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世界關節炎日:類風溼關節炎不及時診治會致殘

【來源:昆明資訊港_原創】

每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關節炎是一大類難以治癒的頑疾,容易致畸、致殘,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給家庭及社會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和壓力。據資料顯示,目前世界範圍內關節炎患者約有4億人,我國現關節炎患者約有1。4億人,而未經有效治療的關節炎已經成為我國頭號肢體致殘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和肥胖問題的加劇,患病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為此,記者採訪了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李芹。李芹主任介紹,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的腫脹、疼痛和僵硬,最終會導致關節畸形,從而喪失正常的生活能力。除關節外,它還會引起身體其他臟器受累,如血管炎致面板潰瘍,眼角膜潰瘍致視力下降,周圍神經病變引起肢體麻木、肌力下降以及肺間質纖維化出現活動後氣短等表現。

造成類風溼關節炎的確切病因仍然不清楚,目前認為是多因素的,比如遺傳、性激素水平、自身免疫功能紊亂、環境因素等。諸多因素相互作用以後,就在患者有滑膜的關節,比如四肢關節,如手、足、肩、肘、膝及踝等處,尤其是雙手及足趾關節,產生滑膜炎,導致類風溼關節炎的發生。

李芹主任強調,類風溼關節炎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尤其重要。如果類風溼關節炎沒有得到及時規範的治療,關節內的滑膜炎症就會侵蝕破壞關節面上軟骨,以及軟骨下的骨組織,導致關節的間隙變得狹窄。患者的活動將會受限,受累的關節可形成各種各樣的畸形,其表現令人觸目驚心。

危害:關節畸形令人觸目驚心

“類風溼關節炎是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特徵的風溼病,關節腫痛是最早出現的症狀,患者每天在疼痛中度過,長期慢性疼痛使患者身心備受煎熬,且長時間以後關節發生侵蝕破壞導致畸形並致殘,變形的關節千奇百怪。”李芹主任介紹,掌指關節受累之後會引起關節脫位,手指會變得無力,想拿筷子都拿不動,更別說穿衣服、穿褲子了。如果肘關節、腕關節或膝關節等關節間隙狹窄可引起關節強直,導致患者出現關節功能喪失,生活不能自理。

類風溼關節是以小關節受累為主的一個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關節之外,還會出現其他組織器官受累,如眼睛受累,出現角膜潰瘍致視力下降,甚至角膜穿孔失明。還有面板血管炎,出現面板潰爛,肺纖維化引起呼吸困難及呼吸衰竭等。由於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合併感染,一旦重要臟器受累就會危及生命。

預警:關節痛腫晨僵應儘快就診

“類風溼關節炎主要是對稱性小關節受累,尤其是雙手的近端、掌指、腕以及足趾等小關節,一旦這些關節出現疼痛,尤其是還伴有腫脹。如果早上起來晨僵,手要慢慢活動,或用溫水泡手,等血液迴圈好了才能動,那麼得類風溼關節炎的機率就非常大了,需要趕快到風溼免疫科就診。”李芹主任表示,透過早診、早治,是可以透過達標治療控制住病情,使患者受累的關節不會發生畸形;而對長病程的患者,可最大程度減輕關節腫痛,進一步阻止關節畸形,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治療:控制炎症防止關節畸形

對於類風溼關節炎來說,炎症控制越及時、越徹底,關節就不容易被破壞。炎症一旦控制了,疼痛腫脹就自然化解了。

除了傳統的基礎用藥之外,生物製劑、小分子靶向藥物也應運而生,這些藥可以精準控制病情。

現在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已經進入達標治療時代,大部分病人都能夠把病情控制在低疾病活動度狀態或完全緩解狀態,雖然不能治癒,但是可以控制的很好,如果處於長期緩解狀態,也可以認為是一種近治癒的狀態。

對一些做不到臨床緩解的病人,就在現有的基礎上控制病情,不要再出現更多的關節破壞。

如何自我管理

健康的生活方式:作息要規律,避免熬夜,合理飲食,戒菸戒酒,克服緊張焦慮情緒,增強對抗疾病的信心。

配合醫生規範治療:定期複查,疾病活動時每月複查一次,穩定後每3月複查一次。

選擇合適的鍛鍊專案:長期規律鍛鍊有助於減輕關節炎的症狀,一般來說選擇的專案應當可以幫助增強肌肉力量(比如負重運動)和改善心肺功能(比如散步、游泳等),一般不推薦對關節有高衝擊性的運動,比如跑步。

保護關節:注意提拿物品的方式,如雙手拿重物品,上下樓梯時注意保護膝關節等。

專家介紹

李芹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週一、週二、週三上午

專家擅長

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乾燥綜合徵、白塞病、系統性血管炎、皮肌炎、多發性肌炎、肉芽腫性血管炎、複發性多軟骨炎及痛風等風溼免疫疾病的診治。(昆明資訊港訊 實習記者曹芸 通訊員楊雅雯)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