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承德磬錘峰棒槌石是如何形成的?

2021年7月3日,我們來到河北省的承德市,不想遇上了據當地人說三十多年未遇的大暴雨。老城區的部分街道積水深達一尺許。據說前一二天還下過二場大冰雹。

承德市暴雨積水

中午時分,天空放晴,我們乘車來到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先遊安遠廟,再遊普樂寺,然後由普樂寺的後門進入磬錘峰景區,開始遊覽(安遠廟和普樂寺,分別位於山前方的巨大山谷兩側,一方一圓遙相呼應,將磬錘峰妝點得更加秀麗。三者通票50元/人)。

安遠廟

普樂寺壇城

普樂寺壇城眺望安遠廟

普樂寺壇城眺望棒槌峰

磬錘峰景區擁有中國北方典型的丹霞地貌資源,石柱、風蝕洞、石牆、丹崖陡壁等各類丹霞地貌,特色顯著,以磬錘峰最為著名。當地流傳民謠“棒槌峰倒,蛤蟆石跑”,傳說蛤蟆精興風作浪,人們用棒槌追打,將蛤蟆精治住,為防蛤蟆精作亂,故將棒槌立在蛤蟆石旁邊。

一路走來,巨大的磬錘峰不斷變換角度,卻始終位於前方,只是距離被我們用腳步一點點地拉近。正走著,忽然間發現磬錘峰與蛤蟆石同時出現於前方,只是一個在山的這邊,一個在山的那邊,二者遙相呼應。這實在是一處很奇妙的景觀:2塊巨石隔谷相望,一塊巨石高達38。3米,挺拔偉岸,直插雲天,且上粗下細,狀如洗衣用的棒槌;一塊巨石長約20米,高約14米,狀似一隻張口欲躍的青蛙。當地人分別給2塊巨石起了俗名:棒槌峰和蛤蟆石。

山路上不同角度遙望棒槌峰

山路上不同角度眺望棒槌峰

去棒槌峰的山路

眺望蛤蟆石

再眺望蛤蟆石

棒槌峰、蛤蟆石遙相呼應

遙當年,清康熙皇帝在避暑山莊湖西的山坡上觀落日,見夕陽下彤雲繞紫柱,金霞映丹峰大為震撼,特為“棒槌峰”題寫了“磬錘峰”3字的雅名並在山莊內觀夕陽的地方建起了“錘峰落照亭”,為山莊再添麗景。

相比於高大的磬錘石,蛤蟆石就幸運。它未入康熙的御目,因而也未能獲得御賜雅名,只能默默地趴在磬錘的陰影下,被人們“蛤蟆”來、“蛤蟆”去隨意叫著。不過,這石頗具靈性,不僅那姿態彷彿隨時會一躍而起跳入蒼穹,跳進月宮,而且那大張的口中還能噴出陣陣涼風,令酷暑中的遊人,渾身上下為之一爽。

終於,我們來到了與磬錘石僅有一個山谷之隔的蛤蟆石旁,看看時間,步行了半個多小時。而棒槌峰與蛤蟆石能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裡的,唯有剛才見到的那一處最佳。

近身觀蛤蟆石

細看那隻蛤蟆,忽然心有所動,覺得這其中一定藏著一個天上人間的故事:它該不會就是月宮中的蟾蜍吧!傳說中,月宮裡有一對男女,兩隻動物,本該是個快樂的地方,很可惜,月宮實在是寂聊至極。因為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是一個永遠也忙不停,一個永遠也閒不夠。月宮中唯一的男人——吳剛,每天只專心於對付那棵桂樹,不停地砍卻永遠也砍不倒。偶有不砍樹的時候就忙於釀桂花酒,讓身旁的傾國美女嫦娥空自流淚。可是,吳剛不僅對美女的美貌視而不見,對美女的傷情之淚也視而不見;動物也是如此,玉兔不知疲倦地搗藥,蟾蜍卻與嫦娥一樣無所事事,“閒愁萬種”。

嫦娥被困月宮,蟾蜍卻還是自由身。這天,終於無法忍受寂寞的蟾蜍,趁玉兔一不留神,偷了搗藥棒(杵)逃出月宮,跳入凡塵。沒想到,一落到地球上就石化了,而那隻攜來的搗藥棒也跟著石化了。只可惜人們有眼不識聖物,一個被誤認作了蛤蟆,被喚作“蛤蟆石”;一個被誤認作了洗衣棒,被喚作“棒槌石”。

這一來,月宮終於變得溫馨了。沒了搗藥棒的玉兔無須終日忙於工作,孤寂的嫦娥終於有了伴。只是那蟾蜍出逃時為什麼不偷走吳剛的斧頭呢?那樣的話,閒下來的吳剛是不是就有心情打量嫦娥了?或者乾脆與嫦娥結為夫妻!果真如此,嫦娥豈不是宇宙間最幸福的妻子了!對於妻子來說,這世間還有什麼比一位全無俗務纏身,且身旁再無其他女性的丈夫陪在身邊更幸福的呢?然而世事總難完美。如今,寧肯寂寞也不願與醜陋的蟾蜍為伴的嫦娥終於可以與玉兔做伴了,而蟾蜍,為了快樂,寧願放棄“金蟾”的神聖光環,到人間做了只蛤蟆。雖然欲歸無路被定格於此,但出了月宮的蟾蜍每天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遊人相伴,也遠勝於月宮的冷寂了。

此等創意不錯吧!我為自己的狂想暗自叫絕!抬頭看看藍天白雲下高大峻峭的磬錘峰,再看看眼前巨大而形象的蛤蟆石,越看越覺得有趣!

蛤蟆石處眺望棒槌峰

不過站在蛤蟆石旁只能遠觀棒槌石,感覺與它不夠親近,於是下至谷底,再登上一大段陡直的臺階,終於來到了石下的基座處。棒槌石海拔高度為596。29米,上指蒼穹,下臨絕壁,極險、極壯。石棒槌與石基座總高59。42米,其中石棒槌高38。29米。棒槌上粗下細,上部直徑15。04米,下部直徑10。7米,體積約6508立方米。重約16200噸。獨石成峰,傲立群峰之上,被地理學界讚譽為“上帝的拇指”,

堪稱世界一絕

在棒槌峰的半腰處,有一株桑樹,名叫蒙桑,傳說樹齡已有300年,桑樹賴石而生,與棒槌石相依相伴。也有傳說:棒槌峰為龍王定海針,因海怪作亂,被一青年降服,小龍女生愛慕之情,於是偷出龍王的定海針,將海眼堵住,這裡就變成了陸地。玉皇大帝知道後,將龍女點化成桑樹,栽在定海針即棒槌峰半山腰上。神話總歸是神話,巨大的棒槌石,儘管立於石下也能體會它的臨崖危峻之美,但遠觀效果更佳,可以說非遠觀無以體會其壯;而蛤蟆石,則正相反,非近觀根本無法感知其欲躍先蹲的神蛙韻姿。

蛤蟆石、棒槌峰谷眺望棒槌峰

蛤蟆石、棒槌峰谷底眺望棒槌峰

棒槌峰下仰望棒槌石

棒槌石峰下有清末名僧麻祥主持建造的寶山寺,寺中有摩崖造像七尊,其中殿內五尊,分別為彌勒佛、七世達賴、宗喀巴、五世班禪、不動金剛;殿外二尊,分別為吉祥天母、米拉日巴。摩崖石刻造像填補了燕山文化摩崖石刻的空白,為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憾的是寺廟門關閉,未能入寺參拜。

寶山寺處眺望棒槌峰

寶山寺

殿外二尊摩崖造像,分別為吉祥天母、米拉日巴

由於下山之路均被禁行,我們只能乘坐索道由棒槌石後下山(除非走回頭路,否則遊客乘索道便是下山的唯一選擇。磬錘峰索道單程50元/人)。

一路遊玩,覺得若想既玩全又不走回頭路,我們剛才的路線是最佳的。即先遊安遠廟,再遊普樂寺,然後上山,觀賞蛤蟆石、棒槌石,最後由棒槌石後乘索道下山。若不想費力登山,可以倒著走。即先遊安遠廟,然後至索道下站,乘索道上山。先近觀棒槌石,再下臺階去觀蛤蟆石,然後一路下行至普樂寺。此法最是省力,只是觀賞的角度稍欠,因為一路要看棒槌石全需回頭,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那種漸入佳境的心理感受!最糟糕的遊法是上下均乘索道,除非不關心蛤蟆石,對遠觀棒槌石也無興趣,否則,要想看到蛤蟆石必須將既陡又高的臺階一下一上體驗一把,即使如此,遠觀棒槌石也不太可能,可謂費錢也不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