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危急時刻,志願軍兩位指揮官自作主張,竟換來彪炳戰史的大捷

《東周列國志》:“軍中無戲言。臣已受命為將,將在軍,雖君命不得受。”

軍令

戰場的局勢變化莫測,只有在一線的將領才能夠靈活應對。因此,當一場戰役爆發時,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矛盾。位於後方的司令部,下達了某條命令,可前方的將領,卻認為應該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那麼,雙方如果就此產生爭論,最終哪一方會取得這場爭論的勝利呢?

熟悉中國古代歷史的人,應該不會對《孫子兵法》這本兵書感到陌生。

在這部影響深遠的古代兵書當中,就提到了在戰場上,如果雙方出現了爭議,應當採取什麼樣的措施,那就是軍令如山。

無論後方發出了什麼樣的命令,前線的將兵都應當遵守,即便這條命令並不符合此時戰場上的局勢。

之所以在軍隊當中做出這樣的要求,是因為在戰場上,保持紀律是非常重要的。想要看一個軍隊的戰鬥力如何,首先要看的就是這支軍隊是否軍律嚴明,一支時刻遵守命令的軍隊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戰場局勢瞬息萬變,對於一名帶兵打仗的將領而言,有時候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樣重要,也就是所謂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在近代歷史上,就曾出現過這樣的事蹟。在戰場上的危急時刻,我國志願軍兩位指揮官自作主張,做出了違背軍令的舉措。沒想到,正是因為他們兩人的這一舉動,竟換來彪炳戰史的大捷,這就是朝鮮戰場上著名的華川阻擊戰。

華川阻擊戰

1951年5月,朝鮮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雙方士兵都在進行猛烈的交火,很難判斷出哪一方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正因如此,志願軍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即便對方的兵力和裝備都要強於我們,我們也應當主動進攻,對敵人來一個出其不意。就這樣,第九兵團的總司令宋時輪,帶領軍隊吹響了主動進攻的號角。

這場戰役的參展部隊,分別為第九兵團的二十軍和二十七軍,以及第三軍團的十二軍。戰役的主要進攻方向也很明確,先是由第九兵團的部隊從西北方向突破,再由第三兵團的十二軍團由東北方向突破,最終兩股勢力形成合流,一同殲滅被圍的敵軍。

在志願軍的英勇進攻下,對方潰不成軍,很快就被我們逐個擊破,首次攻勢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然而,當我們稍作休整,打算繼續向下一個地區移動的時候,意外突然出現。

美軍司令官發現了志願軍糧草暫且不足的問題,對我方軍隊來了一個快速進攻,用密集的炮火封鎖住了華川一帶,志願軍瞬間腹背受敵,整個戰爭局勢變得極為被動。

主動反攻

在這一危難時期,中央的任務一直都是儘可能保留實力,輕裝迅速轉移,暫且放棄該區域。然而,在戰場上的人都知道,想要快速轉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奮起反抗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在這個危難關頭,

黃朝天、朱啟祥當即做出決定,我們不僅不撤退,反而要迎著對方的猛烈炮火反攻。就這樣,志願軍戰士們就地展開陣營,給了敵人迎頭痛擊,遏制了對方的進攻氣勢。

很顯然,做出這一舉動是非常大膽的。要知道,此時對方的裝備情況和士兵數量,都要遠遠的高出我們不少。因此,中央下達戰術撤退的命令,也是為了整體的大局著想,畢竟這樣風險更低。

但是,黃朝天和朱啟祥兩人,意識到對方的進攻雖然猛烈,但整體部隊是臨時組織起來的,戰鬥積極性沒有我方軍隊那麼高漲,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因此,這才下達了對著敵方反攻的命令。

要知道,在戰場上做出這樣的命令是冒著很大風險的。一旦最終未能取勝,將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

這一點,他們兩人自然心知肚明。但是,有時候在戰場上,有些機遇轉瞬即逝,如果未能及時抓住,或許就會從眼前溜走。黃朝天朱啟祥兩人,發現了擺在他們面前的機遇,併成功的抓住了他,換來了這場名留青史的戰役。

可以說,正是因為他們兩人的這一舉動,進一步加快了朝鮮戰爭取得最終勝利的步伐。因此,在歷史上,有些將領不聽從上級的命令,反而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參考資料:《孫子兵法》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