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FDA千金買馬骨,阿爾茨海默症藥物的勝利十一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氨基觀察

“千金買馬骨”雖然是中國典故,但遠在大洋彼岸的FDA理解十分透徹。

2021年,FDA批准了Biogen的Aduhelm上市,使其備受爭議。

因為FDA批准Aduhelm上市的理由是,用藥後患者澱粉樣斑塊減少。但澱粉樣斑塊引發阿爾茲海默症,只是醫學界最重要的猜想之一。

不過,FDA的這一決定,對於整個阿爾茲海默症藥物研發領域,註定影響深遠。

一方面,Aduhelm的獲批,無疑能夠給藥企們帶來更大的信心。畢竟,阿爾茲海默症被稱之為“研發黑洞”,2000年至今99。99999%的藥企都吃了癟。

另一方面,FDA將阿爾茲海默症藥物審評標準,從臨床指徵轉向標誌物指徵,也將激勵更多的“千里馬”們湧向前方。

今年11月以來,阿爾茨海默症領域好訊息不斷,禮來的Donanemab、Biogen的lecanemab相繼公佈成功的3期臨床資料。

雖然Donanemab、lecanemab都難言出彩,但阿爾茲海默症研發領域註定會好戲不斷。

而在這些藥企們的帶領下,我們距離攻克阿爾茨海默症終會越來越近。

01 第一隻箭——Lecanemab

在Biogen的Aduhelm因療效、定價遭遇慘敗之後,阿爾茲海默症藥物研發並沒有“啞火”;相反,相繼迎來“豐收期”。

第一隻箭,是Biogen/衛材的阿爾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11月29日,Biogen/衛材在醫學頂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公佈了lecanemab三期臨床試驗的完整資料。

結果顯示,Lecanemab成功達到了臨床終點。具體來看,lecanemab的臨床三期試驗,使用的是全球認知和功能量表CDR-SB做為主要終點。

CDR-SB是阿爾茨海默症相關試驗結果評定參照標準,它主要衡量認知功能和記憶功能。總分0-18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越差。

在接受治療6個月後,lecanemab組與安慰劑組的CDR-SB評分出現統計顯著的差別,在接受治療18個月後,lecanemab組的CDR-SB評分的增加了1。21分,而安慰劑組評分增加了1。66分,兩組之間的差異為0。45分,具有統計學意義。

當然了,lecanemab的療效並不能稱之為“完美”。

這一量表的總分為18分,相比之下,0。45分的改善並不算特別明顯。正因此,有市場人士表示,0。45分改進是否有臨床價值值得進一步討論。

但不管怎麼說,lecanemab更重要的意義,是使得澱粉樣蛋白假說重獲新生,為阿爾茨海默症藥物的研發指明瞭道路。

如下圖所示,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差別持續擴大。由於lecanemab需要長期服用,其對於患者而言更大的益處可能在18個月之後出現。當然,這還需要更長時間的隨訪來證明。

此外,臨床試驗中的澱粉樣蛋白負荷變化、以及ADAS-cog14、ADCOMS、ADCS-MCL-ADL這三項認知/行為評估結果,均達到了次要終點。

在安全性方面,lecanemab有所缺陷,但似乎也並不嚴重。在這一背景下,華爾街的分析師們預測,lecanemab獲批的可能性很大並且將成為一款重磅炸彈藥物,銷售峰值可能超過90億美元。

01 

過去的一個月,可以說是阿爾茨海默症藥物的豐收之月。在lecanemab之後,“第二支箭”——禮來的Donanemab也傳來了好訊息。

11月30日,禮來公佈了阿爾茨海默症治療藥物Donanemab與Biogen/衛材的Aduhelm頭對頭試驗結果。

雖然,阿爾茨海默症發生機制尚未有確鑿的定論。不過目前大部分藥企的藥物研發都是以Aβ假說為指導,即阿爾茨海默症發生β-澱粉樣蛋白(Aβ)過度表達聚整合澱粉樣斑塊有關。

按照這一假說,藥物對患者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斑塊清除越是完全,對於控制疾病發展就越是有利。Aduhelm、lecanemab、Aduhelm都是如此,不過機制有所不同。

包括lecanemab和Aduhelm這些阿爾茨海默症治療藥物,都是與低聚物和原纖維形式的β-澱粉樣蛋白結合,對沉積的澱粉樣蛋白斑塊親和力較低。

Donanemab則是一種靶向N3pG改良形式β澱粉粉樣蛋白斑塊,其優勢在於直接靶向沉積斑塊起效。

機制的差異,或給Donanemab帶來更好的效果。在與Aduhelm的頭對頭試驗中,這一點也被證明。

結果顯示,在頭對頭臨床試驗中,相比於與Aduhelm,禮來的Donanemab擁有更強的清除患者大腦中澱粉樣蛋白的能力。

在臨床試驗中,經過6個月的治療後Donanemab和Aduhelm組患者達到澱粉樣蛋白斑塊完全清除的比例分別為37。9%和1。6%,澱粉樣蛋白斑塊水平分別比基線水平降低了65。2%和17%。

不難看出,在清除澱粉樣蛋白方面,Donanemab比aducanumab的效果更好。當然,澱粉樣蛋白斑塊清除水平的高低,並不意味著對阿爾茲海默症藥物的意識改觀有所幫助。目前,這僅僅只是基於“假說”。

不過,不少市場人士認為,Aduhelm已經率先獲批,Donanemab自然也沒有問題。早在2021年10月,禮來已向FDA提交了Donanemab滾動上市申請。

2023年,lecanemab和Donanemab都將直面FDA審判。屆時,兩位“先驅”的結果,無疑將影響整個Aβ機制阿爾茲海默症藥物的研發走向。

第一隻箭——Lecanemab

過去,阿爾茨海默症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創新藥死亡谷。從羅氏、禮來再到強生、輝瑞,在阿爾茨海默症領域埋葬過太多大藥企的野心。

和藥企一樣感到失望的,還包括患者。即便科學技術幾十年來不斷髮展,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患者命運都非常一致:

在被腦海中的橡皮擦擦去所有記憶後,走向死亡。

如今,事情或許會開始改變。

實事求是的說,不管是Donanemab還是lecanemab,能給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帶來多大好處,還有待時間給出答案。

但在樂觀情況下,它們能夠順利獲批上市,至少可以證明一點,阿爾茨海默症不再是“研發黑洞”。

只要藥企能夠拿出相對具有說服力的臨床資料,監管層並不排斥批准新療法上市。這對於後來者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激勵作用。

可以說,在阿爾茨海默症領域,最為艱難的第一步已經跨出,有這些藥企的成功在前,將為後來者提供更多攻克阿爾茨海默症的勇氣。

目前,國內包括恆瑞醫藥、綠谷製藥、東陽光藥、海正藥業、通化金馬等均有佈局。

雖然這並不意味著,阿爾茨海默藥物研之路會變得容易。想要真正治癒阿爾茨海默症,藥企們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不管怎麼說,我們距離真相只會越來越近。