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別被忽悠了!一文學會如何用好你的侍酒師!——新手快速歸類選酒法

作者:酒量大過飯量

前言: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惑,雖然喝過一些葡萄酒,但每次看到酒架或酒單上琳琅滿目的產品時卻依然無從選擇?準備從順眼的包裝和自己的預算內隨機開個盲盒,最後卻在導購的幫助下稀裡糊塗選擇了利潤最高或是最難賣的那一款,開瓶後不出意外不是你所期待的…本文旨在幫你快速定位你想要的酒款型別,一秒鐘排除50%以上的錯誤答案!如果侍酒師剛好沒有你專業,推薦錯了產品,那麼喝完拎著瓶子約他在白金漢見吧。

葡萄酒=紅酒?很多人習慣把葡萄酒統稱為紅酒,尤其是較為年長的白酒消費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與葡萄酒的初相識大多是從紅色那一瓶開始,另一方面“白酒”這一名稱在華人範圍內早已擁有了不可撼動的統治者。所以很多人都預設葡萄酒就只有紅色的那一種。其實,葡萄酒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分成十數種基礎型別,並且相互組合成更多的門類。這種分類看似淺顯,少有人在意,但對於葡萄酒入門者來說卻是幫你最快做出選擇的關鍵。

首先,按照

顏色

,葡萄酒大體上可以分成

紅、白、桃紅

。這裡的顏色是參考酒液的顏色,而非葡萄果實本身,葡萄本身的顏色分紅白兩種(真實的色域非常廣,表皮偏粉的歸屬於白,而偏黑偏紫的歸屬於紅)。白皮葡萄只能釀造白葡萄酒,而紅皮葡萄卻能釀造紅葡萄酒、桃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因為部分色素只存在於表皮)!

需要說明的是酒液的顏色同樣色域非常廣,白葡萄酒從檸檬黃到金色、琥珀色、棕色;紅葡萄則是從石榴紅到磚紅、甚至是紫色;而桃紅葡萄酒也是從三文魚肉色到粉色、橙色都有。另有一類橙酒(尚未獲得Appellation),我認為可以勉強將其歸類為白葡萄酒,因為一般對於白葡萄酒我們不考慮單寧的影響,但此類橙酒雖然選用了白葡萄品種來釀造,卻有意的加強了單寧的萃取,從追求的風格和釀造方式上來說是不同的,最終在酒液的顏色上也有著金色、琥珀色、橙色甚至粉色。

https://www。smzdm。com/p/57101626/

不過這類更細緻的顏色分類對我們日常飲用、選酒的意義不大,葡萄酒顏色不代表品質的差異,很多人會認為顏色越深這款酒就越濃郁、越優質,並非絕對。但顏色確實可以作為我們篩選的第一步,比如白葡萄酒的適飲溫為10上下,在這樣一個寒冷的冬天,南方的酒友在沒有取暖裝置的情況下就很難承受一款透心涼的白葡萄酒,不如給自己煮一款熱紅酒,而北方的酒友卻可以把白葡萄酒冷藏(不建議常溫,容易炸裂…)當成冰棒一樣降火的替代。當然也可以根據食物,按照餐酒搭配的第一定律:紅(葡萄)酒配紅肉(豬牛羊等);白(葡萄)酒配白肉(雞魚等);桃紅配美人(作為小姐姐們的拍照道具,妥妥的ins風)。

至此,可以說已經排除了50%的錯誤選項。

接著我們以

二氧化碳含量

來看,可以分為

靜止酒和起泡酒

(在20時,二氧化碳壓力0。5帕)。靜止是相對起泡來說的,一般比較知名的起泡是香檳,從外觀上這兩類也非常容易區分,厚重的大肚瓶外加金屬絲纏繞的橡木塞,這些都是為了對抗高泡酒瓶中5-6 bar的大氣壓強(老司機們都懂,一般家用轎車輪胎氣壓也僅在2。3至2。5 bar之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也有些壓力較低、微泡的起泡酒只有2-3 bar,用的也是普通的玻璃瓶或者螺旋蓋,比如一些義大利的莫斯卡託阿斯蒂;還有少部分靜止酒保留了發酵過程中的二氧化碳從而產生些許起泡,比如具有“成年人汽水”之稱的葡萄牙綠酒,有意溶解一些二氧化碳,而非酒的缺陷。

所以下次選酒的時候你就要留心了,如果是在你的慶功宴上,記得一定要選香檳這類高泡酒才能噴湧迸發!另外悄悄告訴你,不考慮飲用的話,部分西班牙的卡瓦也是不錯的選擇,價格美麗(僅為香檳的1/3左右),噴沒了也不心疼!

另一重要的分類就是根據

含糖量

(起泡酒略有不同暫不討論),通俗的說就是葡萄酒的甜味。歐盟官方有對葡萄酒甜味等級的規定,不同的國家還有不同的術語(見下圖),但需要注意:與起泡酒不同的是,靜止酒非必須標註甜度術語在包裝上。比如在一款法國蘇玳上找不到“sweet”或“doux”的標註,但不影響其作為一款甜酒,好在正規渠道進口的葡萄酒都會在中文背標上標明“甜酒”或其他型別,減輕了不少選酒的難度。

比起“甜味”sweetness一詞,我更習慣用直譯“殘糖”(英文residual sugar即上圖RS)。因為殘糖是理化指標,有具體的資料可以參考,而甜味更多的是一種綜合的感受,好比一道菜很酸,你加了一勺糖可能嚐起來還是酸,但實際上這時候菜的含糖量更高了;如果加了十勺糖菜嚐起來甜了,但在理化指標上他的酸度也並沒有降低。雖然辨別葡萄酒的酸甜度對你的日常飲用影響不大,我也始終認為喝酒最重要的就是開心,但如果你想對葡萄酒進行品鑑、或者不同酒的比較,就要小心被他騙到。所以,僅提供一個以理化指標作為分類的參考,

按照葡萄酒殘糖量可分為以下型別:

1)

幹型

:4克/升,

2)

半乾型

:4-12克/升,

3)

半甜型

:12-45克/升,

4)

甜型

(sweet):45克/升。

不過這些資料同樣不太可能出現在酒標上,這時候就該輪到你的侍酒師出場了,他們可以根據上圖各種“暗示”甜度的術語和你的要求進行推薦。同時還要利用強大的知識儲備,比如最甜的葡萄酒糖含量可能超過400克/升甚至達到800克/升(一瓶可樂大概50克糖),如果沒有太多瞭解還沒有侍酒師的幫助,那盲選的酒很可能不是你所期待的樣子。

https://www。smzdm。com/p/70882395/

從食物的搭配上來說,幹型葡萄酒能搭配更多樣的食物,他可以消除油膩感,讓口腔更清爽,從而享受更多美味。在這一分類下,幹型是當前市場上最主要的消費型別。但甜味又總是對人類充滿誘惑,很多消費者最初的選酒方向都是“不酸不澀”(實際上高水平的酸度和單寧才是葡萄酒強有力的支撐),為此市面上的一些流通產品為了迎合消費者這一喜好會保留一些殘糖,收穫了不少追捧。為避免罵戰就不在此點名了。很多人可能還沒意識到自己喝的是一款半乾型紅葡萄酒,以至於再喝其他酒款感覺都不如此款酒甜美順口。而糖其實可以掩蓋葡萄酒的一些缺陷,垃圾酒甚至會選擇人工加糖。

最後是一類

加強型

葡萄酒,指在發酵過程中或發酵完後再新增酒精(葡萄蒸餾類),常見的有波特、雪莉、馬德拉等。這類酒最初的興起多是為了更高的甜度和更好的儲存,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一個品類。餐酒搭配也可以參考第二定律:當地菜配當地酒,比如你在西班牙餐廳點一份火腿,最適合搭配就是一杯氧化風格的雪莉。

以上這些分類方式還可以進行組合,比如一款桃紅+起泡酒,半甜+白葡萄酒,甜型+雪莉酒等等…有了這些分類作為基礎,下次選酒的時候就可以先說說你的想法,這一過程也有利於增強對葡萄酒的認識。部分餐廳和酒窖在此番過濾下能提供的選擇就已經不多了,可以再要求侍酒師簡單的介紹和推薦,畢竟菜是自己點,那麼酒當然也要自己選,喝出自己的風格,喝出自己的品味!

葡萄酒有千千萬,看完再選也不慢!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留下建議,篇幅有限難以展開,後續也可以聊些其他有趣話題。

後記: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於我的很多私人客戶爸爸,有時候聊上十分鐘我都很難找對他們的需求。希望各位看官閱後有所得。另外既然找我要酒,就別再問我好不好喝了,你們在期待些什麼?我自己選的酒難道我會說不好喝嗎?最後祝各位新年快樂!有酒有肉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