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痛心!“醫俠”離世,年僅57歲……

3月27日11時37分

我國著名血液病專家

中國血液腫瘤領域、

CAR-T治療領軍人物

華中科大附屬同濟醫院血液內科主任

周劍峰教授

因突發冠狀動脈自發性夾層

搶救無效去世

年僅57歲

在淋巴瘤患者康復交流平臺

“淋巴瘤之家”上

有患者髮長帖悼念:

“那個為我們帶來光的人走了”

他是中國血液腫瘤領域的領軍人物

“血液科領域的重大損失!”周劍峰教授去世後,同事、朋友紛紛在朋友圈悼念。“就在昨天,他還參加了好幾場學術會議,奉獻了多場精彩的講座授課,完成了多位患者的診療會診。”

1997年,周劍峰教授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血液病研究所,獲血液學博士學位。2001年,周劍峰從美國進修歸國,2年後擔任華中科大附屬同濟醫院血液內科主任。

“他是同濟內科系統最有才華的主任之一。”武漢醫療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內科醫生聽聞周教授去世的訊息非常震驚,“他是非常難得的臨床和科研都出色的醫生,他把中國的CAR-T治療提升到了國際高度,讓世界聽到了中國醫生的聲音。”

周劍峰教授生前曾對媒體形象解釋過CAR-T治療。“CAR-T治療是從癌症患者血液中收集分離T細胞,而後在體外進行基因修飾,給T細胞裝上‘識別器’,讓它能很快識別腫瘤細胞。同時,基因修飾還會給T細胞裝上啟用訊號,讓它像帶著引線的爆竹一樣,只要遇到腫瘤細胞,就發生‘爆炸’,把腫瘤細胞給殺死。”

今年1月,第二屆中國血液學科發展大會發布了2021年度中國血液學十大研究進展。周劍峰教授團隊的“應用全人源抗BCMA CAR(CT103A) 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的系列研究”獲得殊榮。

“如果他沒有走,這項成果馬上將從臨床試驗進入一線臨床,造福更多患者。”同濟醫院一位員工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上週她還見過周教授。“他興致勃勃地告訴我馬上有篇高分論文要發,今年還有兩項重大突破。他還有好多計劃好了的工作……太突然了……”

“讓中國人不用再出國治療”是他所想

“能出國看病的人總是少數。儘快實施能解決問題的醫療新技術是我們醫院、醫生應有的責任。”2013年,CAR-T細胞免疫療法在美國已用於臨床,當時北京、上海等地大的醫療中心也開始了實體腫瘤的治療試驗,周劍峰敏銳地嗅到了CAR-T的價值,心心念念讓中國人“不用再出國治療”。

周劍峰生前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時多次提到,絕大多數復發難治血液惡性腫瘤患者在化療、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失敗後,往往因無藥可用而離世,而CAR-T就是他們絕處逢生的一株救命草。

周劍峰教授團隊。

2015年10月,周劍峰團隊成功實施了華中地區首例CAR-T療法,治療復發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患者是一位同行,傳統的治療方法是骨髓移植,但即便實施半相合的骨髓移植,成功率最多隻有30%,今後的生活都將與併發症作鬥爭。周劍峰團隊為患者抽出50毫升的血液,提取白細胞,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把它們變成一個個像帶著GPS導航的“腫瘤殺手”,再將血液回輸到患者體內。這些“腫瘤殺手”將準確地尋找白血病細胞,發動攻擊,殺滅這些化療已經無可奈何的白血病細胞。

2015年11月7日,當患者的複查結果送到周劍峰手中,他在筆記本上寫下泰戈爾的詩:“我的心,像狂野的鳥兒,在你的眼裡找到藍天。”

“那個為我們帶來光的人走了”

隨著CAR-T療法治療白血病的病例增多,周劍峰又開始了新的拓展。2016年以來,周劍峰又將CAR-T療法成功運用於復發難治的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帶領團隊在血液系統這三種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治療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讓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600多位患者受益。

周劍峰突發疾病去世的訊息傳出後,舉院震驚,很多患者也難以接受。一位南昌患者得知後,第一時間發微信向同濟醫生求證:“是真的嗎?難以置信!他真的是一個好醫生。同濟會舉行追悼儀式嗎?我想來送最後一程。”

“眼見著您這些年後背越來越彎,白頭髮也日益多了起來。”在淋巴瘤患者康復交流平臺“淋巴瘤之家”上,一位周劍峰的患者發帖悼念:“您說,好久沒見獵豹剛哥了,想見見他們。很多家屬都能在病房見到您,沒架子,還經常給病人送藥。”

周劍峰教授一邊輸液一邊工作。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很多患者的留言都非常令人動容:“您是我們的精神支柱,是淋巴瘤患者的最後一道防線,提到CAR-T,您是病友的首選!願給我們帶來光的您,在另一個世界安好!您留下的光源,也會越來越亮!”

截至到記者發稿前,由於周教授家人過於悲痛,無法接受採訪。從與周教授生前有限的交流中,記者瞭解到,周教授喜歡看武俠小說,熟悉他的人都喊他“大俠”。他曾告訴記者:“我喜歡迎難而上,我希望透過持續不斷的努力,打通抗擊腫瘤的最後一公里,做制定標準的救命俠客。”

救命俠客

您一路走好!

長江日報出品 記者 | 王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