首次採用裸體模特寫生,是中國近代美術教育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黃山》《曙》等。

林楓眠(1900—1990),“調和”中西繪畫的長處而創立獨特風格,代表作有《魚鷹小舟》等。他與徐悲鴻、劉海粟同列為現代美術教育的“三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