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宋太祖趙匡胤為收回燕雲十六州做了哪些準備?最後為何沒有用到呢?

眾所周知,燕雲十六州是宋朝永遠的痛。為了收回這片土地,歷代宋朝皇帝費盡心力,結果卻竹籃打水一場空。早在宋太祖趙匡胤登基之初就已經在為收回這片土地作準備,因為燕雲十六州特殊的地理位置,是關係到宋朝能否強盛的大問題。為此趙匡胤提出了各種政治和軍事上的方案,為收回燕雲十六州做準備。在這些準備工作中,封樁庫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趙匡胤壓箱底的大招。可由於他倉促離世,使這個計劃沒有來得及執行。封樁庫中為收回燕雲十六州而準備的鉅額財富也沒有用到,最終也不了了之。

燕雲十六州是在五代十國時期,由後晉的兒皇帝石敬瑭送給契丹人的,換取了契丹人支援他推翻李從珂的後唐政權。這個地理位置非常的關鍵,正是中原腹地與北方草原的分界處,也是北方少數民族南下入侵中原的必由之路。契丹人得到這片土地後,便佔據了戰略上的有利地位,而中原王朝則面臨無險可守的尷尬境地。於是契丹軍隊年年南下入侵,給河北百姓帶來了沉重的傷害,也成為中原王朝最大的安全隱患。為了解決這個大患,從後晉出帝石重貴開始,中原王朝的皇帝便多次謀劃收回燕雲十六州,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

趙匡胤建立宋朝以後,也繼承了在他之前的中原皇帝的經營思路,認為燕雲十六州是中原王朝能否重新強大的關鍵所在,所以必須用盡一切辦法收回。封樁庫便是趙匡胤為收回燕雲十六州而設計的方案,目的是用贖買的方式從契丹人手中收回燕雲十六州的領土。封樁庫是趙匡胤設立的專用資金庫,他把每年宋朝盈餘的資金存入封樁庫中,打算存夠錢後,便遣使向契丹贖回燕雲十六州。如果契丹人不同意,他則用封樁庫中的錢建立軍隊,用武力方式奪回燕雲十六州,從而完成中原王朝的重新統一。

按照趙匡胤的計劃,需要贖回或武力收回燕雲十六州的資金的海量的,所以封樁庫中也被存入了天文數字一般的財富。可惜的是,趙匡胤五十歲便英年早逝了,這個計劃沒有來得及執行。於是問題來了,趙匡胤去世後,封樁庫中的錢是如何處置的?這筆鉅額財富最後下落如何?

從歷史文獻的記載來看,這筆本來用於收回燕雲十六州的專用資金,被趙匡胤的繼任者們,用各種名義劃歸皇室私用了。開啟這一先例的便是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而從趙光義之後的宋真宗和宋仁宗也相繼從中挪用了鉅額錢財,使得封樁庫中天文數字一般的資產不過三代便消耗殆盡。

根據封樁庫的建立的過程看,這裡面的錢一部分是宋朝當年的財政盈餘財政。另一部分是宋朝統一南方過程中,從後蜀、後唐、吳越、南漢等格局勢力繳獲的戰爭收益。史料記載,這裡面的錢是天文數字的,讓繼承皇位的趙光義都感到驚詫。趙光義曾對宰相說,“

此金帛如山,用何能盡!先帝每焦心勞慮,以經費為念,何其過也!

”根據後世的學者們推算,這裡面的鉅額財富達到了數千萬貫,數倍於當時國庫的資金總量。然而趙光義並沒有把這筆錢用於趙匡胤設計的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計劃上,而是把封樁庫的資金劃入了皇室私有內庫名下。

趙光義先是將封樁庫改名為右藏庫,然後又將其於國庫合併成為內藏庫。最後他把內藏庫下面屬於封樁庫的一部分改成景福內庫,於是這部分資產就變成皇室宮廷所擁有,並不再歸屬於朝廷管轄。本來封樁庫是屬於國庫的一部分,歸屬於朝廷管轄,按道理是取之於民和用之於民的。趙匡義以管理國庫財政的大臣不能節約用度,所以便提出由皇室管轄,實際上則挪用和霸佔了這筆天文數字一般的財富。在得到這筆錢的初期,趙光義還不敢太亂來,支出方面都還比較符合封樁庫設立之時的初心,可到了宋真宗和宋仁宗時期卻完全亂了套。

從歷史記載來看,在趙匡胤執政時期,朝廷對於封樁庫的支出是非常謹慎和節儉的,一切都圍繞著存錢的目標。所以到了趙光義繼承皇位後,才會對封樁庫的鉅額財富感到驚訝。趙光義即位後,先後收回了吳越國和北漢,也取得了很多的戰爭收益,這段時期封樁庫的錢屬於增長狀態。

等到他在高梁河戰役和雍熙北伐中失利之後,封樁庫中資金的使用便逐漸偏離了原來的本意。在高梁河戰役和雍熙北伐之中,宋朝軍隊兩次慘敗於契丹軍隊之手,有生力量被重創,趙匡胤留下的精銳軍隊損失殆盡。在這樣的情況下,趙光義和宋朝朝廷逐漸陷入消沉之中,武力收回燕雲十六州的計劃被擱置起來。

收回燕雲十六州的計劃被擱置了,但是封樁庫的錢還存在,於是朝廷上下的權貴們便盯上了這筆鉅額財富。為了合理合法地使用這筆錢,趙光義又打起了取之於民和用之於民的招牌,以補充朝廷國用的名義,多次從封樁庫中提取資金。可畢竟這種事情好說不好聽,趙光義在幹這事的事情還有些底線,不敢過分的挪用其中資金,所以封樁庫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損失。可等到宋真宗即位後,朝廷形式大便,封樁庫的財富就再也保不住了。於是眼紅這筆財富的朝廷權貴,以各種名義向皇帝要錢,使得封樁庫的資金逐漸消耗殆盡。

宋真宗不像趙匡胤和趙光義,他性格軟弱,不能完全掌控朝政,朝廷大權便落入了北黨文官集團之手。這些文官們眼紅封樁庫的財富,便以各種利用向封樁庫借貸。或是軍費需要,或是治水需要,各種需求不一而足。據說借貸最厲害的時候,每年要借出兩三百萬貫,而大部分都沒能還回封樁庫。借錢不能還的官員朝廷只能除名,可這錢就要不回來了。長期以往,借出的錢不了了之,封樁庫的錢就越來越少。在這種提款機的狀態下,再多的銀子也經不起折騰,趙匡胤為了收回燕雲十六州而節省下來的錢,便大部分落入北黨官員的腰包之中。

除了百官無休止的借貸以外,宋真宗本人也是花錢如流水。為了從北黨官員手中奪回朝廷的控制權,他聯合以丁謂、王欽若為首的南黨官員,發起了天書和封禪的活動。他們透過搞這些活動來提拔自己的黨羽,於北黨爭奪朝廷的官位和話語權,搞出了天禧黨爭。在黨爭的過程中,天書和封禪活動是要花費鉅額資金的,朝廷的國庫根本支援不了,便很多消耗便從封樁庫裡出。比如當時為了把封禪用的各種器具運輸到泰山,所花費的運費就達到銀十萬兩之多。而在封禪之地修築祭壇等更是花費無數,僅僅封禪泰山的總花銷就超過錢八百萬貫。

由於宋真宗執政時期的黨爭亂象,使得宋朝逐漸陷入了三冗的危機之中。這三冗雖然在歷史上被認為是冗兵、冗官和冗費,可從根本上來看就是缺錢。冗兵需要大量軍費,冗官需要養大量官員,而封禪和天書運動等開銷形成冗費,對朝廷的財政形成了空前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宋朝在民間、軍隊、士紳階層的各方面出現了各種危機。由於天災人禍的頻繁發生,這種危機在宋仁宗年間集體爆發,這給宋朝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局面。為了應對這些政治、軍事和朝廷內外的亂局,宋仁宗不得不將內庫掏空,封樁庫自然成了最後的希望。

經過這麼幾輪的變著法的從封樁庫提款,再多的錢也有被用完的時候。從歷史文獻的記載來看,封樁庫的財富的確是非常驚人的,能夠被宋朝三代皇帝折騰這麼多年也是奇蹟了。可是面對朝廷官員們的貪慾,這點錢只是杯水車薪,儘管宋仁宗節儉到了極點,也滿足不了這些人的胃口。

實際上封樁庫的計劃只是趙匡胤的一廂情願,並沒有得到朝廷和皇室的廣泛支援。他之所以能存下如此海量的財富,還是得益於他強大的個人魅力和對朝廷的掌控能力。他有著復興華夏,重現漢唐盛世的雄心,但是朝廷和皇室沒有。當他去世後,官員和皇室的貪慾便盯上了這筆財富,最終使得這個計劃不了了之。

在皇室中人看來,封樁庫就是私人財產,隨便他們怎麼折騰。宋太宗、宋真宗和宋仁宗三朝,為了穩定皇位,控制朝廷大局,皇帝都拿出大量資金滿足政治操控的需要。天書活動、泰山封禪、宋仁宗年間的各種超額賞賜,都成了這筆資金消耗的去向。而對掌控朝廷政治的北黨文官來說,這些錢都是打下南部割據政權的戰利品,理應大家分潤。所以寇準、李迪的北黨宰相對於百官侵吞國家資產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是縱容這種貪腐,使得大量錢財流入官員私人的腰包,根本沒有花到收回燕雲十六州的方面。

可以說除了趙匡胤以外,後面的皇帝雖然天天唸叨收回燕雲十六州,但卻並沒有真正把此事放到第一位。而控制朝廷的北黨官員,更是把燕雲十六州當作玩弄政治的籌碼。只要燕雲十六州不收復,他們就能以這個理由無限制地向朝廷和百姓要錢,這是典型的養賊自費的政治手段。再加上不願意在北方戰爭中消耗自己的勢力,便集中在朝廷黨爭中爭權奪利,使得宋朝國力大量被內耗。好在有著封樁庫的錢打底,才讓宋朝撐了那麼些年。而明朝的遇到於宋朝極為類似的情況,卻沒有這筆錢打底,最終在內憂外患中國破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