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在古代大禹為何要造九鼎?九鼎為何會象徵著國家政權?

在古代中國,爭霸天下也被稱作問鼎中原。九鼎為什麼會與國家最高權力掛鉤?大禹最初又為什麼要造九鼎呢?

“問鼎中原”這個典故出自《左傳·宣公三年》。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發兵攻打居住在陸渾之地的戎人。陸渾在河南嵩縣北部,距離東周首都洛陽不遠。

陸渾戎當然不是對手,楚軍大獲勝利。不過,楚莊王並沒有就此停手,而是大手一揮,指揮大軍一路向北,進入了周天子的領地,來到了洛水邊。

周定王非常恐慌,便讓王孫滿以勞軍的名義去探探虛實。天子使者來到楚營後,楚莊王劈頭便問王孫滿: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

▲楚莊王出征雕像

王孫滿這樣迴應道:

“鼎的大小輕重在於德而不在於鼎本身。從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時候,把遠方的鬼神畫成影象,讓九州的長官進貢銅器,鑄造九鼎並且把影象鑄在鼎上,所有物像都具備在上面了,讓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

所以百姓進入川澤山林,就不會碰上不利於自己的東西。魑魅魍魎這些鬼怪都不會遇上,因而能夠使上下和諧,以承受上天的福佑。

夏桀昏亂,把鼎遷到了商朝,前後六百年。商紂暴虐,鼎又遷到了周朝,德行如果美善光明,鼎雖然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亂,鼎雖然大,也是輕的。

上天賜福給明德的人,是有一定期限的。成王把九鼎固定在郟鄏,占卜的結果是傳世三十代,享國七百年,這是上天所命令的。周朝的德行雖然衰微,天命並沒有改變。鼎的輕重,是不能詢問的。”

楚莊王聽完,無言以對,也沒有再強求,不久便離開了東周境內。以上便是問鼎中原的出處。

▲春秋形勢圖

楚莊王當然不是一個單純的好奇寶寶,只是想了解下九鼎的大小輕重。從王孫滿的回答中,我們不難看出,九鼎乃是國家的象徵,它的遷移代表著政權的轉移。由此,楚莊王的問鼎,透露的是他欲取周而代之的野心。

進入戰國以後,諸侯國向周天子謀求九鼎的次數越加頻繁。不僅秦國多次興師臨周而求九鼎,齊國、魏國、楚國等也都對九鼎朝思暮想,恨不能自己獨佔。周天子則在各國中周遊,利用他們彼此的矛盾艱難地保住這國之重器。

不過,九鼎為什麼成了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呢?

▲大禹,為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

在古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即祭祀,戎是軍事。也就是說,國家一共兩件大事,一件是祭祀,一件是軍事。

祭祀是溝通人和神的方式,代表著民眾的宗教信仰,它是凝聚一個國家民眾的精神力量,進一步構成國家合法性的基石。

因此,祭祀權和祭祀器皿,自然成了國家最高權力之象徵。誰掌握了這些東西,誰便擁有了王權。這就是九鼎為政權象徵的由來。

以上是較為流行的說法,為很多人所接受。然而,真的如此嗎?

古代的鼎,用途分兩種,一種是被用來做區分貴族身份的禮器,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另一種則是祭祀用器,盛放宰殺的牲畜(這類東西有個專門稱呼——犧牲),以供神靈享用。

的確,鼎的一大功用便是祭祀,但祭祀並不都是用鼎。實際上,上古時期許多重要的祭祀並不用鼎。

殷人祭祀方帝的主要方式是燎,即將木柴捆成一團,在上面放上牛、羊、豬、狗等犧牲,然後點火。周人祭天的方式是柴,方法和商人的燎差不多。兩者都沒有用到鼎。

此外,殷周其他的祭祀活動中,作為盛放犧牲的器皿眾多,列於廟堂之上的有包括“寶尊彝”等等,並不是只有鼎一種。

由此可以看出,上述那種認為,九鼎因為用於祭祀而被視為政權象徵的說法,恐怕並不符合事實。那麼,九鼎的神秘力量從何而來呢?

▲夏代地圖

答案還得從王孫滿的回答中去尋找。

王孫滿的回答分為兩部分,其一,敘述九鼎的來歷,以及它的功效。其二,告訴楚王,天命都是有時間限度的,過了期限,天命才會轉移。周的天命是七百年,現在還沒到時間,所以鼎的輕重還不該你問。

九鼎神奇之謎就藏在答案的第一部分:

“從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時候,把遠方的東西畫成影象,讓九州的長官進貢銅器,鑄造九鼎並且把影象鑄在鼎上,所有物像都具備在上面了,讓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

所以百姓進入川澤山林,就不會碰上不利於自己的東西。魑魅魍魎這些鬼怪都不會遇上,因而能夠使上下和諧,以承受上天的福佑。”

依據王孫滿的這番話,夏王鑄造九鼎(通常認為是大禹鑄造九鼎),並把九州的神鬼刻畫在鼎上,首先是為了讓民眾辨別什麼是神靈,什麼是怪物。不過,這不是最終目的。

▲紹興大禹陵

其最終目的,是保證民眾在出入川澤山林時,不會遇到有害的東西。即便魑魅魍魎這些鬼怪存在於川澤山林之中,它們也不敢來害人。因為大禹做了這樣利於萬民的功德,上天自然非常高興,便放心地把天下交付給他們,這就是夏朝天命的由來。

由此可知,九鼎的神奇之處,在於它身上刻有那些奇異的神怪影象。因為有這些影象,鬼怪才不敢危害百姓,人們也自此安居樂業,幸福生活。

所以,大禹為了保證百姓不受鬼怪侵擾,而鑄造了九鼎。自從九鼎鑄成,因為可以保護民眾不受鬼怪侵害,使得人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上帝於是降下天命,夏自此獲得天命而治理天下。

可以說,夏朝天命便源於九鼎,而九鼎也因此被視為國家政權的象徵。

▲古代鼎類複製品

不過,有人可能會質疑,所謂大禹鑄九鼎闢鬼神(也稱為鑄鼎象物,在這裡,物即鬼神之意),怎麼看怎麼像神話,與歷史根本搭不上關係。而從神話角度來分析九鼎與國家權力之間關聯,這種做法不是胡鬧嗎?

其實,這是個誤會。大禹鑄鼎象物應當是一種原始巫術,並非神話。

巫術是一個世界範圍內的現象,每個民族在它早期的文化發展中,都有一段時間是巫術佔統治地位的階段。大禹的鑄鼎象物,大體就是夏民族巫術文化的一種反映。

巫術發揮作用的原理,根據弗雷澤的分類,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相似律為基礎的模仿巫術或順勢巫術。在這種巫術中,巫師只要透過模仿便能達到他的目的。

▲夏朝百姓捕魚

另一種是以接觸律為基礎的接觸巫術。在這種巫術中,巫師需要獲取某人身體的一部分或者他身體曾經接觸過的物品,透過對此媒介施加影響以達到相應的目的。

大禹的鑄鼎象物屬於模仿巫術,運用的是第一種原理。依據模仿巫術的原理,九州魑魅魍魎的形象既然已經全部被刻畫在九鼎之上,那麼,只要對這些影象實施法術,就能夠傷害到他們的實體。

如此一來,鬼怪便全在夏王的掌控之中,人民自然可以放心安全地出入山林川澤,而不用擔心受到傷害。

這種透過影象實施詛咒和攻擊敵人的做法,又被稱為偶像祝詛術。這一做法曾在世界各民族中廣泛流行,在古代中國也不乏案例。

▲大禹治水雕塑

《六韜》和《太公金匱》中曾經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周武王推翻商朝後,丁侯不服,因而不來朝見。姜太公於是命人畫了一幅丁侯像,他朝畫像接連射箭三十天,使得丁侯大病一場。

丁侯讓人占卜病因,得知起因自周朝,他於是趕緊派使者去朝見武王,表示歸順之情。姜太公這才將丁侯畫像上的箭一一拔去,等到所有的箭都拔去時,丁侯的病不治而愈。

由此,四方諸侯莫不敬畏,都紛紛前來朝覲武王。《封禪演義》中,陸壓射殺趙公明的釘頭七箭書,大概便是出自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