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士大夫生活窺探:扇子為何會與文人情懷掛鉤?背後有何歷史淵源

扇子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發展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人們最早發明的扇子,是用來遮風擋雨的一種工具,然而隨著文化的發展,扇子逐漸成為文人墨客營銷自己的一種方法。

許多文人士大夫為了附庸風雅,會經常手執扇子,以表達自己獨特的性格特徵和文采。

古代計程車大夫屬於知識分子的一部分,他們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平時經常一邊搖著扇子,一邊用手摸著鬍鬚。並隨口說出幾句膾炙人口的詩句,展現出文人特有的精神面貌,手執摺扇增添了一些書生氣息。

在我國浩瀚的歷史長河裡,很多有名的學士或者思想家,都有手執扇子的習慣。

諸葛亮手執羽扇睿智大氣,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李白手拿墨寶扇,描繪出世間美景、斗酒詩百篇;唐伯虎手執畫扇氣定神閒、笑看世間百態,可見扇子和古代的文人有著不解之緣。

古代士大夫的生活風貌

扇子是古代人發明的一種能夠納涼的工具,古代將扇子稱作為“搖風”、“涼友”。

扇子主要的功能就是去除暑氣和祛熱,所以到了炎熱的夏季,每人手持一把扇子會涼快許多。但並不是所有人拿扇子都是為了涼爽,古代計程車大夫一年四季,都喜歡手執扇子只為了文人風趣。

一、羽扇綸巾、儒雅睿智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喜歡拿著扇子。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拿起扇子,看起來很有深奧也很儒雅,思考問題的時候拿著扇子,輕輕一搖就會計上心頭。坐在主帥營帳之前,看天下風雲鉅變,百萬雄師盡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由於諸葛亮的形象深入人心,後來許多謀士幕僚,在思考的時候也喜歡用扇子。

《諸葛草廬詩》中寫道:“扇搖戰月三分鼎,石黯陰雲八陣圖”。

就寫出了諸葛亮扇子的神奇之處,這並不是一把普通的扇子,裡面蘊藏著很深奧的學問。隨著諸葛亮事業上的突飛猛進,他的這一習慣成了儒雅和智慧的代表,逐漸出現了很多喜歡搖扇子計程車大夫。

古代文人墨客喜歡手拿扇子,炎熱的季節裡,文人就會拿著扇子隨意扇扇。既保持了文人的清爽形象,又能夠起到去除暑氣的作用。有些人會將自己的畫和字寫在扇面上,從此扇子也展現出了一定的文化氣息。

二、扇子展現出士大夫的文人風貌

在我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們都喜歡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展現自己。有些人喜歡拿著扇子來表達自己的文人風貌,姜子牙、孔子、屈原、宋玉、諸葛亮等人都有拿扇子的習慣,甚至很多人與自己的扇子融為一體,說話或者思考問題的時候,擺擺扇子已經成了一種很自然的行為。

《南史·竟陵文宣王子良傳》載:“(蕭賁)能書善畫,於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內,便覺萬里為遙。”,

講述了文人如何使用扇子,。代文人將書畫直接畫到扇面上,直接描繪出了萬里之遙的風景,畫工精湛、意義深遠。

筆者認為使用扇子就是一種生活習慣,在古代同樣有“偶像”、“粉絲”,很多人都會效仿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自從諸葛亮的羽扇問世以來,士大夫和文人也會相繼效仿諸,春夏秋冬扇子不離手。其實真正的效仿不在於外表相似,擁有“偶像”的學識,才能真正的達到神似和形似。

手執扇子代表文人情懷

古人外出活動的時候,都喜歡手執一把扇子,特別是儀表堂堂的文人墨客,經常拿扇子和朋友們吟詩作對,以表示出文人特有的品格和風貌。古代人所拿的扇子大多都是羽毛扇、團扇、摺扇幾種,古代文人手執扇子展現出溫文爾雅的姿態。

一、扇子的發展歷史

扇子的發明主要是生活所需,人們透過扇子能夠乘涼,透過扇扇子還能吹走蚊蟲,所以古老的勞動人民發明了扇子。

最早記載扇子的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當時人們透過樹葉或者羽毛來做成扇子,所以古代的扇子稱作“羽毛扇”。

1. 最古老的扇子

古代的扇子非常大,由於透過鴻雁或者野雞的羽毛製作而成的扇子,所以外表非常光鮮華麗,扇子都帶有一個長長的手柄。在古代帝王將相出行的時候,宮女或者太監們就會在後面手執扇子,跟在皇帝后面形成一個儀仗隊,既能夠給出行者避風遮日,又顯示出帝王無限尊貴的身份。

2. 東周時期的羽毛扇

從東周開始,扇子走進了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也使用自己家雞和鴨的羽毛,來製作成扇子,而且這種扇子和現在的羽毛扇非常接近。炎炎夏日扇著扇子,有一種清爽怡然的舒適感。隨著扇子的使用率越來越多,百姓家都會自己製作扇子,因此夏季的羽毛扇廣為流傳。

《古今注·輿服》雲:“雉尾扇起於殷世,……周制以為王后、夫人之車服,輿車有翣,即緝雉羽為扇翣,以障翳風塵也。”

這裡寫的就是在周朝皇后及夫人,在自己的車上都會裝有這種羽毛扇,主要用來遮擋風塵。

3. 漢朝時期的團扇

隨著生產力不斷提高,紡織技術出現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到了東漢時期,由於絲織品的產生,王公貴族們就會使用絲織作為扇面,還可以在上面畫各種山水圖案,扇子從此注入了文化色彩。

東漢時期的“團扇”,就是使用錦緞製作的扇面。

看起來既美觀又帶有書香之氣,所以很多文人雅士經常手執扇子,獨特的扇面顯示出尊貴的身份,又能展示出自己的文學造詣。古代的大家閨秀也喜歡在“團扇”,刺繡一些花鳥蟲魚,透過獨特的刺繡,顯示出女子靈巧的雙手。

4.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塵尾扇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對扇子形狀有所改變,但是扇子更加美觀,便出現了“塵尾扇”。

扇子的前半部分由鳥類的羽毛製作而成,扇子加一個長柄。塵尾扇就是在固定的扇面上加兩撮羽毛,看起來既美觀由於時代特色。

5. 唐朝廣泛流行的“紈扇”

唐朝時期的“紈扇”,主要以竹木為骨架,形成各種各樣的形態。

很多規格女子比較喜歡“紈扇”,是漢朝時期團扇的進一步發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寫的就是唐朝女子手執扇子追趕螢火蟲的情景。

唐朝時期,士大夫喜歡將自己的書畫裝裱在扇面上,特別是即興而發的詩文,寫扇面上既能夠長久儲存,又能顯示出自己卓越的文采。在當時文人們經常手執扇子也是一種風氣,而且扇子的功能已經開始逐漸擴充套件。

6. 宋元時期的執扇

宋朝時期文人之國,所以文人在當時有著極高的地位。所以就會導致文人眾多和文官人數增多,從而就出現了一種“文人相輕”的局面。宋朝時期的文人墨客或者是大夫,會透過各種行為來展示自己的獨特之處。

在宋朝時期已經出現了摺扇,也就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摺疊扇”。

而此摺扇還屬於油脂衫,圖案較少想要自行繪畫比較困難,所以沒有成為當時書畫家或者文人自豪的物件。然而隨著人們對扇子的改良和不斷的進步發展,扇子逐漸成為文人手中的“珍寶”。

7. 明朝時期摺扇逐漸流行

明朝永樂年間,摺扇在宮廷內開始逐漸興起。

早期人們製作扇子使用細扇骨,而且扇面加入鉑金材質。皇帝就會將這些珍貴的扇子賞給士大夫和親信,得到皇帝的賞賜是極為榮耀的一件事情,士大夫逐漸將執扇作為一種身份的象徵。

二、手執扇子是士大夫的一種生活風貌

明朝時期文人騷客,為了附庸風雅,比較講究扇面的色彩和扇面的書畫作品。他們透過觀察扇面和扇子的樣子,就能夠判斷出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

所以到了明朝時期,摺扇已經成為當時文人墨客必不可少的一種物品,堪稱為文房四寶中的“第五寶”。

筆者認為,扇子的發展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最初發明扇子只為了擋風、遮太陽,隨著人們對扇子逐漸認識,發明了不同種類的扇子,而且也展示出不同時期的文化發展狀態。到了明清時期,由於受到皇帝的重視和賞賜,皇帝就會贈予手下津“貼金摺扇”,直接表現出了無限的榮寵。

扇子是情趣的象徵

扇子雖然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它卻有不同的含義。扇子中的“扇”和善良的“善”從字面上看極為相似,“扇”還有行善的意思。將扇面上畫不同的圖案掛在室內,還能夠起到“辟邪”作用。

一、扇子的用途

扇子直接表現出古代人的智慧。最開始只是用來扇風,隨著人們對扇子的喜愛,逐漸給它注入了不同的寓意。扇子也集中體現了一個人的博大的胸懷,表現出同舟共濟的精神。所以扇子在民間逐漸流行,人們透過送扇子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和敬仰之情。

明清時代,當紙張發明以後,文人可以隨意的在紙上上寫寫畫畫。摺扇發明之後是士大夫開始隨身攜帶扇子,當時的扇子是用宣紙製作而成的扇面,也是寫字繪畫最好的材料,很多文人都會將自己所寫的詩題在山面上,並送給他人作為一種禮物。

二、扇子的價值

扇子扇面狹窄,在上面寫字畫畫並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這種情況就能夠透過拿扇子看出古人的畫功和書法功底。此時人們所拿的扇子就如同大的名片,也是文人雅士們宣傳自己的最好方式,所以無論春夏秋冬,文人墨客或者士大夫們都喜歡手執扇子。

筆者認為,文人墨客經常拿著扇子,是一種生活習慣。古代最喜歡扇子的還是書生,因為他們寫文章和繪畫功底較強,更喜歡舞文弄墨,所以外出的時候經常手執扇子,顯示出自己的文雅和不俗。也有一些書生透過扇子和香閨小姐們交換定情信物,因此經常手拿扇子也有別樣的情調。

結 語

扇子的出現讓人們用吹風祛熱,在夏天過得更加舒適。扇子也是古代文人墨客用來展示才華的一種工具,扇子將古代文人和他的文學作品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的廣告方式,既能展現出自己的藝術魅力和人格魅力,又能讓自己的書畫作品廣為流傳。

【參考文獻】

朱少建《扇子古今談》

劉斌《中國文人士大夫的象徵:摺扇》

管玉磊《淺析中國傳統扇子在當代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積高《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思想風貌與理學、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