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秦武公趙說:秦朝不只一個秦始皇,奠定大秦基業有我的一份!

人們通常只重結果而不看過程,說到秦始皇,人人都是稱讚他橫掃六合,推行郡縣,車同軌,馬同韁,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

殊不知,秦始皇的這些工作,不是他一個人的成就,這是幾十代秦人先王堅持不懈,共同努力的成果。這中間,當然也有我趙說的一份功勞。

我趙說生活在春秋初年,本人的小侄子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在我當政秦國的時候,齊桓公還是個小孩子。

我幼年即遭逢大變,我父秦憲公在我六歲之時就薨了。朝中大庶長(丞相)弗忌與威壘(大將軍)三父,竟然撇下我這個太子,擁立了我的弟弟趙曼。

兩個權臣的理由是,我母出身自魯國,而趙曼之母出身於周王室,地位尊卑有別!

當時我年僅6歲,無力爭辯,只能忍辱偷生,安分守己。也不參與國家政事,就這樣六年過去了。

我安安穩穩的小心生活,但是朝廷中卻撥雲詭譎。趙曼這小子,受到他母親的支援,聯絡公族要向弗忌和三父奪權。

可是,這兩人一個控制朝政,一個控制軍隊。年幼的趙曼根本沒有威望震懾群臣,更遑論奪權了。

結果弗忌和三父勾結賊人,暗中殺死了趙曼,弟弟死時年僅11歲。歷史上稱他為秦出子。

由於我安分守己,沒有參與這次鬥爭。再加上君位本來就應是我的,所以弗忌和三父也只好把我再推出來,我就此繼承了秦國。

此時,距離秦國成為諸侯,僅僅過了七十餘年,關中地區仍是蠻夷橫行,小國林立。

在我剛即位的時候,就有一波蠻夷作亂,他們就是彭戲氏。我深知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如果能借外敵掌握軍權,那麼我就有機會幹掉那兩個殺死我弟弟的權臣。

朝堂上,我據理力爭,我秦國建國以來,與關中蠻夷長期作戰,期間從來都是君主身先士卒,初代國君秦襄公就是死在征討蠻夷的路上。我效仿先人有何不可?

在我的堅持,以及一些大臣的支援下,我成功得到了御駕親征的機會。雖然在財政和士兵上,都受到弗忌和三父的鉗制,但是他們也不敢在對抗外敵的時候做手腳。

我並沒有放過這次表現的機會,戰爭取得了極大的勝利,軍隊追擊直到華山腳下。

這次戰役,讓我在軍中具有了極高的威望,我也藉此開始收攏大臣,發展實力,暗中部署計劃。

三年後,我終於掌控了局面,並以殺害秦出子,也就是我弟弟趙曼的理由,殺死了弗忌和三父,並夷滅三族。

弗忌和三父的事情讓我很忌憚,他們就是因為有自己的封地和封臣,有自己的實力班底。為了對付他們,我費盡了心思,也覺得把領地人們分封給大臣,這將會帶來極大的隱患。

後來,我開始著手統一關中,把這塊周王室放棄的沃土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一開始,我攻打戎族,得到了邽、冀兩地,按照常理,獲得的土地應該分封給公族或功臣。可是我不願意,這當然有害怕再次出現弗忌和三父的想法。

但是,我也更想直接掌握這個地盤,於是我跟臣子們說了個謊。在他們來詢問,這塊土地要分封給誰的時候。我說,“你們都有很大的功勞,我一時間也不知應該給誰,那就先懸置著,等誰有功勞,再行分封。”

其實,我就沒打算再分封給誰,我直接派遣大夫去管理,然後定期輪換,這個地方也就被稱作縣了。

沒錯,這就是華夏大地第一個縣級的行政單位,也是後來秦始皇推廣郡縣制的起點。

隨後,我又先後征服、併吞了綿諸、邶戎、冀戎、義渠戎、翟和貘等戎族,把秦國的領土擴張到了關中渭水流域。

可以說,秦國的龍興之地,就是在我的手裡打下來的,後來能夠統一天下,也是我奪取關中打下的基礎。

在此期間,無論什麼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等等措施,既然我打下了領土,那這個領土的居民當然就要按我的規矩來。

所以,這些措施是伴隨這秦國的領土擴張,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只是秦始皇打下了六國,把這個規矩推廣到了整個華夏大地罷了,可這些都是我在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實行的規矩了。

一些知道我的人,可能對我的評價不高,這恐怕是因為在我死後,陪葬了66個活人,首開活人殉葬之風。

但是,這個問題也不是我首創的,在上古時代開始,消滅蠻夷從來都是要殺死成年男人的,其中用於殉葬也是經常的。

秦人就是靠與戎狄爭雄才得以崛起,殺人司空見慣,殉葬也是戎狄早有的傳統,我這麼做,也是按照秦人舊俗。

我這個時代,這麼做並無不妥,這是時代的產物。可是後世之人有樣學樣,不思變通,這全怪在我的頭上,恐怕有失偏頗吧!

最後,希望各位讀史人,在讚頌秦始皇千古一帝的時候,也能想起我們這些為之奮鬥終生的先行者。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秦王朝也不是。如果有人在稱讚秦始皇的時候,也能說一句“那個秦武公也是個厲害的角色。”我也就算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