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動畫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動畫作為一門新興的藝術門類,表現出了極強的綜合性和學科交叉性,既囊括了繪畫、戲劇、美術、攝影等同門類藝術的特點,又涵蓋了文學、歷史、地理等不同門類藝術的內容。動畫承載了整個民族、國家的文化底蘊,以其特有的方式進行文化的傳播與傳承,並對人們的行為方式、思想觀念、價值導向起到一定的規範與引領作用。作為人類文明歷史中最古老、最具幻想的藝術形式,動畫一直流傳至今,與人們的社會生活緊密聯絡。此外,動畫的又一特殊性在於它始終與兒童生活、兒童教育息息相關。動畫片質量的優劣會對兒童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學前教育對於公民個人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那麼毋庸置疑對於國家和社會而言,學前教育更是教育之基,它既能反映一個國家教育的治理能力水平,更是作為一種文化代代傳承,彰顯著一個民族悠久的文化情操。像英國、美國等很多國家對學前教育更是高度重視,制定了大量政策制度來確保學前教育的穩定發展,其中對動畫產業的扶持與管制就是最好的例證之一。但是,我國在這方面卻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就目前國內動畫市場來看還有很多粗製濫造、不利於學前兒童健康發展的動畫片存在。特別是動畫片中的暴力頻現,更是成為家長和社會關心的話題。這也是導致國外兒童動畫大量流入並佔據中國動畫市場,而國內動畫卻始終無法邁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動畫”最初被叫作“美術片”,而“動畫”一詞最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由日本流行起來的。後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西方的“動畫”概念逐步代替了中國原始的“美術片”,成為了普遍通用的概念。動畫觀看的視覺原理同電視、電影的視覺暫留原理相同,都是在一幅畫面尚未完全消失前下一個畫面緊接著出現,給人感覺整幅畫面是流暢變化的。動畫就是發源於此,由一秒24幅連續不斷的畫面組成。根據動畫運動規律將人物的各種表情、動作等要素,逐幀分解成24幀不間斷的瞬間畫面,然後再利用攝像機進行連續拍攝,最後就形成了人們視覺上不斷變化的運動畫面。

繼續追溯可知,動畫一詞的英文來源於拉丁文字根“anima”,也就是現在熟知的“Animation”,其字面意思是賦予生命,使物體活起來、動起來。在西方人的眼中,“Animation”被定義為一些原來沒有生命特徵或不活動的東西,經過影片的製作與放映後,從而具有生命特徵或會活動的東西。這是最原始的概念。但是,國內對於“動畫”並沒有一個約定俗塵的定義,亂象橫生,遠不如傳統的“美術片”概念來得生動準確。例如:聶欣如教授在其文章《“動畫”的概念》一文3中,將目前我國流行的關於“動畫”的概念分為五種,分別是:(一)愛森斯坦提倡的“生命說”:顧名思義,核心在於“生命”二字,意指動畫賦予了一切無生命的物體以生的活力,這個定義與西方人對動畫的定義如出一轍;(二)麥克拉倫所提倡的“運動說”:關鍵詞在“運動”二字上,通俗易懂。

他是將動畫定義成一種動作藝術,而不是靜態藝術形式;(三)國際動畫電影協會則提出“非真人說”:這與之前兩個關於“動畫”的定義相比較而言,側重點明顯不同,它是從更加註重動畫拍攝的技法上進行定義的,強調是藉助各種技術來完成的動態畫面;(四)數字技術的興起打破了傳統動畫形式,“動畫”的概念無法做出準確定義;(五)《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將動畫定義主要分成兩個部分:一是造型手段;二是逐格拍攝,因此這一定義也被形象地稱為“造型、逐格說”。在這五種概念中,筆者認為第五個對動畫的定義最為貼切,既涵蓋了中國傳統美術片的要義:著重表現造型藝術是各種型別動畫所共有的方面,同時又凸顯了動畫藝術與現代科技與時俱進的融合。

由此可見動畫藝術的領域包羅永珍,其定義也在與時俱進地發生著改變。但是有一點是可以預見的,那就是動畫在未來必將與新興技術完美地融合,再次突破自身傳統藝術的侷限,開啟動畫發展的新篇章。文章研究的是“動畫片”,而“動畫”與“動畫片”兩者之間不能完全劃等號。可以說,“動畫”是一種綜合藝術,是“動畫片”的上位概念4,它綜合了繪畫、電影、音樂、舞蹈等多門類藝術學科的表現形式。而動畫片作為“美術片”的一種,與“木偶片”、“剪紙片”的概念同屬於“原型概念”5。所以,動畫的範疇遠遠大於動畫片的範疇,動畫片包含在動畫領域當中,是動畫的組成部分。

而兒童與動畫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密切聯絡,動畫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特別是針對兒童早期認知特點的少兒動畫,具有鮮明的教育屬性和教育價值。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林永菁的博士論文便是《兒童動畫概念之研究》,提出以動畫為媒介建構良好學習情境是未來學習的新趨勢。本文所研究的動畫範疇主要是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動畫。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為學齡前兒童設計創作的,能夠滿足和促進學齡前兒童身心發展需要的兒童動畫片。正如聶欣如在《“動畫”的概念》一文中對“兒童動畫”的定義,即專門為兒童設計製作、能夠提供有益的資訊,與此能同時滿足兒童的需求、達到寓教於樂的動畫片。再有卜衛圍繞“兒童是主體”的思想,提出了兒童動畫與成人動畫的區分標準在於兒童的需求原則,即發展性、適合性和參與性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