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現代普通人的伙食,與古代的皇帝相比,誰吃得更好

先說說現代普通人的伙食,我們家五口人,兩個孩子,兩個大人,一個老人,每頓大概是一到兩個肉食,三到四個素菜,算是比較清淡的了,一天就算兩頓正餐,早餐不算,每天的伙食費大概是40~50元左右,這種生活水平只能說是普通人中的普通水平了。

吃的肉大多數時候是豬肉,偶爾有雞肉、鴨肉和魚肉,基本上不吃海鮮,中部五線小城市也沒什麼海鮮賣,素菜的話什麼菜都有,一般是時令蔬菜和豆製品,我們家吃飯不喝酒,也不喝飲料之類,就光吃飯,這應該算是一個現代普通人的伙食了吧。

如果要跟古代皇帝比,要看什麼時候了吧,如果是堯、舜、禹時期,那肯定沒有我們吃得好,那個時候是半遊牧、半漁獵、半耕種狀態,而且是靠天吃飯,最為重要的是,那個時候是平均分配,皇帝(首領)與普通平民吃得差不多,主食一般是小米,肉食的話還看運氣了,如果運氣好,打獵打到了動物,那就天天有肉吃,如果打不到,就得喝小米粥了,再配點野果吃。

但是,從夏朝開始,天子吃的東西就不是普通民眾所能比的,夏、商、周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君主制開始加強的時候,直到秦朝統一了天下,建立了皇帝制度之後,皇帝就成為天下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吃著天下最好的食物,用著天下最好的物品,即使是今天的普通老百姓,也是根本比不了的。

就說周朝吧,周禮是中國封建社會禮制形成的時候,根據《禮記》的記載,在祭祀時,周天子可以使用九鼎八簋九俎二十六豆,諸侯七鼎六簋七俎十六豆,大夫五鼎四簋五俎八或六豆,士三鼎二簋三俎,而一般百姓則嚴禁用鼎。

這裡的鼎和簋(guǐ)都是裝食物的器具,天子、諸侯、大夫、士與平民百姓是有著嚴格的等級區別的,甚至都規定了鼎和簋的數量,雖然是祭祀用的,但鼎和簋也是吃飯時用的器具,周天子的等級是高的,一般人是比不了,放到現在也是普通人比不了的。

周朝最著名食物的就是周代八珍,所謂的周代八珍是指周朝舉行宮廷盛會所吃的八種食物,分別是:

1、淳熬:肉醬油燒稻米飯。

2、淳母:肉醬油燒黃米飯。

3、炮豚:煨烤炸燉乳豬。

4、炮:煨烤炸燉母羔。

5、搗珍:燒牛、羊、鹿裡脊。

6、漬:酒糟牛羊肉。

7、熬:類似五香牛肉乾。

8、肝網油:網油包烤豬肝。

這八道菜中除了前兩道是飯食,其他六種都是肉食,而且不是普通的肉食,

這種食物別說是古代,放到現在也是一般人遠遠吃不起的,至少是小康家庭到酒店裡才能吃到,不是普通人吃得起的,這只是周朝的宮廷盛會而已,說明在當時這些食物在王宮之中比較普遍了,天子以及王公貴族肯定能吃到這些食物

《楚辭 招魂》中也記載了楚國的國宴,其中的食物包括:

1、大米、小米摻和早熟的麥子與黃米所蒸熟的主食。

2、燉得熟爛的肥牛蹄筋。

3、調和酸苦之味的吳地濃湯。

4、清燉甲魚。

5、烤小羊羔。

6、蔗糖漿。

7、酸溜天鵝肉。

8、濃湯燉野雞。

9、煎炸大雁肉。

10、醬汁滷小雞。

11、清湯燜海龜。

12、蜜和麵粉製作的環狀糕餅。

13、麥芽糖。

這還是春秋戰國時期,食物已經非常豐富了,楚國的宮廷宴會上的食物一點也不比周天子的八珍要差,

這些食物基本上是王公貴族平常所吃的了,如果是楚王,只會比這更好,而不會更差,你說現在一個普通人能比楚王吃的好嗎?不能吧,但這還是2200多年之前呢。不要以為時代進步了,現代普通百姓就能比古代皇帝吃得好了

再看看後來的朝代,秦漢時期的主食是小米為代表的五穀,做飯煮粥都可以,肉食有牛、羊、雞、鴨、豬、鹿、狗等,一部分是自己養的,另一部分是打獵來的,當時的蔬菜品種比較少,主要有韭菜、芹菜、白菜、蘿蔔等一二十種,還有桃子、李子、杏子、棗子、桑果等水果,調味料只有鹽,而像前面提到的肉醬油只有王公貴族才有得吃。

普通士兵打仗時,根本吃不上菜的,就是光吃小米,只有比較富裕的家庭或者上流社會的人,才會有肉和蔬菜吃的,而秦漢時期的皇帝,主要是以肉食為主,輔以蔬菜、水果、粥等各種輔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但是當時的主要烹飪方式就是煮,因為沒有還沒有發明鐵鍋,鐵鍋是在北宋時期發明的,有了鐵鍋之後,才開始有炒菜的說法,當時的菜全部是煮熟的。

鴻門宴的時候,項羽招待劉邦吃的主要就是肉和酒,後來樊噲進來,項羽就直接賞了一隻豬腿和一壺酒給樊噲,根本沒有蔬菜,就是吃肉喝酒,樊噲在當時只算是劉備手下將領,級別也不是很高,但是項羽就真接一隻豬腿給樊噲吃,可見當時的肉食比較普遍,

以項羽的身份來看,算得上君主級別的了,吃肉是隨便吃,光是這一點,把肉當成主食,就是現在很多普通人比不了的,這還是秦末的時候。

《三國志 魏志 衛覬傳》:飲食之餚,必有八珍之味。

這是記載在三國史書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說:飲食的菜餚,必有八種珍寶的味道,這八種珍寶分別是: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蟬八種,這樣的食材在當時也只有貴族吃得起,那皇帝更是吃得起了,而由於動物需要保護,現代人基本是吃不到這些食材的,也吃不起。

如果是比味道,古代人當然比不了現代,現代各種調味品非常豐富了,要啥味就有啥味,古代不同,除了鹽就沒有別的調味品,但是古代的食物純天然啊,沒有新增劑,也沒有化學用品,食物比較好吃,也比較健康,這是現代人比不了的。

別說古代,我們80後小時候吃的食物的那種味道,現在都吃不到,我們小時候吃的東西都是自己種的,農藥都沒有,現在把這種食物稱為有機食品,我們小時候就是天天吃有機食品長大的,這個真不是吹的,那種味道現在再也沒有了,而古代人一直就是吃的那個味道,是現代人比不了的。

自從周朝出了八珍,後世朝代不斷有八珍的菜餚,一個比一個高階,後來的八珍還演變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高階食物越來越多,讓人眼花繚亂,隨便舉個例子,比如上八珍有八味菜,分別是:

燕窩、猩唇、駝峰、鹿筋、熊掌、猴頭、豹胎、蛤土蟆。

下八珍也是八味,分別是:

海參、川竹筍、龍鬚菜、大口蘑、赤鱗魚、乾貝、蠣黃、烏魚蛋。

不管是什麼八珍,那都是王公貴族以上級別才能吃得起的,而皇帝又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人物,吃這些八珍就像吃家常便飯一樣,光是為皇帝準備食物的御用廚師少則百八十人,多則上千人,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比如清朝的滿漢全席,這是清朝宮廷宴會的菜,共有108道菜,融合了全國各地的珍貴菜餚和食材,菜品讓人眼花繚亂,清朝皇帝的普通一頓飯至少也要20多個菜,而且都是精心製作的菜餚。

比如乾隆皇帝其中一天的食譜,早上吃了:冰糖燉燕窩、肥鴨、掛爐鴨子、野意熱鍋、掛爐肉等共19道菜,晚上吃的是:燕窩清蒸鴨、東坡肉、肉絲山菜、鹽煎肉共37道,普通人怎麼比,根本無法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