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健康】別讓你的眼睛花出老花眼!這種病很可能找上你

56歲的老沈(化名)覺得自己最近一週的視力急速下降,早上看報紙,總覺得字眼間模模糊糊,最近幾天,甚至連看物品都看不清晰,眼前總是朦朧一片。甚至去樓下買菜,走著走著還會不小心撞到一旁的行人。

老沈以為是過年期間聚會太多,時常熬夜所致,並未太在意。

然而這兩天朦朧感越來越厲害,即使規律作息後也沒有得到緩解,於是老沈馬上就去醫院想要查個究竟。

醫生拿著老沈的CT結果,告知他這並不是“老花眼”,而是腦梗塞!

老沈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眼不歪口不斜,走路姿勢正常,怎麼過了一個年,看不清東西,就中風了呢?

腦梗死致死、致殘率極高

腦梗是腦血管病致死率最高的一種,且比惡性腫瘤都要高。

腦梗是一種綜合性疾病,多種因素都可觸發其發生。

較為常見的外部原因就有:肥胖、吸菸、飲酒、不健康飲食、過度勞累等,這些生活陋習,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引起指數異常,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將血管堵死。

除了生活習慣以外,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都是引起腦梗的危險因素,脂肪、壓力、血糖等因素,都會讓血液在血管中形成斑塊,從而堵塞血管。血管被堵,後續的血液受阻,血栓越長越大,就會導致腦細胞缺氧窒息,從而引起腦卒中的發生。

畫圈圈自測腦梗?真正訊號別忽視

腦梗發病急,且來勢洶洶,對於患者來說,治療的黃金階段就是發病後的4。5小時,但許多人往往因為“誤判”而錯過了黃金救治期。

近期網路一篇名為《會不會腦梗,畫個圈就知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方法如下:

方法

在紙上以5毫米的間隔來畫螺旋線4到5圈(如圖)。然後用另一種顏色的筆在5毫米間隔中間畫一條線。這條線在10秒內畫完。

判斷

如果這條線有兩處以上的地方,能和螺旋線碰觸在一起,就要高度懷疑隱形腦梗死了。

畫個圈,真的就能提前預判是否存在腦梗死的危機?

這個方法其實存在片面性。腦梗是大腦供血的血管出現閉塞,相對應的供血區域組織壞死,腦梗出現在不同區域,所破壞的功能是不同的。

畫圈的測試方法只是單獨依靠手部運動,只有在大腦中控制手部動作的功能區受到影響時,才能透過畫圈自測的方法檢查出來。

若是腦梗影響的區域是言語神經,並不影響患者畫圈,只會引起患者說話變得咬字不清。因此,畫圈自測存在片面性,並不建議老人以此判斷。

預判腦梗要牢記“中風120”

“1”看1張臉是否有不對稱,口角歪斜

“2”檢查2只胳膊能否平行舉起,是否單側無力

“0”(聆)聽語言,是否言語不清,表達困難

如出現以上症狀,患者應及時到醫院進行CT檢查、核磁共振檢查,基本可確定診斷結果。

腦梗發生後,需把握黃金時間窗

患者因腦中風倒下時,並不意味著致死或致殘。發病後的4-6小時是治療的生死關鍵,也稱為黃金時間窗。腦組織對缺血和缺氧異常敏感,發作後,每分鐘有190萬個神經元細胞在加速死亡,且在發作後4。5小時後,會出現不可逆轉地死亡。

開篇的老沈恰恰是因為送醫不及時,錯過了最佳溶栓時間,被收治入院後只能進行抗血小板、護腦等保守治療,儘管能夠改善視物模糊,但想恢復至發病前,後續康復治療期將十分漫長。

因此,患者應在發病4。5小時內儘可能靜脈溶栓治療,在發病6-8小時內,到有條件的醫院可進行適當的急性期血管內干預。

做到“五好”預防腦梗發作

腦梗的發生往往讓人猝不及防,中年人要做好腦梗的預防工作,這“五件事”一定要安排好,才能有效降低疾病的發生機率。

作息好

早睡早起是有效調理慢性疾病的最好方式,充足的睡眠及規律的作息有利於血管的健康。

飲食好

長期的高鹽、高糖飲食會導致血壓升高、血液濃稠,增加腦梗死的發生,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更應該注意清淡飲食,控制體重。

除此之外,還要攝取營養素楓烯鯊酸

這裡說的酸,可不是酸味的酸,而是含有楓烯鯊酸類的營養物質,因為它內含的α–亞麻酸是被推薦用於心腦血管二級預防的一種營養物質,可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沉積,能有效避免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具有降低膽固醇水平,維護血管壁的完整性,增加血管彈性的作用,而且來源於天然提取,可謂高血脂患者的“福音”。

楓烯鯊酸含有的神經酸能改善腦部疾病,促進神經元的非特異性,防止神經元衰微,而且還具有延年益壽的作用。而且經常服用還可以改善阿爾茨海默症病、腦梗塞、失眠抑鬱症等腦部疾病的作用,除此外可以維護保養人腦免受外界危害,提升神經中樞功效,透過促進身體血液的迴圈流動來提升身體的免疫力。

水溫好

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在季節更替時,除了要注意增減衣物,洗澡時也要注意做好保暖,不宜用過冷過熱的水淋浴,水溫控制在38℃左右最適宜。

心情好

情緒不穩定,暴喜暴怒等都會對精神造成刺激,容易引起腦中風的發生,因此穩定的情緒,保持心情舒暢很重要。

檢查好

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人群,應積極治療控制血壓和血糖,並定期複查各項指標。

分享科普知識

傳播健康聲音

請將此文分享到朋友圈

讓更多人看到並受益

注:(本文由小編進行網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